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火星财经
火星财经系集新闻、资讯、数据等于一体的区块链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资深互联网团队倾力打造,已完成来自IDG等投资机构的多轮融资。致力于为中国及全球用户提供快速、全面、深度的资讯及数据服务,推动区块链产业的迅猛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光伏們  ·  山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昨天  
光伏們  ·  山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昨天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2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九章快讯」美国禁止TikTok的真相曝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火星财经

万向肖风最新演讲: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

火星财经  · 公众号  ·  · 2020-10-30 21:08

正文

“互联网的应用解放了消费者,区块链的应用解放了开发者,解放开发者就是解放创业者”


本文 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该内容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火星财经APP(微信:hxcj24h)一线消息,10月27日,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在上海正式举行。中国万向控股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发表了题为《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的主旨演讲。


肖风说,过去几十年间,技术应用经历了纯粹的信息化技术时期、互联网平台时期、区块链时期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把应用层下沉为基础设施,然后为应用层带来新变化。区块链是这种下沉的集大成者。


由此,他认为,区块链应用的终极模式可能是,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就是只需要几百、几千行代码的智能合约。分布式网络、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账本、分布式治理都将成为免费的基础设施。


引用V神“区块链不是杀手级应用,而是个杀手级网络”的观点,肖风进一步指出,区块链时代不再是消费者驱动了,而是由开发者驱动。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因此必须满足三个特点:必须开源、必须开放、共享共治的治理机制及共享的利益分配。


“互联网的应用解放了消费者,区块链的应用解放了开发者,解放开发者就是解放创业者”,肖风说。


五个重要判断:


1. 区块链,尤其是公链,可以肯定地说到今年年底总体的技术框架已经搭建完成了。有点类似90年初TCP/IP协议的确定进程。可以预见从今年年底开始,区块链将一方面经历技术框架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则是应用的大爆发。


2.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不断把应用层下沉为基础设施,然后为应用层带来新变化。区块链进一步把互联网平台下沉为基础设施。区块链时代,APP还将继续下沉。区块链时代使用的是智能合约。它就像一个小程序,比APP更简单。


3.区块链时代不再是消费者驱动,而是由开发者驱动,因为区块链是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网络。任何没有开发者社区的区块链系统,一定没有生命力。


4..我对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就是只需要几百、几千行代码的智能合约。


5. 只有基于区块链才可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演讲全文如下:


时间到了下午六点钟,非常感谢大家不离不弃,一整天在这里听各位嘉宾的分享也很辛苦。


我的演讲题目《区块链应用模式的终极猜想》,首先申明这是一个猜想,也许有一部分有道理,但肯定不是全部有道理。我们看到区块链,尤其是公链,可以肯定地说到今年年底总体的技术框架已经搭建完成了。Dfinity将于12月31号正式上线。今年年底,随着像这样的项目陆续上线,基本上可以说区块链的总体架构完全搭建完成了。这有点类似90年初TCP/IP协议的确定进程。

当然未来两三年,区块链的整体模型和框架还有很大的优化改进空间,但可以预见从今年年底开始,区块链将一方面经历技术框架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则是应用的大爆发。


区块链的应用到底会怎样大爆发?这是我今天试图探讨的一个话题。


思考区块链应用的方向或者爆发程度的时候,我自己从应用分层的角度理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从上往下看就是从互联网到区块链,从下往上看则是从区块链到互联网。从分布式网络、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计算到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账本是互联网已经有的东西。当然有了区块链以后,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和互联网概念里面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已经不一样了。


一方面它是分布式,同时比分布式更加去中心化。比如Dfinity号称的互联网计算机,它为什么说是互联网计算机,而不是区块链计算机呢?因为就分布式计算来说,确实里面很大一块内容是互联网范畴里面的东西,而不是纯粹的区块链上的东西。溯源和存证虽是区块链应用,但其实里面还包含了互联网技术的成分。分布式账本是一个分界线,越过分布式账本再往下走、往深走,越来越区块链化,用到的更多是区块链的技术。


到了分布式治理尤其如此。不管是分布式治理涉及到的经济模型还是共识算法用到的都是区块链技术。因为要用社区治理机制的话,需要设计一个很好的共识算法。分布式治理之下,再往深处走就是分布式应用。分布式应用再往下走,就成了加密经济体。一个完整的分布式商业世界,就这么搭建出来了。


不是说到了分布式商业才有区块链应用,每个层次都有区块链的某个应用,只是有些应用和互联网产生的交集大,有些应用更像一个纯粹的区块链应用。这是我从应用角度做的分层。把互联网的技术、区块链的技术打碎了,放到这样几个层次看。不完全拘泥于技术的先后或者分层,对于我们思考区块链的终极应用会有新帮助。


从有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以来,可以看到在应用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纯粹的信息化技术时期。上世纪70、80、90年代,那时候信息技术支撑着一些商业应用。大家用的软件系统可能有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行代码。


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平台时期。互联网平台把很多复杂的软件下沉为基础设施。

第三阶段是区块链时期。区块链进一步把互联网平台下沉为基础设施。研究整个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就会发现过去几十年间,我们不断把应用层下沉为基础设施,然后为应用层带来新变化。区块链带来的下沉最后产生了分布式应用。

有人说金融已经完全场景化了。有一句著名的话:“银行服务到处都在,就是不在银行。”但为什么金融会场景化?金融服务都变成根据具体场景提供?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其实是金融服务被下沉为了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本身是很好的商业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变成基础设施。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它原来是个利润丰厚的行业,大家在追捧,结果却发现它赚不到钱。第三方支付最能为谁所用呢?答案是互联网公司。因为第三方支付对于社交、电商、外卖、共享单车等互联网公司来说已经成为了免费的行业公共基础设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行业里原来非常显赫的应用层也在逐渐下沉为基础设施。


区块链是这种下沉的集大成者。这一点我稍后具体阐述。


从软件系统、互联网平台到区块链,这种下沉的过程中,软件系统在设计之初使用起来其实非常复杂。比如在没有浏览器的时代要用命令行去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各种软件。但又有多少人会用命令行呢?所以最初的Window系统是一个非常难学习、难普及的信息技术应用。 到了互联网平台,这些复杂的软件系统通通下沉了。互联网平台以APP的方式,提供了非常轻、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操作的应用,比如微信。微信这样的应用背后虽然是一个庞大的软件系统,需要几十万行代码支撑,但对用户来说,就只是一个操作简便的APP。大爷大妈也能用它发红包,甚至抢红包的速度比年轻人还快。


到了区块链时代,APP还将继续下沉。区块链时代使用的是智能合约。它就像一个小程序,比APP更简单。一个APP要用到几万行代码,但一个智能合约可能只要几百行、几千行代码就能形成一个应用。


另外,互联网平台是需求端驱动的,即消费者驱动网络的运行。到了区块链时代不再是消费者驱动了,而是由开发者驱动,因为区块链是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网络。目前发展最好的区块链系统都是由开发者社区建设的。任何没有开发者社区的区块链系统,一定没有生命力。


但区块链时代为什么不是C端驱动的呢?

正如今天上午V神提出的:区块链为什么没有杀手级应用?因为它是个杀手级网络。它是由开发者驱动的网络,由供应端驱动网络发展,最后达到消费端。由此可见,区块链与互联网截然不同,在区块链上创业和在互联网上创业也非常不一样。


下面我将通过两个案例解释什么是区块链应用的终极模式。


第一个案例是今天好多演讲嘉宾都谈及的Uniswap。两个年轻人通过500行代码取代了一个需要十万或者几十万代码或者几十万行代码支撑的中心化系统。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呢?它非常有预示性和预见性。让我们看到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绝对不能通过5万、10万行代码来完成一件事。智能合约不能是5万、10万行代码组成的,只能有几百、几千行代码。Uniswap虽然有缺陷,但只要几百、几千行代码就能超越几万行代码支撑、上千人来运营的系统。


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可能预示着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通过智能合约来提供应用,而所有的智能合约就只需要几千、几万行代码。Uniswap之所以通过几百、几千行代码就能取代这么一个中心化系统,是因为区块链在集成各种技术,下沉成为基础设施方面做得最为彻底。前面我讲的分布式网络、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账本、分布式治理都成为了免费的基础设施。比如公链,无须许可,也不需要开发成本,大大降低了年轻人的成本。我们也没听说Uniswap去融资。反倒是它成功以后,资本开始倒追它。但在互联网时代,你能说不需要资本就能创业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