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珊瑚橘
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包含视频、专栏和新节目的预告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一个人,一条枪,潜入炮楼,毙伤10人! ·  2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给伊拉克美协军配枪,美国人吃了多少回扣? ·  2 天前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  陪爸爸在边防巡逻,给孩子累哭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珊瑚橘

暴力美学观:好看的武器一定好用!因果律武器好看,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珊瑚橘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7-26 17:55

正文

内容决定形式,外观服务功能,毫无疑问成为大家的共识。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列装的武器装备除了参加实战倾泻火力,更多的作用是给潜在敌人带来威慑和压力。作为武器装备先进战斗性能的外溢,“高大上”的外观不但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更多认同感,同时也给敌人带来更强烈的震慑效果。适应作战环境的涂装可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建立在良好用户体验和人机功效的“人机合一”效应,则更能使武器装备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战斗力。


局座曾经说过:“你看它战斗性能好不好,首先看它好不好看,不好看的装备它肯定作战性能就不会好,任何武器装备都这样”。我们生在一个看脸的时代,碍于人格平等的文明,“外貌协会”带有贬义的色彩。但对于产品,“外貌协会”则代表一种更高的品味和追求。工业设计是一门统筹产品功能与外观,协调产品与用户关系的学科。上文中局座将其提升为一门“玄学”。下面我们就利用这门“玄学”来探究暴力美学中蕴含的科学与艺术。



我们不妨先从陆军武器装备说起,坦克作为“陆战之王”,被各国陆军用来攻坚破甲。二战期间,除了类似“T-34”系列苏系坦克采用扁平的椭圆炮塔、倾斜的车身正面装甲外,其他一些型号的坦克在车身和炮塔的正面装甲造型上往往存在很多垂直面,交战时坦克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正前方,当被敌方反装甲弹药击中时只能“正面扛”。而苏军坦克正面的倾斜装甲则在被击中时增加了敌方弹药“跳弹”的概率。同时,倾斜的装甲存在装甲等效比问题,增强了坦克防护性能。现役主战坦克的车身和炮塔正面装甲往往采用倾斜或楔形造型,减小了飙车时的空气阻力,想较于早期坦克僵硬笨拙的形象,显得迅捷威猛许多。


二战时期,英国“克伦威尔”坦克车身和炮塔正面装甲造型存在垂直面


英国现役“挑战者”系列坦克车身和炮塔正面采用倾斜造型


倾斜装甲显然会增加装甲迎击弹药时的厚度,一些种类的穿甲弹会利用转正效应,弹药会更垂直一些侵彻装甲,但无论如何也比垂直装甲“正面扛”好一些


二战前后出现被帽穿甲弹(APC)等新弹种,可利用转正效应(当旋转物体接触倾斜面后产生一垂直于法线的力矩,使炮弹压向装甲板造成倾斜面无法将穿甲弹弹开而被击穿的效应)增强弹药反装甲能力


民用车多采用以流线型为主的曲面冲压成型车身,拥有流畅的线条、协调的光影,以及视觉张力。装甲车一般采用多边形钢板裁切和拼焊成型的工艺,有着独特的造型风格,硬朗强势,霸气威严。汽车前脸最能体现汽车的个性化特征,是整车造型的精髓,即使遮挡住轿车的logo,我们往往也能通过观察汽车前脸布局就,分辨出汽车品牌。


而在装甲车前脸给予一些折线和线条的变化,则可增加装甲车威猛的气质。


“台风”-K装甲车前脸的折线彰显其进攻性的气质


同级别的北奔“铠甲”8×8高机动战术重卡则显得中规中矩


在与“愤怒”、“进攻性”等相关的事物中,我们很容易抽象出前脸的折线


芬兰帕提亚公司AMV8×8轮式装甲车前脸大灯采用上挑的多边形造型,给人留下“怒视”的进攻性印象


舰船作为水上浮动的工程建筑物 , 除了基本的“不沉、不翻、不断”力学特征,具有一定的战术技术特征外,同时也具有工程美学特征。一艘布置井然有序、外形高大的舰船能给人一种威武感、迅捷感和现代感,可增强其影响力和威慑力。 这里讨论的舰船外形指的是水线以上部分,舰船的上层建筑布局要充分考虑舰载武器射界、电磁兼容性、稳性、隐身性、烟流和进排气噪声、露天及航空作业、船舶美学等因素,可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主体建筑造型分析图,船舶作为一种钢制建筑物,并且安装有大量雷达和电子设备

在舰船领域“上层建筑”一词,通常是指舰船主甲板以上的围蔽建筑物。上层建筑一般布置有驾驶室、电子及武器设备工作舱室、舰员生活舱室 、作战指挥室及直升机库等。一般分为分散型上层建筑、整体型上层建筑和集成式上层建筑三种。


分散型上层建筑,各建筑在造型上呈“孤岛”式间断地布置于主甲板


整体型上层建筑,此类上层建筑从首部至尾部在造型上是一个整体


集成式上层建筑实现功能及空间的集成,是整体型上层建筑的更高级阶段

舰船比例是造型趋向完美的基础,良好的比例关系是获得船舶造型完整、和谐的基本条件。视觉线索(visual clues)能帮助我们确定物体的相互关系。邓恩曲线表示上层建筑在侧视图上沿船长的最佳分布,舰船整体视觉焦点位于船长的 1/ 3处 ,基本符合黄金比例。具有优美造型的军舰舰桥和主桅结构基本位于此处。


力线是引导人的视觉注意力并把各构型连成整体的线条。用来表示物体的结构对这个空间的压力和姿态,这种视觉中断可以给人强烈的质量感和视觉刺激,力线的指向、分布以及相互的配合可以给人不同感观,是舰船造型的重要内容。外形隐身设计日渐受到重视,为力线设计增添了新的内涵。



055万吨驱逐舰造型优美,对其侧视图进行分析,视觉焦点位于舰体总长的1/3处,舰体表面的力线都往这一焦点延伸聚拢。由于055造型线条与经典的邓恩曲线和力线高度吻合,可以基本断定该型号在设计之初就将船舶美学作为一项设计输入。


我国现役主战舰艇侧视图


法国向来毫不吝啬在其产品设计中挥洒艺术心血


“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得比较惊世骇俗


各国舰船主炮“切土豆块”的花样繁多,主炮壳体收纳内部机械机构,适当避免垂直切面,降低自身RCS值,增强隐形效果,同时考虑加工工艺与制造成本


相较于陆地、海上装备,飞行器则更加注重外形的气动布局,造型服从于气动这一核心,不能喧宾夺主因小失大。当然也存在为增强隐身效果而牺牲气动,采用奇异造型的个例,如F-117隐形战斗机。但往往外形好看的飞行器,其飞行和作战性能更好。


歼-20


造型修长尖锐的物体往往给人带来速度感,而简短粗钝的造型给人稳定感。协和式客机翼身呈现尖锐姿态,像一把箭头直插云霄,普通客机机翼后掠角则小很多。飞机提高超音速飞行速度,往往选择大后掠角、小展弦比的机翼造型,以降低飞机的激波阻力。


可变后掠翼的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B-1B,亚音速巡航和短矩起降时,机翼呈“展开”姿态,此时飞行速度不高。


B-1B在超音速飞行或突防时机翼“收拢”,使用大后掠角,提高飞机的加速性能和高速飞行能力。此时飞机整体呈尖锐的造型,给人以速度感。


当然因果律武器是一种除却常规武器和非常规武器的第三种存在,人们对其作战效能啧啧称奇,但对其真实面貌知之甚少,在这里就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军工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设计输入,过度重视产品的可靠性,而忽略了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批以北方工业、中航技为代表的我国军贸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狗大户们”对装备外观和性能的挑剔,“傻大黑粗”的装备入不了“狗大户们”的法眼,走低端路线打价格战的老路子越来越行不通。这些企业只有突破产品同质化瓶颈,提升产品档次,优化用户体验,才能扩大品牌效应,在国际军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温馨提示: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但必须确保是原创首发。

~“局座召忠”是张召忠教授亲自开办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免费阅读,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末广告是腾讯平台配送广告,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的每一次点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收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