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万国觉醒》
作者 | 鳗鱼
去年SLG市场的格局悄然生变,而莉莉丝的《万国觉醒》似乎依然独占一条细分赛道。
6年前《万国觉醒》在海外上线,此后凭借着「自由行军」「千人同屏」等玩法特点吸引了全球超过1.6亿的玩家。庞大的玩家群体也造就了游戏内独特的团战体验。
前两个月在游戏内的一场战役中,单是一个晚上就爆发了400亿击杀,至今《万国觉醒》带来的爽快体验仍然是独一
档。
来自玩家的认
可反映到游
戏的市场成绩上。根据AppMagic的数据,《万国觉醒》位列去年出海榜的第12名。令人感叹的是,后续ROK-like引来了不少游戏产品的模仿甚至是换皮抄袭,但至今为止《万国觉醒》依然稳居这条赛道的首位,依然未被其他ROK-like产品超越。
玩法创新促成《万国觉醒》在SLG中的特殊性,前段时间游戏内进行了一次顶尖玩家之间对抗,便把游戏特色淋漓体现出来。其次在过去6年来,《万国觉醒》也紧跟玩家的游戏需求进行持续迭代,靠新颖的内容来满足玩家。
那么玩家对《万国觉醒》的热情是否有在随时间消退?《万国觉醒》作为SLG赛道中特别的存在,现在又做了什么改变来贴合市场?
「顶上战争」最出圈的一次,全球最爽的团战手游
如果要问怎么样才能体会到《万国觉醒》的魅力,那么参与KvK
(Kingdom vs Kingdom)
想必是最直观的方式。
KvK是《万国觉醒》中最核心的玩法。它指的是区服之间的匹配战斗,多个王国同时下场比拼,每次都会出现「千人同屏,万人同服」的场景。过去游戏的KvK体验进行过多次迭代,比如早些年「失落之地」开放了分线系统,再到后来提出限制王国报名KvK的最大人数。目的都是为了在保留玩法特色之余,还能保证玩家的对战体验。
「人数众多」可以说是KvK的玩法特色。当中要数顶尖王国之间的KvK最具观赏性,这在往年也被玩家称之为「顶上战争/顶上之战」。
甚至有《万国觉醒》的玩家表示「没打过顶上之战的不算玩过万国」
,得以窥见这类对战对于游戏体验的重要性。
想要搞清楚为什么《万国觉醒》能够维持热度并居高不下,或许在「顶上战争」中就能找到答案。
在上个月,《万国觉醒》就刚刚结束了一场「顶上战争」KvK。其中参战王国16服、41服、8服和21服都是老牌的顶尖王国,因此这场KvK更是顶上战争中的天花板,格外受到玩家的关注。
连游戏官方都在为这场「顶上战争」造势。去年《万国觉醒》在抖音上为此推出了30万奖池的创作者激励活动,目前抖音话题#万国觉醒顶上战争#累计接近9000万次播放量,其中知名KOL呼叫网管的复盘总结视频获得接近30万点赞,推动了这场对局的破圈。
这场「顶上战争」在正式爆发之前就充满了火药味。
各大王国从一开始的前置活动阶段开始大手笔地投入,并纷纷发布内部邮件表示出要死战到底的决心。以16服为例,其王国邮件中提到「这一届,没有“败”这个选项,要么赢,要么死!」。在后续更是持续加大备战投入,首次拼箱就累计有超过150个黄金宝,而每有大佬氪金1个648礼包,联盟里的每位成员都能领取一个联盟礼物作为战略储备。
到前置活动第二阶段结束的时候,16服里个人战力上亿的玩家已经超过了300名。up主导游老潘在围观战况的时候更是感叹道「我闻到的都是金钱的味道」。
「T5」指最高阶兵种
在后续会战中,参战玩家更是直观感受到了独属于顶A王国之间才会发生的碰撞。比如在对战时,41服的指挥就喊道「所有人不要拉扯,这场战役没有拉扯」。有玩家表示,在顶级对战中就必须采用这种不计战损的战斗策略。后来在玩家社群里,更是有游戏号主向代练反向收费,为的只是让代练也有机会下场体验一把。
参与这场对战的玩家从头到尾都抱着all in的心态在进行游戏。在围绕皇庭开展争夺的当晚,多方势力先后集结了一个小时,参与皇庭战斗的玩家已经超过了3000位。最终皇庭由16服拿下首次占领。有玩家透露,一名16服的高战力玩家在战斗过程中明确表示「我不要战损,我只要胜利」。
这次「顶上战争」的官方直播还请来了海外YouTuber伊原ihara担任飞行嘉宾解说。她在复盘关卡四的战斗时提到,虽然对战过程中只集结了两个阵营,也就是三个国家的人数,但这在国际服已经相当于规模更大的皇庭之争。包括后来在结束皇庭之争之后,双方仍未立马分出胜负,她也认为对战的焦灼程度要比国际服更甚。
于是这样的盛况同样引起了海外玩家的关注。包括像Brian Kuh、Apocalypce Gaming等YouTuber都自发地倒时差直播观看对战实况。
最终胜利由16服拿下。
根据对皇庭之争的数据统计,16服的将近2300亿,阵亡数超过9亿,都是断层第一。在后来荣誉榜上,来自41服的玩家KingC同时位列治疗、击杀、阵亡排行榜前三,其在战斗过程中的战力高达10亿,但仍未帮助取得胜利,可见一路下来对战的激烈程度。
这场「顶上战争」背后映射的其实是《万国觉醒 》长期积累起来的玩家生态。
比如这次在战场上针锋相对的41服和16服曾早期一度成为过盟友。据记录,2021年在K2赛季A组之争中,当时41服首次站上国服最高舞台,与16服和1服共同作
战。期间8、10、17、18服曾利用地形合力围剿16服,一度将对方逼入绝境。但41服最终利用战术
破解了对方的夹击和封锁,最后携手盟友占领皇庭并取得了胜利。
后续16和41服产生恩怨,但一直没有正面对抗过。而且因为双方都是实力顶尖的王国,玩家们总不间断会拿双方进行比较和讨论。而在这场「顶上战争」之中,双方积攒2年的资源一次性消耗完,数年来的恩怨也暂告一段落。
从「顶上战争」中可以看出,《万国觉醒》之所以能够长青运营,首要的当然离不开特色玩法。游戏为玩家们的交互提供了表演舞台,千人同屏的设计更是容纳了更大量的玩家,把SLG玩法中的激情和热血进一步放大。
长线运营也离不开玩家生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玩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带来了宛如战场外交的体验,才让玩家与玩家之间、王国与王国之间的交互得以长期持续,而不仅仅停留在一场KvK当中。
跨越距离,直面全球玩家
在卷成麻花的SLG市场中,《万国觉醒》想要实现长线运营显然是离不开产品精细耕耘的,细心的玩家会发现,《万国觉醒》近年比以前愈发
「
听劝
」
了。
以24年为例,《万国觉醒》一口气就端上了「重制计划」「统帅重置」等重大产品调整,收获了海内外玩家的一致好评。
从目前的结果上看,可以说《万国觉醒》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长线运营的决心和诚意,尊重玩家需求,解决玩家诉求,从玩家视角出发去做产品调整,是一条公开的显而易见的捷径,既不新鲜也不算特别,然而实践的难度却很大。
「
左右互搏
」
的玩家需求,
「
违背设计初心
」
的平衡调整等,让显而易见的事情变得困难。
当闭门造车行不通,《万国觉醒》的解题思路是——走出去。去年《万国觉醒》的发行团队拉着研发满世界跑,去美国、越南、德国等地举行玩家见面会,让策划直面玩家,去现场倾听玩家的心声和建议。
通过听取玩家反馈和不断调整内容,《万国觉醒》得以在变化过程中更加贴合玩家的需求。
最能让玩家直观感受到变化的是美术和性能上的变化。
美术方面上,《万国觉醒》在玩家反馈饱和度、配色、建筑辨识度等问题基础上,做了针对性修改。
在性能方面,游戏主要针对画面帧数进行了优化。千人同屏的考验不小,难免会有「卡成PPT」的时候。而今年《万国觉醒》将画面平均帧率提升了46%,操作延迟降低了50%,还上线了自选参数系统,为玩家设备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