专栏名称: 荣茂观察
作者:李荣茂,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51好读  ›  专栏  ›  荣茂观察

形势严峻!美国和菲律宾宣布!

荣茂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7-31 15: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布林肯和奥斯汀前往菲律宾,无非就是想做一件事!


【观察者网】7月30日报道,马科斯会见布林肯和奥斯汀,声称美菲需定期接触以"灵活应对"中国。布林肯和奥斯汀此行是为了与菲律宾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举行"2+2"会议,这是菲律宾首次主办该会议。马科斯称,菲律宾和美国的联盟关系得到了加强,两国实际上建立起一种工作关系,"我们正在一起做更多的事情"。


【荣茂观察】


据相关消息透露,美国将慷慨地提供5亿美元的军事资金,其目的在于显著增强菲律宾的防御能力。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美国不仅会向菲律宾提供高级情报,甚至还包括导弹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武器,并且有关这些情报和武器的详细信息都将被严格保密。


菲律宾驻美大使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菲律宾将持续在美国以及其他友好军事力量的协助之下,全力加强自身的领土防御,并且积极致力于构建全新的安全联盟。同时还斩钉截铁地宣称,不管未来谁成为美国的下一任总统,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都"绝对"不会发生改变。


然而,当前的形势是,拜登已经选择退出连任竞选,布林肯和奥斯汀的任职期限也即将结束。但即便如此,在这所剩不多的时间里,美国方面依然动作频频,丝毫没有消停的迹象。倘若哈里斯所在的民主党在接下来的大选中胜出, 那么,基本可以预见,在美国针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当中,菲律宾必然仍将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于民主党来讲,一方面是想方设法的稳住菲律宾,稳住外部大局,为自己大选增加筹码。另一方面,提前为竞选胜利后进行布局,也就是让菲律宾继续充当其挑衅中国的马前卒,这是此次美国这两位重量级人物访问菲律宾的根本原因。


当然,布林肯和奥斯汀访问菲律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那就是通过施压、震慑中国,为自己在乌克兰方向和中东方向减轻压力。 但美国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连俄罗斯都不信,更何况中国了。


美国此举只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倒逼中俄在内的国际社会,前出中东和剑指乌克兰。从而对美国和民主党进行反向施压,让民主党更加焦头烂额。


二、哈马斯领导人遇刺:中东局势的新动荡


【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31日获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共关系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


【荣茂观察】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再次将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推向了风口浪尖。


哈尼亚作为哈马斯的关键领导人,在巴以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致力于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和平解决。最近,他前往德黑兰参加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这次访问突显了哈马斯与伊朗之间的紧密联系。然而,在这次访问后不久,哈尼亚遭遇了不幸。


哈马斯迅速将矛头指向以色列,指责其为暗杀事件的幕后主使,并称此举为"懦弱行为"。尽管目前没有组织公开宣称对此负责,但鉴于以色列与哈马斯及伊朗之间的长期紧张关系, 以色列被视为最有可能的嫌疑人。 过去以色列曾多次针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目标进行军事打击,因此这次事件可能是以色列对哈马斯领导层的直接攻击。


这次暗杀不仅对哈马斯构成重大打击,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哈马斯来说,失去这样一位重要的领导人可能会导致内部团结受损和对外政策的变化。哈马斯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报复措施,从而加剧巴以冲突。


对于伊朗而言,哈尼亚在其首都被暗杀是对伊朗国家安全的重大挑衅。 伊朗可能会加强与哈马斯的合作,共同应对以色列的威胁。此外,伊朗可能会利用这次事件在国际上争取更多支持和同情,以此来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从更广角度来看,这次事件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巴以冲突、伊朗与以色列的对立、以及外部势力如美国的介入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地区格局。未来,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这次哈马斯领导人的遇刺事件凸显了中东地区政治军事局势的不稳定性。它再次强调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地区冲突和维护稳定的紧迫性。所有相关方都应该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和平解决方案,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局势恶化的极端行动。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三、职业本科强势崛起:教育新趋势与蓝领经济的未来


【中国教育在线】6月27日,教育部网站集中发布一批同意设置本科高校的批复函件,其中包括16所职业本科院校,加上今年年初设置的2所职业本科,2024年已有18所职业本科高校通过审批,并于今年开始首次招生。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职业本科的招生规模从近10万人大幅扩展至60万人左右。


【荣茂观察】


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也预示着新的教育趋势和蓝领经济的崛起。


长久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更像是普通本科教育的"附属品"。其天花板被限定在专科层次,即使存在专升本这一升学路径,但最终还是回归到普通本科的框架内。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其说是与普通本科并行的双轨制,不如说是一种中途分叉但最终又回归的"半轨制"。


然而,随着高层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明确指示,教育部此次的举措无疑是对职业教育天花板的一次重大突破。它理顺了职业教育的晋升路径,使其不再局限于普通本科,而是迈向了职业本科的新高度。 这一变革的真正意图,在于形成普本和职本并行的双轨制,为职业教育赋予更高的地位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相关部门的积极动作,未来职业本科的大范围、大力度推进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教育趋势。职业和普本的分流也将更加明显,这无疑将为我国的经济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以往,蓝领工作往往不被社会看好,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崛起和蓝领人才的稀缺性日益凸显,蓝领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综上所述,职业本科的强势崛起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蓝领经济崛起的先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经济版图中,蓝领将扮演更加重要和耀眼的角色。而对于广大求职者和教育者来说,抓住这一趋势,无疑将开启一片全新的天地。


四、赖清德再炒联合国决议,台湾问题本质曝光:内战余烬,"台独"必败!


【网易】在台北举行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会议上,赖清德表示,中国的"扩权行为"经常透过法律战或是"扭曲"历史,并指中国对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错误诠释"就是一例。赖清德声称,反对中方将联大第2758号决议,与一中原则"不当"连结,并称中方企图借此限缩台湾的国际参与,并且建构中国"武力犯台"的法理依据。赖清德表示,台湾会同民主伙伴共同撑起"民主保护伞",让民主伙伴国家,免于"扩张的威胁"。


【荣茂观察】


显然,赖清德又一次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上玩起了文字游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声称我们常常通过法律战或"扭曲"历史来达到目的,但实际上,扭曲历史的恰恰是他自己和民进党。这简直就是贼喊捉贼的现代版。


说到台湾问题,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说得一清二楚。他明确指出,台湾目前的分治状态不过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内战留下的尾巴,这丝毫不会动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内战其实还没打完,台湾的那个政权不过是中国版图内的一个叛乱政权。中国大陆政府随时都有权把这个政权赶走,把台湾的治理权重新收回来。


赖清德再怎么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问题就是我们那场未竟的内战的延续。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采取武力统一台湾,那可不叫"武力犯台",而是堂堂正正的平叛行动,是剿灭叛乱势力的正义之举。赖清德的这番言论,简直就是把他那张"台独分子"的嘴脸彻底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不过,我们打击"台独"可是不会手软的,"台独分子"们一定会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正义使然。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