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国学术
《南国学术》(季刊)是一本以“大人文、跨学科、超界域”为发稿理念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前沿聚焦”“东西文明对话”“时代问题论争”“中国历史文化论坛”“思想者沙龙” “域外传真”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蓝相液晶的图案化 ... ·  15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西南大学李楠楠课题组 Nat.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国学术

《南国学术》2021年第2期“摘要版(6)” ( 张宝明教授  新论点)

南国学术  · 公众号  ·  · 2021-05-08 18:05

正文


点击上方“南国学术”可订阅哦!


《南国学术》2021·2“摘要”

(六)


·述往思来·

人类命运关怀的历史存照

——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百年回眸

张宝明


[摘 要]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也称“科玄论战”,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次空前的激战。这次论战的意义,并不在于双方论点的合理与否以及结果谁占上风,而在于参战者共执的深层底牌所发挥的支援作用。剖析论战的思想谱系不难发现,“为全种万世而生活”,乃是“科学派”“人生观派”“唯物史观派”共通的理想信念支撑。在这一终极关怀的大纛下,尽管陈独秀、胡适之间有着“唯物的历史观”与“自然主义的人生观”的根本分歧,但两人观念差异的背后却深藏着立足点的趋同性。追逐科学潮流的他们,在“科学”之客观性上达成共识,都无条件地承认“物质”的优先地位。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人”自身的问题始终作为一支潜流随科学潮流奔腾。在这之前,“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尤其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文白之争”,已潜存了人文与科学之紧张,为“科玄论战”作了思想上的铺垫。“学衡派”以“人文”与“人道”为理论支持针对“科学主义”的泛化、“浪漫主义”的偏执以及“武断专制”之学风进行口诛笔伐,从学理上将此前的“科学”“民主”倡导者的名实不符反复抽打。“文白之争”诉说着的“人文”与“人道”,无非是以另一种形式向世人告白:个人的权利与社会的权力不是两张皮。“科玄之争”所解读的,正是对“文白之争”的接续。在“个体”与“众数”关系命题中,这是一个牵动“主观”与“客观”两大因素并撕扯古今中外一切学者心弦的“学问”。流布在文章中的“心”与“物”,又可以统称为“我者”与“他者”的关系,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各种论争所围绕的中心。而追求“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则道破了“五四”知识分子从“德先生”“赛先生”走向唯物辩证的心路历程。尽管“我”与“他”一方面纠缠不休,却也在另一方面共存共荣

[关键词] 科学 人生观  心  物  人文  全种万世


[作者简介] 张宝明, 1988年在河南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从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先后任教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启蒙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思想苦旅》《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文言与白话——一个世纪的纠结》《自由神话的终结——20世纪启蒙阙失探解》等


《南国学术》 2021·2 目录

主办:澳门大学

·时代问题论争·

“涂层式”诠释:何以生成,何以克服? (156-164)
陈 忠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 教授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中的事实与价值悖论
(165-176)

刘清平

复旦大学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教授

武汉传媒学院 人文学院 教授

·前沿聚焦·
新媒介技术对审美体验的重构 (177-186)

周丽昀

上海大学 社科学部 教授
授权式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 (187-195)
刘金海
华中师范
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 教授
华中师范 大学 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教授

·述往思来·
从“天地之中”到“天地之性”

—— 围绕“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引发的哲学争辩 (196-206)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孔子研究院 教授


人类命运关怀的历史存照

——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百年回眸 (207-221)

张宝明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埃利亚斯与胡塞尔

—— “过程社会学”与“发生现象学”的隐秘关联 (222-232)

倪梁康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 哲学系 教授

·中国历史文化论坛·
历史时期南方地区“早夭之地”形象的流播 (233-245)

刘祥学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教授


宋代对海陆关系的认知及其新变 (246-257)

黄纯艳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紫江学者”特聘教授


新发现的明代赋役黄册:内涵与价值 (258-270)

孙继民、宋坤

邯郸学院 特聘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与巴黎和会前后的中国 (271-28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