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面对野外低洼不平的地面,经常需要相互搀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雅君 摄。与本文文章内容无关
同事甲:“刚才主任是说下周一要考操作现场和工艺理论吗?”
我:“是的,考现场管道辨识和实际操作,理论要独立画出精脱硫工段的带控制点的流程图,生产部长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同事甲:“我一考试就紧张,这可咋整?”
我:“么事,大不了成绩不好被调到炼焦工段去
同事甲:“我靠,我才不去呢,每次冒烟时候遮天蔽日,我怕被妖怪给顺走了......”
说着,甲向焦炉的方向瞥了一眼
我:“谁想去呀,赶紧再走下现场,捋一捋管子,这才踏实。”
我们两人,指着现场某一根管子,一个提问,
介质、流向、温度、压力,一个回答,
遇到两个人有争议的地方便拿出流程图对一下。
化工装置现场管道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化工装置现场管道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考得怎么样,你们工段的技能大比武不是结束了吗?”
我抖了下,提起裤子,撇了下,赵兄站在小便池的台阶上,正在解裤子,脸上露着坏坏的笑。
“还好,理论画图被主任表扬了下,现场也算通过,稍有紧张。”
“能不紧张么,调度,车间主任,总工,现场观摩,就差厂长了!”
我稍等了下这位舍友,一起出了厕所。
技能比武结束后,车间人员岗位稍有调整。
骡子去焦化厂、灌区。
马成了班长、段长。
大部分人既不属于骡子,也不属于马,留在了原岗位,我也不例外。
时间飞快,现场设备管道已安装完成,没多久,几个车间陆续迎来了一项重要工作~装填催化剂。
对于年轻气盛的我们来说,集体活动,远比个人单调的工作,更有趣味。
40公斤的催化剂也先抬到一个一米高的平台上,平台上两个人,将整筒的催化剂倒入漏斗中,漏斗倒满后,再由吊车起吊到设备操作平台上,两人作为接应,将催化剂从人孔划入设备中,如此循环往复。
车间主任站在旁边跟总工聊着天,有意无意的朝我们这边瞅两下。
每个人都想让领导看见自己卖力的样子,分外卖力,40公斤的催化剂有时直接一个环抱,咣的一下立在平台上。
集体劳动大家有说有笑,平时不常打交道的人现在也变得熟络起来,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得。
整个催化剂的装填工作持续了一周左右。
到10月底,整个装置渐渐开始投产试运行了,该属于化工操作工的生活要开始了!
要三班倒了!
一个月下来,我感觉晕头晕脑,原先的生活习惯一下子被打乱了。
整天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还未怎么经历就感觉已经开始厌倦化工厂这种操作环境下的工作。
一种逃离的想法渐渐诞生。
下一步该怎么办?
该去向哪里?
该做什么?
能做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