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12 小时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  12 小时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  23 小时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  23 小时前  
自然资源部  ·  自然资源部2025年生态文明大讲堂第一讲开讲 ·  昨天  
自然资源部  ·  自然资源部2025年生态文明大讲堂第一讲开讲 ·  昨天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昨天  
湖北生态环境  ·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  昨天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春佳节 ... ·  3 天前  
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春佳节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他给全球人才发工资,又一个万亿美金赛道 | 行业智慧答案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20 21:57

正文


内容来源 2024年12月28日,笔记侠举办的“第五代企业家互生论坛暨柯洲和他的创业者朋友年度演讲”案例系列。

责编 | 永安王 排版 | 萧瑟
第8794 篇深度好文:4695字 | 10分钟阅读

《第五代企业家·行业智慧答案》系列:

洄游科技

笔记君说:


2024年一系列【年度演讲】已经落下了帷幕。


刘润、任泽平、萧大业、崔璀、雷军、柯洲、吴晓波、罗振宇等IP先后登台,并都在视频号同步直播。经统计,在所有的视频号场观数据中,罗振宇视频号以920万人遥遥领先,柯洲创业圈视频号超300万人紧跟其后,排名第二,吴晓波频道、雷军、刘润、泽平宏观视频号分别以200万-280万区间场观位列前六。


自2022年起,柯洲年度演讲到2024年已是第三届,柯洲和“新商业服务平台”笔记侠全新定义了基于全球化、数智化和智慧化的第五代企业家。


以下是已发布的演讲案例,分享给大家:


49个人用众筹模式,业绩破20亿|行业智慧答案

靠7个字,7年都是第一,GMV超百亿|行业智慧答案

另类!不投一分流量,复购率行业最高|行业智慧答案

她的民宿,为什么上了新闻联播?|行业智慧答案

这家不卖书的书店,却让100万孩子受益一生|行业智慧答案

两次负债千万,如今做到了全球社交|行业智慧答案

产品市占第一,在微生物史留下了它的名字|行业智慧答案

环境越来越差,他却越来越好|行业智慧答案

有了AI同事,猎豹傅盛也得去一线|行业智慧答案

有的员工翻8倍收入,5年内要给全员分1亿|行业智慧答案

从濒临倒闭,到一直盈利,她只用了4个月 | 行业智慧答案

行业寒冬,他的团队却3年连涨,绝了 | 行业智慧答案


上海洄游科技是国内首家跨境灵活用工平台。通俗来说,就是协助企业完成薪资发放和个税管理,统称薪酬管理。

在这个方面,美国有一家公司叫Deel,做的很成功,3年内做到3亿美金的营收、120亿美金的估值,是10年内同行估值增速最快的企业。

张强相信:未来,薪酬支付将会是一个万亿级美金的市场。



但是为什么张强做这件事情会有机会呢?张强在这件事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思路?


一、薪酬支付的客户都有哪些?

我来具体说明一下, 洄游科技的客户群体有三类:

第一类是成熟的中资跨国企业和中国品牌出海企业, 行业范围涵盖跨境电商、出海营销、国际物流、泛娱乐出海等;

第二类是在大陆有用工需求的境外公司;

第三类是为境外企业提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的外包服务商,他们负责把中国劳动者推广到全球。

张强是一个i人,他天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行业未来演变的观察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行业的机会和痛点。


有什么机会,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这是因为他观察到, 在国际上 非牛体组织 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了。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人力资源在国际上存在竞争优势,比如IT人员,美国的人力成本与中国之间存在3-7倍价差。大家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力资源的洼地,比如在有同样能力的条件下,大家更愿意找中国的工程师。

疫情加速了居家办公,涌现了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为某个企业的某个目标、岗位职责提供专业技能的服务,线上办公就业理念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跨区域管理、跨国管理,在以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目前,在技术加持下更加方便。


其实在国内的跨境公司也有类似需求。

以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一定是先安营扎寨,先设子公司,但是在今天,这种投资方式属于重资产投入,风险太大,并且现在市场环境变化太快,一旦市场不好,沉没成本很高。

所以现在外资企业进入新兴市场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假设有一个欧洲品牌想进入中国市场,会先在中国招聘一些兼职人员,做一些线下产品销售,试试水,如果效果不错,再匹配全职人员,逐步拓展。这比投入一笔大钱租赁场地、装修等等,成本小很多。

这些现象发生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类正在崛起的商业组织。


这类组织是以任务为导向的组织,既保持组织的灵活度,又保持组织的凝聚力,这叫做“非牛体组织”。


非牛体,是“非牛顿流体”的简称。“非牛顿流体”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这种物质同时拥有固体的一些特性,比如坚硬,还拥有液体的一些特性,比如灵活。


目前,有很多web3.0、AI公司,以及美国的Deel都是这种组织。当前,Deel公司几乎将所有的服务都外包,从比例上来讲,可能只有1%左右的核心高管是全职雇员。这家公司当前全球有3000多人,可能只有1%,大约30人左右,是全职雇员。

他们公司主体签约的劳动关系,是核心的一些职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些互联网企业、偏服务型的公司与员工,更能够接受这样的工作形式。


非牛体组织作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其实都源于三个大背景。

第一,外部商业环境竞争,日趋激烈;

当外部商业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会导致企业主动或被动的,需要变得更加灵活,要降本增效,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举个例子,过去,一些商超卖场里面有很多促销人员,原来他们会签署劳动合同、固定工种,然而现在随着外部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被迫降本增效,不得不将雇员零工化,很多固定工作人员被迫成为“零工人员”, 内部人才外部化。

并且,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这部分企业让自己的职能中心越来越小,把一些可外包业务范围,变得越来越大。

第二,全职和兼职人员的共同雇佣,是一个大趋势;

国内一些35岁以上的IT技术人员被裁掉以后,怎么办?可以为国内的外包网站服务。数字移民实现了工作形式的灵活性和个人发展的自由,换了一种“活法”。

比如比较火的数字移民职业,包括自媒体运营、创意设计、技术开发、数字营销、在线教育、平面设计师、内容创作者等等。

数字移民越来越多,2022年,全球数字游民数量已达到3500万人。2023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游民和潜在数字游民人数大约在7000万到1亿之间。预计,2035年,全球数字游民的数字会超过10亿。

全球商业分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细,有利于大规模化协作。

第三,员工与雇主的工作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从员工端来看,过去大家都希望能有铁饭碗,如果铁饭碗被打破,那就得签个劳动合同才有保障,或者说心理上才能够满足。

现在,已经从要求“铁饭碗”的工作这样的外部保障,到逐渐变成灵活用工式的自我保障,从外部营造的安全到自我创造的安全。

而从企业端来看,欧美有很多初创型企业,即便只有一个从0到1的商业设想,他们就会开始找外包服务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才,而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换句话说,当前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选择外包服务来降低自己的固定支出,是因为公司的业务可能会频繁调整,所以为了避免产生长期固定成本,以及便于未来业务的灵活调整。


因此,未来的商业组织在面临更加严峻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时,会反过来要求自己变得更加灵活,以任务目标为导向,朝着 “非牛体组织”的方向演变。

张强看到了非牛体组织的演变,看到了企业想做要做。但是,要做和做好从来都是两件事情。


其实,选择非牛体组织的实施,只是看起来门槛越来越低,但对于核心管理层而言,对管理的水平要求更高,必须要非常懂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设计和成果拆解;


管理层必须要非常懂自己的业务,确保能把每一个环节、流程拆解下去,把大项目拆解成一个个的小项目。


举个例子,一个品牌要运营、要发展,基层员工可能是对一个具体的指标负责,管理层一定要能够拆到指标层面上,一定要拆到可量化的层面上,可能是知名度,或者说粉丝转化率。 一定会有具体的拆解指标,能够让管理层定量考核。


过去有很多业务,之所以做外包失败,或者说结果不满意,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管理者自己没办法评估。


对这种组织而言,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管理者自己不懂业务、无法拆解指标,就很难打造这样一个组织。


· 激励分配、组织牵引力和文化塑造。


因为雇员平常不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组织一定要有很好的愿景使命,以及文化氛围来去牵引大家、凝聚大家。


当组织内有配套的激励机制和未来发展的使命愿景驱动,这样的组织一定会越来越好。


Deel 提出一个观点:for future HR (未来的人力资源) ,尽管这家公司采用的是灵活用工的方式,但是人员流失率很高。为什么?因为 KPI 的考核很重。


他们招聘的工作是怎么做的呢?


一方面,在招人的时候,公司会描绘一个场景,你可以拿着一台电脑在沙滩上度假的时候办公,也可以在滑雪的时候办公,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地方办公,你想休息就休息,全年随时可以调休,可以休息。


场景的描绘吸引了一批人。 但当你进去以后,会发现公司内部的 KPI 很重。


对工作结果的衡量标准,定义要清楚,要足够清晰,这是非牛体组织必须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因此,非牛体组织对创始团队的战略能力要求更强,需要他们能够搭建目标体系、激励体系和评估体系,然后配套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如何打造非牛体组织? 张强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更多企业让组织流动起来, 起来。


二、薪酬支付的痛点从哪里来?


有了非牛体组织的理论基础,张强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往前探。


在这次创业前,张强做的就是跨境支付公司,他发现工资支付是一个产业问题,只有少数像500强这样的公司会帮助员工完成扣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跨国员工工资都是由第三方代缴代发,员工的个税都需要自我申报,但总会有员工忘记申报,从而存在一定税务隐患与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12 小时前
电商技术每天分享  ·  淘宝详情页服务器双图技术
12 小时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23 小时前
调研纪要  ·  中国拟调查“苹果税”
23 小时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姑娘,请远离你身边的负分男
8 年前
钱币圈  ·  孙像开国纪念币之下五星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