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四川境内的古蜀道,构建金牛、米仓、阴平、荔枝等四条文旅走廊(以下简称“四廊”),打造剑门蜀道、米仓画廊、米仓乡韵、康氧巴山、嘉陵山水五条特色风景道(以下简称“五道”),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供给和品质,丰富蜀道文化内涵。
该实施方案以古蜀道经过区域为重要研究及实施范围,共包括广元全域、巴中全域、
达州全域
,以及绵阳、德阳、南充、成都市等部分县(市、区)共计7个市共37个县(市、区),
规划期至2027年
。
按照“打造文旅廊道、串联古今资源、提升游客体验、传承蜀道文化”总体思路,“四廊”以四川境内四条古蜀道大致走向为依据,结合蜀道遗址遗迹、区域文旅资源、城市节点的空间分布和路网条件及布局,
围绕“雄关翠柏”“巴山夜雨”“千里行军”和“红尘绝骑” 等主题,
建设蜀道文物主题游径,建设金牛、米仓、阴平、荔枝四条联系沿线及周边资源的大蜀道文化旅游走廊。
其中,金牛文旅走廊,
依次经过成都、广汉、德阳、绵阳、梓潼、剑阁、广元、朝天等地,串联辐射剑门关、三星堆、白马关、七曲山、昭化古城、明月峡、曾家山等景区,东华门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德阳文庙、绵竹故城、汉平阳府君阙、卧龙山千佛岩石窟、剑门蜀道遗址、朝天关、中子铺遗址等蜀道遗存,
以及蜀道博物馆、李白纪念馆等文博场馆,围绕“雄关翠柏” “天险蜀道”等主题对走廊内旅游价值突出路段进行旅游化改造,同时加快建设S416广元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公路。
米仓文旅走廊,
依次经过成都、中江、三台、盐亭、南部、阆中、恩阳、巴中、南江 / 通江等地,联系陕西南郑段米仓道,串联辐射阆中古城、光雾山、恩阳古镇、米仓山等景区以及和巴中石窟等蜀道遗存,
围绕“光雾四季”“ 阆苑仙境”等主题对走廊内旅游价值突出路段进行旅游化改造。
根据该方案,
“四廊”“五道”范围内将新改建普通国省干线5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
实现“四廊”主骨架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普通省道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
旅游化改造约500公里,
“四廊”主题鲜明,旅游服务功能得到系统提升,“五道”特色突出、风格连贯,旅游价值得到有效彰显。新改建一批普通公路服务区、文旅驿站和观景台,增设指示标志和充电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更全面,运输网络更便捷。蜀道交通文化的时代价值得到有效彰显,蜀道文化展示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蜀道品牌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