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宏伟篇章的最终落点,是人民群众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温热。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安置回迁群众近20万人,他们在这里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
几乎每天上午,回迁居民刘炳辉、袁玉新都会在南文营社区活动室碰面。“真方便!出门就是菜店、药房,不想做饭了就到社区食堂吃。”老哥俩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从衣食住行到文体教卫,步行15分钟范围内,幼儿园、便利店、社区食堂、养老驿站等设施一应俱全。“15分钟生活圈”重新定义现代城市生活的幸福尺度。
南文营社区食堂的菜单越来越长,还常常“上新”;容西养老驿站里常年笑声不断,老人们在这里打乒乓球、打牌、下棋、唱歌;“容东康宁雄观书屋”藏书2.3万余册,向新区广大职工和市民免费开放……
建立“1+3+N”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一系列帮扶政策让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扁平化管理、“一呼联应”、党建引领的“大物业”,让社区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人管、管得好。
对于不断涌入的“新雄安人”而言,“宜业宜居”体现于每一处以人为本的精雕细刻。
在这里,“租售同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让来雄安打拼的人找到一处可以寄托身心的家。承租人只要提供住房租赁合同备案信息,在子女入学、积分落户加分项、公积金租房提取等方面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在这里,“京雄同城”体现于医疗、教育和政务服务的方方面面。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教育集团成立,京津冀74所优质学校与雄安建立合作关系,雄安宣武医院急诊、手术中心、病房陆续启用,192项京雄政务服务场景、209项京雄资质资格互认事项全面落地。
这里的夜晚,有宁静而温馨的一面:新华书店24小时智慧书房、樊登书店、几何书店、言几又·今日阅读店……每一扇窗都泛着阅读的光,为向上攀登的人们照亮脚下的路。有热力澎湃的动感时刻:艺术策展、科技体验、儿童游乐,商服中心的地下商业环廊打造的消费新场景,处处契合青年群体的需求。去年国庆期间,雄安首届“X青年艺术节”在这里启幕,吸引全国游客125万人次。
无论哪一个侧面,所有的细致,都是为了城市生活的品质。林荫停车位、小型足球场、直饮水点……雄安新区从细微之处入手雕刻城市,带给人们“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