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快手公司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勇变革,谋破局,广汽给出新答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提醒】你知道吗?过期药和废旧电池一样,都属于“家庭危废”!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7-11 10:52

正文

每家每户的“小药箱”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过期药。多数人并未在意,一段时间清理一次,往垃圾桶简单一扔了事。


实际上,过期药品和废旧电池、含汞节能灯一样,都属家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随意丢弃会导致其中的有害成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可小觑的健康和环境隐患


“我和丈夫都有慢性病,家里小药箱常年备药,有些药过期了就和厨余垃圾一起扔掉。”家住南京市栖霞区的市民王彩霞说。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她并不知道随手扔掉的过期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不了解如何正确处置过期药品。


据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公司发布的《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但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


据调查,全国一年过期药品约有1.5万吨,平均每个家庭有过期药逾200粒。


天津一项社会调查显示,7.1%的家庭将过期药品卖给二手药贩,形成黑色利益链。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不少药害事件见诸报端,与过期药非法流入市场有关。


“患者误服过期药品,轻则无药效、贻误治疗,重则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乱丢过期药可能污染土地、水源和空气,也可能挥发成为过敏隐患。”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杨光说。


在众多医药工作者眼里,过期药品是危害程度不亚于废旧电池和含汞节能灯的“家庭危废”。


据最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收集”后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为“家庭源危险废物”,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垃圾,对其焚烧填埋等需符合危险废物处置规定。

回收处置存四大难题


据了解,一些省市已经自主开展过期药品回收行动。

    

“自2010年至今年5月,我们遴选开设了120家‘安全用药服务点’和60家‘过期药品回收点’,近两年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开展药学服务咨询70余万人次,回收家庭过期失效药品3万余盒(瓶)。”南京市食药监局局长、党组书记唐富春说。


广药集团在2005年首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服务机制,年均投入数千万元,至今累计回收过期药品1200多吨。


山西省太原市700余家连锁药店门店设置过期药品回收箱,上海3500家零售药店可回收过期药。


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过期药仅靠药品生产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和药监部门回收处理远远不够,不仅各方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很大,而且难以发动广大群众普遍参与,一些药店因压力过大甚至停止了回收、兑换过期药品的服务。


中国药科大学李会军教授认为,过期药品回收工作有“四难”:


  • 一是因以药补医、小病大治等造成的源头多开药行为难遏制;


  • 二是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 三是缺乏专项财政支持,社会宣传和后期销毁所需费用未能纳入常规的部门预算;


  • 四是多数城市现有具备销毁过期药品资质的企业较少,难以满足过期药品销毁需求。

    

据了解,南京现阶段能处理过期药品的企业,只有天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一家,并且还有处置数量的限制。


强化制度建设合力破题


在唐富春看来,为了保障百姓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过期药品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应从法律制度、预防机制等方面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长效机制。


“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医疗卫生企业以及广大居民,都应该采取切实行动,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共同处置好过期药品。”

    

杨光建议,根据病种和治疗路径按需开药,严防小病大治。


“鼓励药企多生产小包装常用药;药店把大包装、大剂量的药品分拆零售;居民少量囤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养成良好用药习惯。”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嘉琳呼吁,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纳入国家药品管理法范畴,或者研究制定专门的药品回收法,并探索落实生产者责任制。


“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前对过期药品处理能力不足已制约了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参与过期药品处理,药商上门换药;另一方面,要推动技术创新,探索处理过期药品的新技术、新方法,尽快实现资源化利用。”唐富春说。


此外,专家呼吁,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宣传窗口作用,鼓励百姓积极参与过期药品回收工作,还可以设立药品回收基金,通过兑换礼品或其他方式予以激励。


来源:《半月谈》第13期,原标题《过期药:易被忽视的“家庭危废”》

记者:赵久龙


主编: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