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大涨市值创新高超过
900
亿美元之际,百度(
BIDU.O
)在今天凌晨交出了亮眼
2017
年第三季度财报:本季度百度营收为
235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9%
;净利润
79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56%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
9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63%
。
聪明的投资者果然先知先觉,这一波大涨并非偶然。
很多人后悔说为什么我早没发现百度的巨大变化呢?当百度聘请陆奇担任
COO
时,当百度宣布
All in AI
之时,当李彦宏坐在无人驾驶车副驾走上五环之时,当百度
Apollo
计划向汽车同业开放之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这密集的信号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押注于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百度,为什么会获得资本的力捧呢?
自动驾驶背后是一场颠覆
在硅谷科技公司和汽车新锐在各大场合推广宣传“自动驾驶”之前,这项技术仿佛只存在于概念车和实验室之中,如今,随着
Waymo
和特斯拉等汽车行业新手越来越接近取得自动驾驶的里程碑胜利,传统车企顿感危机重重——有一种若不跟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就要被全球汽车产业革命颠覆的恐惧。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奥迪、丰田还是通用等外资,还是国内的上汽、广汽、长安等,都已经或正在投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或者发布各自的自动驾驶汽车战略或产品规划。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乃至互联网出行领域的标配。
反过来就国内科技巨头来看,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产品上、技术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比如,今年
3
月份百度就宣布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群组(
IDG
),由百度董事会副主席、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亲自担纲兼任总经理。如此高规格地配置,正是为了方便统一协调统筹百度集团内资源,在自动驾驶上投入重兵布局。
从产品上,陆奇在
4
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宣布了一个炸裂业界的“
Apollo
计划”,短短
2
个多月后,
7
月
5
日,在
2017
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正式向汽车业者开放。
Apollo
平台囊括了百度关于自动驾驶的一整套软硬件和服务技术支持,接入这个平台,将能完全共享百度自动驾驶的数据、信息和工具。这也就是说,不管是整车厂商也好,还是芯片
/
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也好,在开发上都不需要重复进行了,直接站在百度的基础上开发,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资金,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不啻于一例强心剂。
而如今,接入
Apollo
计划的生态合作伙伴联盟已经超过
70
家,包括了整车厂商、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地图公司、芯片公司、基金公司、个人开发者、创业公司、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等。百度
Apollo
平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生态。
为什么上五环的是百度
为什么百度在国内科技和汽车行业一众巨头之中,跑得最快呢?应该说,路径依赖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要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一定要从机器学习入手,而百度的搜索技术,天然具备机器学习
/
人工智能技术的基因。这也是为什么下围棋的
AlphaGo
是搜索公司
Google
研发而不是其他硅谷巨头产生的原因之一。百度一方面拥有业内最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一方面,百度在高精度地图方面也早先布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地图提供方之一。百度拥有这两个优势,在加上在自动驾驶上长期坚持不懈的投入,让它得以脱颖而出。
我们前面也讲了,百度积累的这么多技术、数据,并背靠这些资源创建的
Apollo
平台,已经开放给所有自动驾驶业者。这个战略定位是极其重要的,它意味着这些资源不会仅限于百度自己使用,而是汽车产业共享。
而对比国外竞争对手,百度最大的优势就是深耕中国市场。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
3
个多亿,年产销汽车
3000
多万辆,新能源汽车数十万辆,论每一个数据,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百度充分汲取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力,获取庞大而丰富的数据(这些都是国外竞争对手求之不得的),自然站在行业之巅。
百度开放
Apollo
平台,资本市场因此看到的,是一个意在打造全新生态的百度。生态一旦创建,商业价值便不可估量。比如阿里创建了中国电商的生态,腾讯创建了中国网络社交的生态,基于这些生态,这些互联网公司也得以成长为参天大树。百度在自动驾驶生态上的布局,让它第一次有一个机会站在历史的舞台上,以一个生态创建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引领行业变革。
百度进入新时代
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变革
表面上看是百度市值不断创新高,实际上里面是百度已经悄然进入新时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这个新的阶段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国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开放生态,与各行各业就转型升级进行探索,推进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实体经济充分融合,从而构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应该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仅仅承担起在互联网行业全球竞争的重担,更应该承担起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带动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