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是人类表达亲近和喜爱的一种方式。一个恰到好处的吻,有时能提升我们和旁人的关系,
但有时也会暗藏“杀机”
。
研究发现,一次10秒的接吻,可能会交换
8000万
个细菌,造成疾病交叉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口腔疾病等)。
生活中,有3类疾病容易通过接吻传播,平时要多留意。
接吻病又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由
EB病毒感染
引起。
而EB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同时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与感染者
共用口腔物品(如餐具、水杯)
或
性接触
传播。
EB病毒的直接攻击对象是淋巴系统
,大多数感染者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一些人可能会在感染后数周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
发热、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疲劳和脾脏肿大
。
少数情况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如脾脏破裂、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其他器官受损。此外,EB病毒与某些
癌症
如霍奇金淋巴瘤和鼻咽癌,有一定的关联。
感冒咳嗽和喉咙不适时,尽量避免亲吻行为
。因为如流感病毒、肺炎和肺结核都有一定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出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如亲吻,传播给他人。
患有口腔疾病的人,唾液或者口腔黏膜中可能含有一些致病菌,容易在接吻时传给别人,
尤其是在口腔出血或疼痛时,风险可能更高。
常见的如
牙周炎、牙龈炎
等口腔疾病,通常伴随着口臭、牙结石等症状,不良的口腔环境也会不断滋生病菌。
上述这些通过接吻传播的疾病都很常见,但也很容易忽略,我们平时要多加警惕。与之相反的是,部分大家熟知的具有传染性疾病,其实接吻时,没那么容易传播。
幽门螺杆菌因为高感染率和潜在的致癌性,一直备受大家关注。
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长时间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
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
的发生风险。
《现代预防医学》期刊根据近 20 年有关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结果,指出常见的PCR 检测技术测出口腔幽门螺杆菌呈阳性,
只能说明口腔中存在其DNA,并不能代表它还具有活性
。
事实上,口腔环境并不适合幽门螺杆菌生存,
唾液中幽门螺杆菌
数量少且活性低
,传播可能性低。所以成年人无论是接吻还是共餐,发生感染的概率比较低,相对来说,
幼童才是易感人群
,要多注意防护。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传播的方式只要有3种:
血液传播:
例如
共用注射器、刺伤或划伤的
工具
,以及
输血或通过血制品
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因此血液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性传播:
性接触是另一个常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
没有使用安全套
的情况下,或者当一方感染乙肝病毒时;
母婴传播:
孕妇
感染乙肝病毒时,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将病毒传给胎儿。此外,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
分娩过程中的接触
传播给新生儿;
正常的接吻行为通常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因为乙肝病毒在唾液中的浓几乎为0,不足以引发感染
,但在这4种情况下,感染风险则可能增高。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主要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而传播风险的高低与艾滋病病毒载量有关,
检测不到=不会传播
,而唾液中艾滋病病毒数量
几乎为0
,正常接吻并不会有感染风险。
可能会感染的情况:
接吻时,如果双方因动作激烈导致口腔大出血(鲜血狂喷那种),而恰好未感染者身上有伤口沾上了,此时可能就有血液感染风险。
和喜欢的人亲吻是一件享受的事,但在享受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双方的健康,患有传染疾病要及时告知对方,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减少传染风险。
[1] Broyles LN, Luo R, Boeras D, et al. The risk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in individuals with low-level HIV vira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Lancet. 2023 Jul 21:S0140-6736(23)00877-2. doi: 10.1016/S0140-6736(23)00877-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490935.
[2]马文飞.接吻能传播艾兹病吗?[J].公安月刊,1995(08):23.
[3]王耆德.EB病毒与“接吻病”[J].健康博览,2009(06):47.
[4]龙科言,熊文晓,赵曼羽等.幽门螺杆菌在环境和口腔检出现状及传播途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1):2107-2112.DOI:10.20043/j.cnki.MPM.20221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