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迈点
迈点网是中国文旅服务业网络新媒体,拥有垂直门户迈点网和三十个自媒体平台,秉承"客观、专业"的媒体理念,以图文、视频和直播形式,为文旅住宿业从业者提供行业趋势、品牌动向、财经热点、人物观点、深度报告、栏目专题等优质资讯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兔  ·  当我向父亲发起群收款!! ·  昨天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小教学 -20250220151903 ·  15 小时前  
冷兔  ·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  2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我去年夏天买了这个皮革苍蝇拍,效果很好。但我 ... ·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好土好喜欢!这真的很有吸引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迈点

机器人会是文旅出圈的“新密码”吗?

迈点  · 公众号  ·  · 2025-02-17 06:00

正文

作者/马铭杰

来源/迈点

图源/摄图网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中,文旅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重塑文旅行业的格局。但这场变革会持续多久,它将彻底颠覆行业生态,还是仅仅作为产业链条上的辅助和点缀?这仍是所有文旅行业的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机器 人赋能文旅

需要标准化与智能化结合


乌镇机器人导游:标准化服务的高效能实践


乌镇,这座江南水乡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古朴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而近年来,乌镇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机器人导游的引入便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早在2024年11月,乌镇景区就开始部署机器人导游的应用。这些机器人导游不仅能够承担导览和宣传任务,为游客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游览导航和行程规划服务,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们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游客的表情和动作,并通过语音交互与游客进行简单的对话。例如,当游客表现出对某个景点的兴趣时,机器人导游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介绍;当游客感到疲惫时,机器人可以推荐附近的休息区和特色小吃。



这种从科技到人文的赋能,足可见机器人从工具升级为文旅体验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乌镇的机器人导游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还为景区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诸多便利。通过大数据分析,景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优化景区的布局和服务设施。此外,机器人导游还可以根据游客的实时位置和行程安排,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路线规划,帮助游客更高效地游览景区。仅仅通过一块联网屏幕便能出现的虚拟导游也是文娱产业机器人应用的一个大趋势,在外籍游客入境游订单持续走高的现状下,应用英语、日语、手语等多语言服务的虚拟导游可以很好地弥补景区标准化服务的短板,大大减轻人工服务的负担。


武功山机器狗:从“基础服务”走向“基础设施”


2025年2月5日,《光明日报》在《江西:科技贺岁欢乐多》一文中报道了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区机器狗的应用。这些机器狗不仅“入职”景区警旅大队,辅助参与景区巡逻工作,还通过憨态可掬的外形与游客互动,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与机器狗进行互动,例如让它们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这种创新的应用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为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新的亮点。


机器狗辅助景区治安巡逻和人流管理,代表了机器人运用的第二种趋势:高新技术从文娱基础服务成为文娱基础设施。一方面,机器人替代了部分重复性的人力劳动,如清洁、巡逻等,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弥补了人力所不能及之处,在一些大型景区,机器人清洁工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保持景区的整洁;还可以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天上的无人机和地上的机器人协同工作,不仅实现了景区人流密度的实时数据分析,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执行救援任务,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AI庙会”:互动娱乐型机器人的多元应用


除了基础服务和安全管理,互动娱乐型机器人也在文旅行业中崭露头角。这些机器人通过舞蹈表演、文化知识问答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春节期间,北京的“AI庙会”就成为了一大热点。在AI庙会上,机器人乐队表演节目、双足人形机器人进行足球赛、人形机器人售卖年货、“福禄寿禧财”五福机器人巡游广场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性,还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


AI庙会的成功在于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互动体验。机器人乐队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机器人的音乐才能,还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增强了现场的氛围。双足人形机器人进行的足球赛则展示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此外,人形机器人售卖年货和五福机器人巡游广场等活动,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同时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这种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展现出机器人在文旅行业中的巨大潜力。



今年年初,泰山也为游客准备了登山助力机器人,运用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动力、电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术,感知穿戴者的步伐节奏、力度,可有效减轻双腿负担,助力游客轻松登顶泰山。可以看到,机器人应用正在从“新奇点缀”迈向文旅行业服务升级的助推剂。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还能展望机器人在文旅行业中怎样的应用、怎样的突破?也许,通过情感计算和价值曲线分析技术,机器人不仅要以标准化的模式提供服务,更有可能尝试着结合游客行程、解析游客情绪,并采取个性化的服务策略。也许,在未来我们还能看到智能穿戴设备、小型机器人和无人机联网协作,构建“智慧文旅”的一体生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为景区和文化场馆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与游客的互动,机器人可以收集游客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景区和文化场馆不断优化服务和体验。在新兴技术面前,人的想象力无疑是匮乏的,但在不久远的未来里,想必机器人会在文旅这个领域里真正落地生根。


新兴技术背后,

文旅产业核心价值在于何处?


在各行各业都在马不停蹄地试着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新行业生态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当前文旅产业对机器人的应用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次:当前,文旅机器人的功能多局限于基础服务,我们很难认为一个量产型的机器人真的能够为景区和文旅活动的价值导向添砖加瓦,也很难说一个文旅项目有了机器人或者其他智能技术的辅助就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幅跃进。许多机器人的落地应用实则缺乏真正的创意表达和价值适应力。于是,问题就从技术的“用不用”来到了“怎么用”。


部分消费者对于机器人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依然持谨慎态度。有观点认为,机器人导览缺乏导游的人文温度,它“少了人味”,没办法提供人与人互动的实感,不能实现传递文化内核的情感共鸣。另外,机器人在应对突发问题时的灵活性也受到质疑,如在一些复杂的文化场景中,机器人可能无法准确理解需求,影响游客的体验。这就要求文旅行业的从业者在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同时,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逻辑,在效率与温度、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例如,博物馆、展览馆这类服务型场馆在引入机器人讲解员的同时,可以保留专业讲解员的深度文化解读服务,形成“人机协作”的互补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小教学 -20250220151903
15 小时前
冷兔  ·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22 小时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好土好喜欢!这真的很有吸引力
2 天前
指尖阅读  ·  最好的爱情,是顺其自然
8 年前
金融行业网  ·  一线城市四五十万年薪,为什么迷茫?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