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看到成绩那一刻的心情,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敢相信了。401,看到这个数字,我知道过去几个月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现在想分享下备考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帮到更多考研的同学们。这篇经验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我会以时间轴的形式分享我每个备考阶段中的经验,再推荐公共课的辅导书,最后是我个人的小心得,包括作息时间,心态调节等。
由于我是跨考,从金融跨到语言学,跨度较大,因此这三个月中,我把专业课的书粗略地看了一遍,做了简单的专业课笔记,同时背英语单词短语等。对非跨考党,专业课不用开始这么早,从背单词入手,再做些早期的阅读题就可以了。
主要任务:
1.英语(单词,语法,阅读)2.专业课
单词:
背单词要贯穿备考始终,我在6月之前集中时间背单词,之后每天早饭前复习半个小时左右,以及在零散时间用app复习,像百词斩,知米等都可以,我用的是知米。
语法:
我是跟着视频课来学的,主要学习了长难句部分,我个人观点是认为语法不用系统来学,能应付阅读中的长难句既可。毕竟还是以应试为主,深入学习可以等考试结束后。
阅读:
我做的是考研英语黄皮书,做的方法是先做一遍,不要对答案,再逐词逐句翻译(最好要落实到纸上),接下来修改答案,最后对答案并研究错题。虽然这个做法慢一些,但学得比较扎实,可惜后来没有坚持住,最后阅读题没有做好,得分比预期的要低了。
专业课:
专业课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规划好每天复习的量,对于文科来说,一份高质量的笔记,在最后冲刺时能很好的帮助复习。我的笔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逐章逐节,包括各个知识点的笔记。我觉得跨考党需要这样详细的笔记。另一部分是每章的思维导图,这个比较简单,只写出知识的框架,便于后面的复习。
主要任务:
1.英语(阅读,新题型,写作)2.专业课第二遍 3.政治
阅读
:和第一阶段一样,按部就班的完成每天制定的任务。这时由于落实纸上的逐句翻译比较耗时,我就没有每篇文章的翻译都写下来了,只把长难句和答案分析一下,再多读几遍文章。
新题型:
我是跟着视频课程学,主要掌握答题技巧,我用在新题型上的时间不多,跟着老师做了一些练习。17年英语一的新题型简单,后来对了答案,完型和七选五都没有错。
写作:
可以买本写作书适当积累词汇,句型。有些老师说考研英语写作是反模板,考生应多背范文,但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尤其对于备考时间比较紧张的同学,背范文对我们的帮助不大。你试想下,如果题目是你背过的类型,你未必能默写得和范文一致,而且背熟范文需要很多时间。如果没背过的,你会在考场上懵掉。而且到了后期,很多提倡背范文的老师会纷纷出作文模板书,可见背范文对很大一部分同学起到的帮助很少。关于写作在后面我会详细说。
专业课:
进入第二遍的复习,这时就是形成知识体系,以及开始做专业课真题了。根据专业课教材的目录进行新的整理,也可以在之前画的思维导图上补充修改,这样专业知识的框架就建立起来了。专业课真题也要多做几遍,总结出常考的重点章节。在10月份我开始专业课的背诵,做好规划每天背诵多少,一开始我直接背书,等到11月以后基本我就拿笔记背了 。
政治:
我的政治从9月开始复习,学习一章精讲精练,做课后习题和1000题对应的内容,像马原,毛中特和其他比较难懂繁琐的章节,我听了肖秀荣老师和新东方腿姐的课。1000题我刷了两遍。政治我认为最后出的模拟卷含金量大,像四套卷八套卷一定要背熟,这样到考场上才有话可写。
这时我适当把重心放在背诵专业课和政治上,留给英语的复习时间有点少,文科的同学会发现背诵量很大,之前做的专业课笔记可能会帮到你。 这里我有一个背诵的好方法,先背诵专业知识的框架,再背具体内容,把具体内容逐渐填充到框架中。这样最后能做到把一本书背下来。
政治在这一阶段,找类似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提要,或者风中劲草这种总结知识点的书进行背诵就可以了,这时有一些模拟试卷已经出了,把选择题多做几遍,大题多读几遍。
英语就要按部就班复习,反复做真题,重点做阅读,我个人认为模拟题没有做的必要。同时要总结做错的题,找出题目的答题规律,有些辅导老师会总结出来,可以找课程来学习。
大量背诵,这个时候我除了做英语题目,政治选择题之外,其他的时间都用来背诵。
政治:
很多机构会出考前点睛视频等,其实大多没时间看了,我就直接背了讲义。腿姐的政治知识点总结的很好,我都打印下来背了。这一个月,背的东西特别多,每天都背到头痛。
专业课:
这时我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有的专业课问题背不熟,关于专业课背诵,我尽量一边背诵一边默写,会加深印象。
英语:
英语写作是我遇到的难题,当我模拟写作的时候,发现我还是对作文无从下手,我想有两个原因
所以我毅然选择了背模板的方法,我开始自己整理模板,但又有新问题,毕竟自己能力有限。自己整理的模板多数是一个个句型,用它们写出的作文很僵硬,模版化明显。
最后我在网上找到了考研研学姐公众号:考研研学姐(ID:kaoyanyanxuejie)在上面找到了研学姐的模板,最开始也想过这份模板是否能帮助到我,但是等到收到了模板,很流畅,用词经典。有一份适用积极话题,一份适用消极话题。中性话题也可以用,老师还会赠送小作文的模板。
而且每校每人只有一份,所以不会“撞模板”。如果还不放心,可以请老师帮忙修改其中的几个句子。自己练习模板的外教老师也会帮忙修改,可惜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只练习了几篇。这样在考场上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构思作文,节省了许多时间。最后我的英语大小作文分数加在一起23+吧,我是真心感谢研学姐。
考前的最后几天,翻看整理的笔记,读一读各机构的押题讲义,就可以上考场啦。考试期间多注意饮食和休息,去外地考试的同学提前买好车票和订到合适的宾馆,两天的时间过得特别快。
这里我只推荐公共课的辅导书,至于专业课,学透指定教材,有时间可找其他版本的教材或者论文进行延伸学习,多研究专业课真题我想也就差不多了。
英语:《考研英语黄皮书》(我买的是试卷版,共三本)、《恋练有词》——朱伟、《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江涛、《考研英语长难句解密》——何凯文
我的英语辅导书买的比较少,很多都直接打印讲义来看。
政治:《精讲精练》、《考研政治命题人1000题》、《命题人知识点提要》、《命题人时事与政策》、《四套卷》、《八套卷》。
以上都是肖秀荣老师的书,我是肖老的粉丝。还有其他的书,比如《风中劲草》、任燕翔老师的《主观题答题技巧》、还有后期出的各个机构和老师的模拟卷我全部都买了,也就不一一写出来了。
尽量多与目标学校的学姐学长交流,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也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要和研友多沟通交流,遇到不会的问题互相探讨,在备考艰难的时期互相鼓励。
备考中的焦虑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保持好的心态也特别重要。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啦,焦虑的时候,我就去慢跑,或者做做瑜伽,就没有那么烦躁了。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去跑步。此外常常积极的暗示自己,告诉自己不管面对怎样的难题,都会轻松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