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村镇建设论文大奖赛·专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冀中南县域城镇化特点初探
杨安琪 谭杪萌(
P14
)
京津冀地区绿色村镇规划和建设研究思考——基于河北省河津村的经验
李璐君 李思濛 南国良 等(
P23
)
绿色村镇可持续设计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丁怡文(
P28
)
华北平原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保定市蠡县为例
霍伟 李超 苗展堂(
P34
)
北京乡村产业发展困境和规划应对——以柳庄户村为例
李文越 李昊 张悦(
P41
)
高丽营镇集体建设用地企业经营状况及用地模式研究
曹哲静 薛昊天 刘 健(
P48
)
寒地美丽乡村生态住宅实例研究
邵旭 林春翔(
P57
)
京津冀绿色村镇住宅柔性设计方式探索
宋彦红 平二丹 周小雷 等(
P64
)
石家庄农宅密肋复合墙板应用设计与节能优化
葛珏骏 胡冗冗(
P70
)
传
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中国传统村落防洪方法研究
柴琳 王江波 苟爱萍(
P75
)
连片成区模式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以井陉县中部传统村落片区保护规划为例
李娜 苗力 牛筝 等(
P83
)
景观设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王淑芬 张书远 戴彧(
P89
)
以人为本的景观场所改造——沙湾古镇广场设计
区文谦(
P97
)
城乡一体化·专题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法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王新鹏 王庆峰(
P20
)
基于城乡统筹模式差异的产业空间规划比较研究
张雪 何小娥(
P25
)
大数据支持下的北京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探析
徐高峰 王伟 冯羽(
P32
)
统筹城乡背景下镇之职能重设
郐艳丽(
P38
)
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
王明田(
P45
)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县域经济多样化生计策略研究——以粤西北部地区为例
高海峰 张可男 于立 等(
P50
)
城镇化研究
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城市发展关联关系研究
江勇(
P59
)
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以忻州市为例
张莉(
P67
)
美丽乡村
将村庄规划纳入到村规民约的实践探究——以全国村庄规划试点村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为例
张建 金晶 赵之枫(
P73
)
大都市区乡村空间保护的一种范式
纪晓玉 周剑云(
P80
)
风景区与景区内乡村协调发展的对策探析——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十里莲塘风景旅游区为例
赵斐(
P84
)
村镇旅游
旅游社区居民地方依恋与社区营造:基于态度—行为理论
阮文奇 李勇泉 孙瑾瑾(
P89
)
“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剖析和建议——以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褚天骄 赵文斌(
P96
)
政策及趋势
乡村建设是避免经济危机的可能出路
温铁军(
P6
)
关注“新回乡运动”,走城乡双向流动城镇化之路
张孝德(
P11
)
把脉乡建
探索乡村建设的四两拨千斤之法——内置金融村舍及联合社体系建设是开启农村复兴之门的钥匙
李昌平(
P14
)
创意为什么在乡村如此重要
罗德胤(
P17
)
乡愁,中国的家园红利
陈迎(
P20
)
从乡愁、乡创、乡建谈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问题
德村志成(
P24
)
设计者说
专访苏童:乡建是一种信仰
郭泾杉 王珊珊(
P32
)
乡村建筑师的责任与义务
郭海鞍 冯君(
P37
)
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思考——以山东省济宁市下辛庄村为例
戴冰武(
P39
)
关于乡建中建筑和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何 崴 陈 龙(
P45
)
乡建在路上
全域旅游的“服务要素全息化”
李忠 陈昆(
P52
)
新田园主义理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张诚 徐心怡(
P56
)
全域旅游下的PPP模式最佳实践——以阿尔山IP活动旅游项目为例
应丽君(
P62
)
自上而下的乡建主体协作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
王仲伟(
P68
)
文创与乡村
奉化实验:乡村建设始于信任
刘昭吟 林德福(
P73
)
台湾文创型社区营造对苏南村镇建设的启示
叶红(
P77
)
留住乡愁
新乡村崛起——“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北实践
王伟华(
P82
)
广东省乡村旅游发展实践
余颖(
P88
)
浙江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研究
郎富平(
P91
)
四川省乡村旅游升级换代对规划建设的新要求
张宏敏 李文路(
P97
)
山西传统民居的民宿开发
朱专法 马天义(
P101
)
城市区域中的小城镇·专题
生态文明视域下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雷诚 张丹 范凌云(
P22
)
村庄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与内在机制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
唐伟成(
P29
)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跨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初探——以山东省肥城南部三镇为例
运迎霞 闫厉(
P32
)
新城市主义理论对京津冀都市圈下小城镇的发展借鉴
张雅鹏(
P38
)
上海市近郊外来人口集聚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以南翔镇为例
宝一力(
P44
)
街道视角下的城乡过渡空间探讨——以广州东圃大马路为例
陈博文(
P51
)
城镇设计
水敏性城市设计的评价原则与应用研究——以美国波特兰地区为例
马慧洁 韩雪原(
P58
)
紧凑城市居住用地开发强度与城市风貌研究——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
赵斐(
P66
)
城市修补为背景下的城市风貌提升研究——以奎屯市为例
沙朝勇(
P72
)
历史文化保护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运河沿岸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孙佳俐 孟祥彬(
P77
)
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策略探究——以浮梁古村为例
傅大伟 严国泰(
P83
)
产业与园区
基于社会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管理对策探寻——以浙江省龙泉市署网村为例
洪冬晨 叶茬芬 朱婷媛(
P88
)
西北地区传统村镇旅游意向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六客源地城市市民的问卷调查
康勇卫 周宏伟 梁志华(
P94
)
小城镇规划专家访谈
何兴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由来及实际效果
(
P100
)
城镇化研究
基于居民城镇化意愿的中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河南禹州市为例
李俊鹏 王利伟 谭纵波(
P13
)
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实施机制及政策措施初探——以山东广饶县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例
游晓琴 潘爱丰(
P20
)
产业与园区
结合移民安置的农业园区发展策略——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草原农场规划为例
赵斐 方波(
P27
)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何亚玲 王生荣(
P32
)
乡村规划
新常态视角下城市近郊村村庄空间探析——以邢台市西由留村为例
焦振东 刘珊珊(
P38
)
乡村分类主导下的基础设施配置研究初探
赵玉龙 姚 琼(
P43
)
工业区村民集中安置区规划方法及实践——以清徐县西三村为例
陈海朋 薛玉峰 赖一飞(
P48
)
城镇设计
小城镇城市设计技术要点研究
张立涛 刘星 薛玉峰(
P54
)
全域旅游背景下小城镇公共空间的更新模式——北京龙湾屯镇双源湖公园规划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孙文浩(
P61
)
景观与建筑设计
融入综合防灾功能的小城镇景观系统构建——以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为例
运迎霞 王善超 王克亚 等(
P67
)
低影响视角下的青岛小城镇景观特色营造对策研究
宿天彬 刘彤彤(
P73
)
文化传承视角下街道景观特色营造技术探索——以曲塘镇曲水路景观设计为例
李秀(
P81
)
地域乡土的景观解读及其创新应用——以浙江省舟山市南洞艺谷为例
童蓓(
P87
)
徽州传统民居封闭天井开窗位置优化研究——以不见山客栈天井改造为例
贾尚宏 胡祯祥(
P94
)
小城镇规划专家访谈
陈秉钊:“小城镇、大战略”这个命题是不会变的
(
P102
)
城镇化研究
“互联网+小城镇”的结构体系
王飞 邵磊(
P17
)
油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
王婷琳(
P22
)
上海大都市郊区乡镇发展分化与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刘海燕 卢道典 宋国庆(
P29
)
城镇规划
浙江省美丽县城规划的探索——以平湖市为例
陈侃侃 朱烈建 吴宦漳(
P35
)
旅游型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探析
王星 徐也(
P41
)
乡村规划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庄规划研究——以《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永俄村民小组村庄规划》为例
史慧劼 陆地(
P46
)
慈溪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周剑雄(
P56
)
城镇设计
“城市双修”规划背景下谈城中村改造的技术路线
王伟娜(
P63
)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策略研究——以广东省揭阳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市设计为例
刘闯 谭瑞娟(
P68
)
历史文化保护
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多样性与活态化的保护路径——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寿县为例
冯新刚 李志新 单彦名(
P72
)
新安函谷关遗址保护规划与实施对策研究
郜华 钟彦华(
P78
)
特色小镇
探索以“蔓藤城市”理念为指引的规划新思路——以延安新区冰雪小镇为例
张立涛 周力坦 陈津(
P83
)
“特色小镇”理念的湖州实践与经验
杨超(
P88
)
基于产业与文化的特色小镇风貌塑造——以《浙江青田石雕小镇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何苏明 蒋跃庭 赵华勤(
P93
)
小城镇规划专家访谈
邹兵:小城镇的制度变迁和政策分析
(
P99
)
学术论坛
中日韩村镇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
(
P102
)
乡村规划
浅析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
连旭 唐潭(
P11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体系创新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区大吉祥村为例
杨梅(
P16
)
美丽宜居村庄规划设计策略探讨——以后岸村为例
吴琳 余建忠 鲁斐栋(
P26
)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为例
凌筱舒 周远明 涂先强(
P35
)
景区依托型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营盘滩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李彦 谢丽 张晓巍(
P42
)
从整治到美丽——河北省内丘县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
何旭 张瀚(
P48
)
新疆少数民族旅游开发浅析——以《新疆大泉塔塔尔民族风情村规划》为例
谢丽 李彦 谢岩磊(
P54
)
特色小镇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导则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梅耀林 许珊珊 汪涛 等(
P62
)
旅游特色小镇成长阶段及不同阶段发展策略——以山岳旅游目的地为例
冯巧玲 宋国庆 谭剑(
P68
)
城镇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传承引领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三苏祠历史片区规划设计为例
白璐 田家兴(
P75
)
重塑“里仁为美”——“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青龙桥北街城市风貌规划设计
黎靓 王恬(
P82
)
城镇更新
淳安县枫树岭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介绍
任萍(
P91
)
基于AHP-FCE的低影响开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郭鹏磊 张曦(
P99
)
景观与建筑设计
自发性建造公共性——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村落公共空间导控实践
郭谦 李腾(
P107
)
“村民活动中心+”空间在乡村复兴中的作用和设计研究——以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为例
韩晓雄 卫红 刘国强(
P116
)
全国优秀村镇规划·专题
生态敏感地区的转型与再生——以《吉林省长白县城乡发展规划》为例
彭震伟 高璟 王云才(
P13
)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以河北安新县白洋淀地区为例
王雨 段威(
P18
)
旅游产业驱动下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探索——以乌镇为例
宣甲 朱静怡(
P24
)
回归田园——基于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总体规划的思考
齐立博(
P30
)
村级工业园区的规划改造实践——以《中山市三乡镇前陇工业区改造规划研究》为例
钟振远 杨刚斌 杜启云(
P34
)
安徽省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研究探索
王迎 王萌 陈梦莉(
P39
)
产业与园区
简析旅游开发中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
陈燕(
P48
)
草原牧城绿道系统设计框架与开发策略研究——以玛曲县城为例
冯斌 王录仓 李巍(
P54
)
城镇规划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探索——以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为例
邱璐 张红喜 田志勇(
P60
)
城市设计观下小城镇规划方法探索与改革
李思逊 万婷(
P66
)
乡村风貌
保安族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分析:兼论出行与空间的关联特征
唐相龙 邵婷(
P71
)
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景观节点改造探索——以平和县福塘村村容整治概念设计为例
黄源成(
P77
)
北京传统村落广场空间形态、功能及活力研究
徐艺薷 徐峰(P83)
管理与治理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乡镇差异化考核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罗成书 王珊珊(
P90
)
县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固原市原州区空间规划》为例
李宏志 汤燕良 卢石应(
P96
)
小城镇规划专家访谈
陈
小卉:江苏省小城镇发展模式与经验
(
P103
)
全国优秀村镇规划·专题
基于历史文脉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宁波市走马塘村保护规划实施导则为例
何依 孙亮 许广通(
P11
)
面向实施的村庄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拟保留村庄规划发展研究》为例
谭静 王璐(
P18
)
以项目谋划促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面貌提升——以井陉县于家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为例
张康 孙立硕 陈晨(
P22
)
以“回归发展”的视角论村庄规划新实践——以株洲茶陵渡里村村庄规划为例
玉智华 段香园 黄靓怡(
P28
)
实用型村规划方法探索及实践——以重庆市金龙村为例
徐娜 刘方(
P34
)
“一图一表”有效保控 发展酒曲山乡——以高路亭村保护发展为例
卢凯 程堂明 陶冠军(
P40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发展道路初探
蔡宇超(
P48
)
新常态背景下村庄存量规划的思考——以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规划为例
王凤 吴渊(
P55
)
城镇化研究
基于线性权重法的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以河南省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为例
李继涛(
P61
)
新时期政策调整下的小城镇演变特征与趋势研究
田冬(
P68
)
关中地区县域乡村类型划分及乡村性时空差异分析
杨欢 张沛 杨甜(
P73
)
乡村规划
“多规合一”背景下宝应县镇村布局规划的控制与优化
江国逊(
P79
)
基于空间分维分析的山地乡村规划策略——以遂宁市复桥镇美丽乡村规划为例
李小寒 李泽新 于林 等(
P84
)
管理与治理
广州市城郊镇特色发展平台建设初探
代秀龙 赵楠(
P92
)
福建省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实践与对策探讨
徐丽雯 郑庆昌 张协嵩(
P97
)
小城镇规划专家访谈
黄亚平:长江中游地区的小城镇——稳定农业,服务农村
(
P103
)
编者絮语
从艺术到创新:探寻田园建筑的发展方向
郭海鞍(
P3
)
组织者说
揭示乡村价值 展示乡村之美——开展田园建筑优秀作品评选的初衷
赵晖(
P7
)
田园建筑——中国乡土建筑的新篇章
修龙(
P8
)
评
委随笔
探索型乡村建筑设计在乡村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第二届田园建筑奖评审随想
罗德胤(
P9
)
在田园文化中探索本土建筑创作——住建部第二届田园建筑优秀作品奖评选有感
王蔚(
P12
)
优秀实例
意境再现、文化再兴、村庄再生——西浜村昆曲学社的创作思路解析
沈一婷(
P16
)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乡建两则小记
贺龙 刘燕青 王丹(
P22
)
抽象与重构——杭州东梓关农居设计策略探索
孟凡浩(
P26
)
传承与更新——青海河湟庄廓民居的绿色营建探索
钱利 王军 靳亦冰 等(
P33
)
尊
重地域、回归乡土的乡建策略思考——以折家梁村实践为例
杜戎文 王宇 齐斯洋(
P39
)
现代建造技术与传统建造技术的融合创新——以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科技示范房”为例
青光绪 刘曦群 青义学(
P45
)
田园建筑优秀实例展
2016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一等奖
(
P50
)
2016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二等奖
(
P62
)
2015第一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一等奖
(
P68
)
2015第一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