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冲上热搜的“第一次在婴儿眼里看到绝望”,击碎了多少人的心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7-16 12:00

正文

文 | 知否大叔
来源 |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生在绊桶。

这两天,一个令人难受的话题冲上热搜:
一个 6个月大的婴儿,躺在一个破旧的绊桶里,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
仅仅6个月大、连牙牙学语都不会的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露出这种绝望眼神?

不哭嚷,不闹腾,但也不笑。

悲凉中透露着绝望。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

01

在博主“一罐甜儿”的镜头下,我了解了关于这个婴儿的事迹。

看完后,内心无比难受。

博主是四川达州人,这个婴儿的家,就在距离她家不远的地方。

听闻这家条件艰苦,于是博主带着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前往探望。

进门第一眼,就被眼前的一幕镇住了:

满屋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昏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散落一地的衣服...
博主将目光扫遍全屋,想找寻婴儿的身影。

可是没想到,孩子居然直挺挺地躺在破旧的绊桶中,上身穿着一件单衣,下身空无一物。
6个月大的孩子,眼神透露着绝望和麻木。

博主赶紧把孩子抱起来,结果又被吓了一跳。

婴儿浑身冰凉冰凉的,没有一点温度。

心疼之下,赶紧给孩子穿上了带来的尿不湿和婴儿裤。

可孩子还是目光呆滞的看向远方,面如死灰...

02
孩子的父亲朴老汉,今年70岁。

家在四川达州,和博主同地。

这个婴儿是个女孩,朴老汉为其取名为朴国航。

十多年前, 朴老汉 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患有癫痫的女子,两人结为夫妻。

夫妻年龄相差30岁。

妻子发病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严重时,一天发作三四次。

尽管如此,这10年间他们还是不停生孩子。

小国航是第4胎,上面有3个哥哥,大哥也不过7岁。

而小国航出生时,父亲已经70岁,母亲39岁。

70多岁的老人,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任何正式单位敢聘用他。

他只能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

但还是杯水车薪。


博主问朴老汉孩子为什么身上这么凉,朴老汉说是因为她生下来就用凉水洗澡,从月子里就洗冷水澡。

“冷比热着好,不容易生病,可以节省开支。”
博主又问为什么不给孩子穿裤子,朴老汉说孩子爱小便,不穿裤子就不会尿湿衣服。

当被问到孩子平时是否哭闹时,朴老汉说:
“她不哭,从来不哭...”

博主抱着孩子走到院子里时,看到四处挂着很多用过的尿不湿。

朴老汉说家里条件差,这些都是用过的,晒干后可以继续给孩子用...

当被问到小国航之后,还生不生孩子时,朴老汉摸着下巴说了一句:
“嗯。”
“但不晓得还能不能生下来。”


朴老汉自有一套独特的认知逻辑:

“小孩子越多越好,孩子越多越轻松。”

“你孩子少了,衣食无法自理,要管家、要打工,就管不好了。”

这番言论,让人心碎。

03
回过头来再看看小国航。

整个视频中,她都是一个表情,不哭不闹也不笑。

从她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这个花花世界的精彩和美丽。
只有绝望。


还有一个镜头,小国航紧紧抓住博主的衣服。

小孩子有抓握的动作很正常,但整个视频看下来,感觉她像是在求助,让人鼻头一酸。


无数网友在视频下方留下评论:

无意截图,但这就是绝望。
也有人说,在一个婴儿的眼睛里看到了成年人的眼神。
还有很多当了妈的人,隔着屏幕都要碎掉了。
有宝妈晒出了自己的孩子,说对比之下,真的好心疼这个宝宝。

对于宝宝这种不哭不闹的情况,有网友说;

“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婴儿人神分离,用科学解释就是孩子从小没得到过抚摸、拥抱、哄、爱,从而坠入一种无人回应的感情里。”
看到这里,终于懂得了那句话:

承担不起基本生活,不随便生孩子就是最大的责任。

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生孩子的意义又在哪里?

70岁的爸,40岁癫痫的妈,一贫如洗的家。

膝下四个孩子还要继续生下去,他们的未来,我不敢深想。

04
当下这个社会,养大一个孩子究竟有多不容易?

如果你是抱着 只要他能吃饱长大 的想法,那也不难。

但如果你要本着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孩子负责任、把孩子养好 ,这很不容易。

养活和养好,中间相隔着十万八千里。

不说别人,说说我自己养孩子这些年的经历吧。

我家有两个孩子,老大再过几个月就10岁,暑假过后就是小学四年级了。

老二不到四岁,上幼儿园。

对孩子的培养上,我总结了三点: 安全、心理、教育。

心理方面 ,作为情感博主,我和孩子们的沟通自然也做的很好,能做到 倾听、理解、尊重、支持

从小到大基本没在任何事上失言过,我们关系很好,即是父子/女,亦是朋友。

安全方面 3岁不离手、5岁不离眼、10岁不离心 ,用俗话说就是带孩子的时候,屁股上都得长眼睛。

每天新闻上各种各样的孩子伤亡事件,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概率很低。

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落在自己头上就是百分之百,没有后悔的余地。

教育方面 ,老二幼儿园,就不说了。

之前给老大尝试报过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但都被筛选掉了,后来留下了英语和奥数。

孩子喜欢看书,我给买了超级多的儿童故事书,还有历史书,他喜欢跟我讨论,我就陪着他读。

可就在前段时间,发现他近视了,双眼都高达200多度。

配了眼镜后,我和他妈又开启了每天坚持最低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暑假期间的目标是三小时。

骑车、羽毛球、乒乓球、放风筝、飞盘、跑步等户外玩具轮流来,并且我准备长期坚持下去。

我不怕他近视,但我怕他成年后发展成高度近视,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就这还没说两个孩子隔三差五 生病、住院、补课、接送 等生活上的基础问题。

而做到这些,还是得建立在经济基础稳定的情况下。

你说,养孩子容易吗?

05
现在不是三十年前,喂米汤,夹尿布,不读书,打猪草的时代了。

以前养孩子不用让他们各种卷,只要给口吃的,养大就行。

多养一个孩子也就随便有什么喂什么,有红薯吃红薯,有玉米吃玉米,不用考虑营养搭配。

而且父母也不怎么管,放假就和小伙伴流着鼻涕进入散养模式。

可如今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变了。

这不再是个靠体力人数取胜的时代。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质量,质量就意味着高成本投入。

从产检胎教开始,幼儿园,特长班,学区房,接送上下学,家教辅导,一直供到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

然后是买房,买车,带孙子,又一个循环。

这里面不仅仅是财力人力的付出,还有父母操碎的心。

等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成才了,他的劳动力又被资本家拿走了,收入也只够维持基本生存。

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生孩子了?

想想就明白了。

可即便是现在,有些地方,多生的情况和普遍,家家户户还是一群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