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鼠鼠我呀,也是被初音未来看上了 ·  昨天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德国百年传统“鹿鸣模仿大赛”战况激烈 ... ·  昨天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1518年古罗马的舞蹈瘟疫,从7月到9月,有 ... ·  2 天前  
冷丫  ·  测试自己男友忠诚度的服务。 ·  5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这恶作剧在国内估计行不通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8000多条消息来不及回,我分享的“新加坡图解数学”爆了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03-09 07:30

正文

01


昨天我分享了自己给孩子做的 数学公式手册


那份手册会把 小学阶段的常见公式 都给孩子整理出来。


我们还 用图形化的方式 ,帮助孩子理解这些公式的由来。


下面这个就是我们里面的内页,是用图形化的方式,帮孩子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那篇文章发出去后,后台收到好多好多的表扬和建议,在此一一谢过了!


因为我们不是教育机构,这份手册都是自己和小伙伴一个一个整理出来的,工作量很大,也难免会有一些疏漏。


因此你们的指导和建议对我们非常非常的重要!


昨天文章发出来后,好多读者提了一些建议,都非常有帮助,因此我们连夜针对这些建议做了补充和升级。


把这份公式手册进行了更新!


之前分享的还是“V7”的版本,我早上爬起来后,又根据读者的建议补充了一些内容,现在是“V10”的版本。


大家看到这篇文章,可以重新下载这个 升级的版本!


下载方式在文末。


02


开发这份公式手册,源自于自己辅导孩子的一个经历。


我当年辅导憨憨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当孩子数学基础不牢固的时候,数学公式是很容易遗忘或者弄错的!


就拿学几何来说,几何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计算面积”,而计算几何面积是一个难点,因为每个图形都有对应的公式,孩子如果记不牢的话,这道几何题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而几何面积公式就非常烧脑!


可能完全不同的图形,却有相同的公式。


比如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个图形完全不同,但是面积公式竟然是一样的。


也有可能相似的图形,却有完全不同的公式。


比如三角形和梯形,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但是面积公式却完全不同。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数学好,就得搞定数学公式的问题!


03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曾经分享过一篇很好的资源,那就是数学公式的集合。


一份是英文的公式列表,就是下面这个。


一份是中文的公式清单,就是下面这个。


那篇文章发出去后,后台瞬间收到了好多感谢信息,大家对这份资源表示满意。


因为,这份公式清单对孩子做数学题的时候,是很有作用的,平时时不时地扫一遍,这样公式就能记得很牢,数学也不容易做错了。


可是我却不是很满意!


因为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公式清单,都有几个问题:


一个是编排有点粗糙了 ,就像下面这样,都是一堆文字和符号,看起来很累。


另一个是内容覆盖也不是很全 ,还有不少小学的公式,文档里没有包含进去。


后来还有一位读者发来这个问题,说除了给出公式之外, 有没有什么好的公式记忆技巧?


这几个问题交织在一起,我再看之前分享的资料,真是越看越不完美……


怎么办?只能自己动手亲自做一个了!


04


我们决定和SparkMath新加坡数学联手,一起联手创作了一份 小学数学公式手册


选择和SparkMath合作开发的原因,是因为她们的新加坡数学课程就是围绕数形结合展开的,她们教孩子数学,都是用图形化的方式,有趣还好记。


所以我想,如果能把她们这种画图方法融进我们的公式里,应该也是件很cool的事!


虽然想法很简单,但是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光是个小学,涉及的公式就太多太多了!


有几何公式,有数感公式,还有应用题公式……


想一次性都整理齐全,用画图的方式都给孩子讲清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毕竟是公式手册,方便孩子参照的,我们希望内容尽量精炼,但也尽可能详细。


但是小学数学的内容很多很多,所以我们会对公式、文字、图片进行一番 “断舍离” ,只保留最精华的部分,希望里面的内容呈现的尽量清晰,也更加方便理解。


经过两个月的折腾,终于这份公式清单做好了!


05


1

数形结合


这份公式手册最大的特点, 就是用图形的方式给孩子展示公式。


你看,同样是几何公式,以前我们常见的公式是下面这样,纯粹文字的。


文字公式有好处,因为背诵公式会像背诵口诀一样,比较顺口。


但也有缺点,就是比较僵硬,属于死记硬背,不够灵活。


于是我们做了改进,我们会画出 每个公式的图片 ,这样便于孩子理解,然后再搭配 文字公式 字母公式 两种形式来。


你看下面就是我们的几何公式列表,有图片,有文字公式,也有字母公式,这样孩子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起来都会更加容易。


2

融入建模思维理解公式的本质


仅仅用图形来展示这些公式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孩子都会记公式,但只是死记硬背,并不懂得公式背后的原理,结果不是很快就忘了,就是不会灵活运用。


因此我们这本公式清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用画图的方式给孩子讲公式的原理。


就拿 乘法交换律 来说,这个公式很多孩子都知道:a×b=b×a,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


于是我们用新加坡数学的建模方法,给孩子画了这个面积图:


把乘法的两个因数a和b,看作是长方形的长和宽,那么乘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 = 底×高 = b×a


再把这个长方形竖过来,再求面积就是:


面积 = 底×高 = a×b



对于同一个长方形来说,无论是横过来放还是竖过来放,它的面积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就能得到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下面这个,就是我们公式手册里面画的公式图: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是却蕴含朴素的原理。


再比如 乘法分配律 (a+b)×c=a×c+b×c,这个公式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难点。


如果用面积图来解释,就会直观很多。


我们还是画一个长方形,一条边长是a+b,另条边长是c,面积就是(a + b)×c


把这个长方形横向切一刀,就变成了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加起来就是a×c+b×c


无论怎么切,前后的面积总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得到 乘法分配律


(a + b)×c = a×c+b×c


下面就是我们公式手册里的画图:


是不是理解起来特别容易,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原理。


不只是 面积图 ,我们还会用到 体积图 来解释公式。


比如 乘法结合律 (a×b)×c=a×(b×c),这里是三个数相乘,我就想到了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 = 底面积 × 高 = (a×b)×c



我们把长方体放倒,由竖放变成横放:

长方体体积 = 底面积 × 高  =  (b×c)×a = a×(b×c)


长方体无论是竖着放还是横着放,体积都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得到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下面就是我们公式手册里的画图: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是不是很cool。


我觉得这种图形化的表达,有两点特别好,一个是建模思维,另一个是推导过程。


通过建模思维,让孩子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和本质。而推导过程是给孩子引入公式证明的思想,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

用建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还有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应用题。


我以前辅导憨憨的时候,发现小学阶段的应用题其实也是总结了很多公式的。


我们也把这些应用题公式整理了出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