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瓯江潮
瓯江潮取名于温州的母亲河——瓯江。取瓯江汹涌奔腾之势以共聚实力,取瓯江静谧舒缓之美以共享乡情。瓯江潮微信平台首先是结合瓯江潮qq群系列、瓯江潮网站为在杭温州老乡提供联络平台,进而提炼、传播温州、温州人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市场监管矩阵  ·  同比增长5.41%!浙江民营企业韧性向上 ·  昨天  
杭州日报  ·  刚刚,小米发文:抱歉要扫大家的兴了 ·  昨天  
杭州交通918  ·  杭州:延长至凌晨3:00!部分通宵!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瓯江潮

【人物】李旭:用法律成就快乐人生

瓯江潮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12-16 11:50

正文



开 篇

先引入本期人物 【李旭


李旭

上海温州青联副主席

秘书长

温州永嘉人,硕士,上海政法学院律师学院兼职教授。现任上海李旭事务所主任律师,上海温州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上海浙江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上海工商联温州商会副秘书长,温州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上海律师协会国资国企研委会副主任。




与李旭律师的见面,约在上海外滩某栋历史悠久的老建筑里,窗外是阴雨蒙蒙的初冬,对岸陆家嘴高楼隐现。说起与法律结缘的人生,这位身材高瘦的律师言谈谨慎,在经历了求学、国内外法律制度研修、商场沉浮实战后,李旭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为民商法律师,他指着对面一排顶级金融机构的高楼说:“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里,一定都进驻着优秀的法律团队。”

匡扶正义、恪守诚信这句话全面阐释了法与德的辩证关系,正义之“德”靠法匡扶,诚信之法靠“德”约束。法律的意义在于学以致用,而律师作为“法”的直接执行者,无疑是法的脊梁。

在温州各类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李旭敏锐地捕捉到法律与企业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诡谲的商海浪潮中,法律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在李旭看来,法律的作用不仅是事到临头帮助企业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早期防控风险。

李旭以“法悦”概念总结自己多年的法律思想,其内涵便是用法律成就快乐。

“良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只有懂得法律,遵守法律,用法的智慧养护自由和生命,动于机先,才能化危为机,赢得主动,使得自己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顺风顺水,健康快乐。”

李旭如是说。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和奉献”

李旭与法律的缘分始于中学时代,那时香港电影中热血律师叱咤风云、匡扶正义的形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0年,李旭如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对年轻人来说,学习法律专业是枯燥的,但对于法律的热情,以及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让这位温州小伙子在这所著名的法律专门高等学府中拼命充实自己,他以勤勉度过自己的大学时代,如今,“业精于勤”则成了他对自己律所员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华政求学期间,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曹建明是他的启蒙恩师,李旭在大学里有个习惯,就是跟同学们“错时吃饭”,下课当大家涌去食堂时,他便利用这段时间一个人在教室里学习,也因此让同样有这一习惯的曹建明注意到了他,于是吃饭时间就成了师徒二人的“私教”。

临毕业时,曹老师送给这位得意门生一幅字——“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和奉献”。这幅字至今还被李旭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时时勉励自我。

1999年,李旭在当时通过率仅为7%的司法考试中,以温州名列前茅的成绩拿到律师资格证,这也坚定了他成为职业律师的梦想。在法律界闯荡,很多地方都曾留下李旭的身影,从检察院、司法局、到属于自己的李旭律师事务所,一路披荆斩棘……多年前的那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和奉献”成为了李旭的座右铭。

李旭说

“我一直铭记着曹老师的话,在做律师的过程中不断地奋斗,有些案子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无私地奉献,比如法律援助或者其他公益性工作,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法律人。”

在工作中,他曾多次拜访永嘉籍的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诉讼法的泰斗陈光中教授,从他身上李旭更多体悟到对法的精神的理解,

“其实学习法律和从事律师职业一定要有个精神支撑,学习法律条文是从事律师职业的基本功,而最主要的是对法的理解、对法的精神的理解,体悟得越深对法的崇尚就会越彻底,做起工作来才能有永恒的动力。”

带着这种动力,2000年起,李旭先后在金克明律师事务所、联英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2001年,他曾赴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发达国家体验“社会契约论”下的法律精神,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出版《伤残鉴定如何做》、《个人所得税如何交》等诸多著作,也将民商法确立为自己今后工作的侧重,深耕公司治理、企业并购、融资上市以及合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用李旭自己的话说,此前,他认为法律就是“打官司”,而欧洲的法学体系打开了他的思维和眼界,对企业家而言,法律的意义不仅是解燃眉之急的诉讼,更在于化解矛盾、预防风险。



“法悦”精神贯穿职业生涯

2000年初期,温州企业逐渐向上海“开疆拓土”,不少企业家将事业重心移到了上海,李旭也将这个大都市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基地。事业开创初期,他并不急着跑业务,而是苦练“内功”,作为法律顾问,他亲历了企业改制、兼并重组、并购、股权转让等一线商战,对法的精神、新时期民企与法律的关系都有了深刻的认知。



让李旭“一战成名”的官司是沸沸扬扬的飞利浦诉飞科剃须刀侵权案 ,他帮助当时刚刚走上正轨的民族品牌飞科打赢了专利官司,这起案件还被北京高法的程永顺法官所著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实务》一书选为典型案例

在温州民营企业“蜘蛛王”鞋业与央视的广告纠纷中,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李旭也帮助企业维护了正当权益;此外,成功为企业代理的上海博泰集团公司企业并购案、上海成城购物广场融投资项目、上海国有企业改制项目等,这些都令他在业内赢得了极好的声誉和口碑。

早在2007年,李旭就敏锐地意识到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学以致用,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战经验撰写了《民营企业法律风险识别与控制》一书,该书是国内较早的关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专门著作,为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指明了方向。

此后,李旭对于这一领域的思考总结不断加深,特别提出了“法悦”这一简洁鲜明的理念,其内涵就是:用法律成就快乐。


2008年,属于他自己的上海李旭律师事务所揭幕,多年的奋斗和奉献终于换来甘甜的果实。他也从从业者变成指挥者,带领一群商法精英继续在商海中劈波斩浪。

“法律必须被信仰。”伯尔曼的这句话是李旭和他的团队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体现人生价值的永恒动力。

但李旭也明确,“信仰”不是疯狂的膜拜,而是理性的运用。他认为所信仰的“法”必须是道德的,只有道德的法律才是值得信仰的。同时,法律也必须是开放的,“有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在一时一地法律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必须相信它始终将完善,始终是正义的体现者和保护者,法律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完善的。”

李旭提出的“法悦”理念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深化,致力于用法律带给大众以愉悦,李旭将对法的精神的理解具体化为“了解权利”、“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救济权利”三个不同阶段。“只有不触犯法律、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真正享受到法律带来的快乐。”李旭如是说。



拼搏在上海,不忘故乡情

李旭律师事务所开设以来,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法律带来的快乐,李旭始终不遗余力进行法律宣传,并时刻将社会责任摆在首要位置。



改变首先从自身做起,他和他的团队走上了一条侧重专业领域法律服务的道路。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律所一贯的“合伙制”不同,李旭以“公司制”减少人员流失的风险,这支专业而稳定的队伍凭借出色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各界尊重;

他和团队还积极争取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法律援助活动,为一些困难家庭提供法律援助,还与所在街道社区结对,义务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义务普法,并赴各地开展支教调研活动,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认同。



在上海努力拼搏的同时,李旭对故乡也饱含浓浓的乡情。担任温州市鹿城区侨联常委、第七届政协委员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撰写的《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华侨回乡投资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

作为温州青年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从2012年起担任秘书长至今,对联合会的感情很深,两任会长周星增、王均豪先生也十分倚重他。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李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项公益性质的事业,他也义不容辞地承担下来,并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在时间如黄金般珍贵的律师行业,这一举动弥足珍贵。


李旭坚持说,再多的钱也代替不了老乡情谊,这个平台值得去做,不论花费多少精力、失去多少利润机会,他都愿意去做。

作为温州青联法律研究分会会长,在汶川地震后,李旭特别带领一支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赴眉山、成都、重庆等地慰问,开展法律支教、送法下乡,他们提出的“灾后重建法律先行”理念,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

谈及参与温州青年联合会工作的感悟,最令他感动的莫过于企业家精神的氛围:

“比如李丐腾和王均豪先生,他们身上敢想敢干的气魄和超前的思维理念让我获益良多。”


不仅如此,他们还热心公益,为温州的第二代青年尽心尽力,提携创二代共同成长,“温州青年联合会第三届换届后,面对的都是创二代了。而二代青年人中缺少的是经验、平台,能不能提供平台让他们锻炼,施展才华,这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时代的勤勉延续至今,李旭自法学硕士毕业之后,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和毅力,赴北大研修行政管理,如今又在华东师大学习中文,为了更好接轨上海金融中心融入金融企业又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就读EMB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