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为妈妈提供育儿知识、亲子教育,教你做个好妈妈!商务合作联系QQ:124173048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胶卷迷俱乐部  ·  聊聊专业撕拉片相机(和富士宽幅改造) ·  3 天前  
旅拍誌  ·  分享一组喜欢的照片 ·  3 天前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出行请注意!宁德这条路将封闭施工 ·  3 天前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老师提醒:孩子手机管理,家长要做好这三件事(附分年龄段建议)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 2021-05-16 19:35

正文





这个短片曾经有段时间在网上很火,虽然很夸张,但也反映了现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现在不论成人还是孩子,基本都离不开手机。


孩子手机管理问题也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和家庭非常重视的问题。由于抵制不了诱惑,刷手机导致孩子成绩下降、情绪暴躁,亲子不睦的情况非常突出。


手机游戏为什么会在青少年儿童中风靡?


智能手机的兴盛预示了一个借助移动终端实现的新型媒体时代进入鼎盛时期,社会、家庭、学校中的几乎所有成员都是手机的使用者,有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手机依赖症。


网络、智能手机已浸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玩游戏不是原罪,问题的关键是孩子的闲暇活动太单调、没有时间玩、不会玩,所以才会把网络、把手机游戏当作玩具而不是工具。


手机游戏满足了孩子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价值需求,游戏设计者们比父母更懂得抓住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很多玩法和设计都会源于生活,甚至比现实更清晰、更容易实现。



沉迷手游,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01
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捧着手机玩游戏会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影响孩子颈椎等。


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02
导致行为异常


手机游戏可以时刻陪伴在游戏者身边,唾手可得。


游戏中泛化的虚拟世界,让游戏者享受着隔离现实生活之后的、封闭的“游戏场景感”。


游戏规则的嵌入性,让游戏者感觉是个体在自主地操控身心。


手机游戏让游戏者卷入身心、不可自拔,浑然不觉的“身心塌陷”行为,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出恍惚、退缩、无序等异常状态。


03
损伤脑神经


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04
耽误学习


网络世界找到慰藉: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信息,对学习感到枯燥,学习成绩下降,受到指责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里找慰藉,形成恶性循环,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


便捷的查询方式:很多孩子遇到学习困难,不肯深入思考,直接在手机上搜寻答案,导致认知与思考能力减退,产生思维惰性。


05
导致睡眠障碍


美国一家健康机构做了一项关于手机光线和日常灯光对孩子睡眠影响的研究:


让十位孩子分别进入两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后睡觉,28分钟之内睡着;而另一个房间玩智能手机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钟之后睡着(当然,也不建议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哦)。


手机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刺激强烈,经常暴露在这种光线下,将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


06
四类家庭的孩子容易上瘾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显示:



这四类家庭的共性是都采取了一种忽视型、专制型的教养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亲密度降低,父母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孩子又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越冷漠、越严控,越容易导致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远离手游,应该怎样干预?


【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有质量地陪伴孩子;


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


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必须接受处罚;


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



给家长的建议


01
丰富家庭生活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帮助孩子创造与同伴、自然交流的机会,要有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阅读、散步、运动,去电影院、博物馆游玩或者去餐厅享受美食,甚至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做顿饭。这些经历能带给孩子愉悦感、美感、成就感、冒险感和刺激感。


02
不让孩子过早拥有手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