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1929年-1931年,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新月社”部分成员组成“平社”,以《新月》为阵地,发动了著名的“人权运动”,抨击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要求宪政民主人权,发表《人权论集》。在这次“姗姗来迟,软弱无力,以妥协而收场”的中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迟到的人权宣言”中,胡适等人从人权的角度提出了表达自由权利的思想,大体可以说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的第一次直接的接轨。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与活动不能见容于国民党政府,最终以胡适受到了教育部的申斥并于1930年被国民党政府撤销其所任的中国公学校长一职而终结。
关键词:人权运动、思想自由、胡适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可以上溯到晚清,梁启超《新民说》专有一章“论自由”,严复在1903年就翻译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群己权界论》)。但是,“自由主义”正式作为一股政治力量出现,却在“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开始大量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以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人权派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人权论战”尤其为引人注目。人权派是以胡适、罗隆基、梁实秋、潘光旦、王造时等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组成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团体,他们赞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崇尚思想自由,向往人权和宪政,是名噪一时的政治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