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可谓是伴随人一生的活动。
很多人常走两步就累,或者感到腰膝酸痛,除了肌肉力量不足,跟走路的方式也有关系。
《生命时报》
(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
综合日本经济新闻”网站载文,采访权威专家,教你走路不疲劳的技巧,保护你的腰腿。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 苟波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武文强
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 赵之心
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教授 李跃华
上楼梯时,如果将前脚和上半身的重心放在同一侧,不但会使身体不稳,前脚的肌肉还会负担移动身体的压力,加重膝关节的负担。
下楼梯时,如果将前脚放在身体的中心线,就会破坏平衡,特别是对于脊柱和盆骨僵硬的人,腿部负担更重,需要扶手支撑。
上楼梯时,两脚间的距离与骨盆相当,向正上方抬脚,避免偏倚至身体中心。应能感受到骨盆发力带动身体上楼,而不是用腿部肌肉。
头和脚方向不一,如迈右腿时,头部偏向左边。
下楼梯时,两脚间距略宽于骨盆,用全脚掌着地;
骨盆随着前脚微微倾斜,灵活运用脊背的力量,
头偏向与脚部相反的一侧
,稳定身体。
在室内行走的时候,如果能听到“咚咚”的声音,就证明你在用后脚跟着地。
在迈步时,
后脚不深踩
,用
足尖轻轻碰触一下地面
即可,注意放松小腿肌肉;
迈出后,用全脚掌着地。
这样,小腿肌肉在松弛和紧张间切换,有助于血液循环。应注意步幅不要太大。
前后挥动手臂
的话,背部容易受力,
身体很快就会疲劳
。另外,步幅会自然加大,不知不觉中就会用脚后跟着地。
上半身保持灵活柔软,
略弯曲手肘
,感觉肩胛骨在前后运动,向左右摆动双手。
为配合双臂和肩胛骨的活动,骨盆会自然向前运动,有节奏地带动双腿,不易感到疲劳。
在背着沉重行李时,身体很容易前倾,左右晃动。
如果像走“模特步”一样,将前脚放在身体的中心,为保持平衡,肩部和脖颈等部位就会消耗力量,
给身体带来较大负担
。
关键是缩小承受重力的范围
,尽量将行李贴紧身体
,双脚间距与骨盆相当,向正前方迈步,这样能够保证身体稳定性。
手臂和肩部摇摆幅度小的话,行李也不会被“甩来甩去”,减少不必要的负荷。
如果单纯的走路让你感到乏味枯燥,不妨变着花样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
建议喜欢倒走的人,尽量选择平整的路面,周围人比较少的环境,可以采用正走和倒走结合的方式,每天走半个小时,使身体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锻炼。
专家提醒,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尽量不要倒走。
走一字步的要领是左右脚要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
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
走一字步的运动量不用太大,把其当成每天健走运动的一个环节,走500米就够了。
与持续的有氧运动相比,间隔式训练法的运动强度更高,并且能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感。
运动时,可以先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这样交替运动20分钟。也可以快跑60秒,然后快走3分钟,这样交替进行30分钟。
这种方式强度比较大,运动
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松全身,以缓解肌肉的紧张感。
走路时,两手半握,虎口张开成弧形。迈右腿,左手拍打右
胸,右手拍打左后腰,一边前进,一边拍。
据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介绍,这种走路方式可以锻炼肺部,有助于呼吸通畅。
行走时,要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向前看。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
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
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本期编辑:刘云瑽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 赵可佳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合作垂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