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神雕侠侣》
2018年10月30日晚,一代大侠金庸先生告别了我们。这位江湖的设计师与阿里巴巴有着不解的渊源。
在阿里我们给自己起了独一无二的
花名
,在一次次的“行侠仗义”中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我们聊着风清扬、逍遥子……郭靖、双儿、曲洋这些大侠可能随时会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出入“摩天崖”“悦来客栈”“光明顶”命名的
会议室
……开会时颇有华山论剑的味道。连我们上的
厕所
都叫“听雨轩”和“观瀑亭”……金庸小说里达摩院是少林寺最高等级的武学研究机构,我们也有一所“
达摩院
”,它有可能是“中国人创办的世界最顶级的科研机构之一”。
我们的
价值观
从“独孤九剑”到“六脉神剑”,名字都取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阿里的
领导力秘籍
更是被命名为“九阳真经”。
和很多同学一样,马老师也痴迷武侠小说。马老师曾经这样谈到金庸:“刚创业的时候,我们18个人都特别喜欢金庸的小说。金庸的小说充满想象力,充满
浪漫主义和侠义精神
。尤其是侠义精神给我个人的影响非常深,
对阿里巴巴的文化影响也非常深
,我觉得男人一定要看金庸小说。”
马老师与金庸先生于2000年在香港首度见面。金庸先生在纸上为他写下“多年神交,一见如故”八个字。
金庸先生来杭州,为的是应马老师之邀主持“西湖论剑”。2000年9月10日,第一届西湖论剑在杭州举办,主题“新千年,新经济,新网侠”。
在阿里的照片库里保留着这样一组老照片——
马老师撰文悼金庸:若无先生,不知是否会有阿里
今天下午,
马老师在微博上撰文悼念金庸先生,回忆两人因一侠字结缘半生,阿里以金庸所描绘的少年心、英雄梦而创立,并愿金庸所推崇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溶入阿里血液。
附马老师微博原文
只因一个“侠”字,结缘半生。
先生其文也大,其人也真。我爱先生之文,爱它侠肝义胆,光明涤荡;我爱先生之人,爱他儒雅敦厚,赤子之心。初见先生,我如话痨,一人絮叨三小时,先生只笑着听,此情此景,如在眼前;此情此景,再难重现!
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
要有,也一定不会是今天这样,几万人一起痴痴颠颠——创业,便要做别人做不得之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胆相照至死不渝……
只因先生这样写这样说,我们便这样信了,便这样做了。
一群有情有义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之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言既出,此后经年,去挑战,去抗争,浑身是伤,屡败屡战,忍别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别人不愿成之事,唯不愿忍江湖不平正气不彰,少年心,英雄梦,惟愿我们能如先生书中侠客,以肝胆豪情行走于这天地之间。
了却侠骨柔情,快意江湖恩仇。
先生含笑,已然远去。
先生赐字“天行”于我,学生终身铭记;“信不能弃”的告诫,一刻不敢忘;郭靖、黄蓉、行癫、逍遥子、奔雷手、苏荃、语嫣……满满十五部书的花名,托先生之福,常在思过崖行走,在摩天崖争辩,在光明顶见客……
正直,情义,担当,洒脱……我们努力活出先生教会我们的模样。
惟愿,家国情、侠客梦、浩然气,融入阿里血液,化为百年精神……变成先生留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种遗产,走完102年。
望先生,九泉之下首肯。
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侠者已逝,来者当追,江湖路远,侠义长存!
马云10.31.非洲
清秋时分浊酒一壶,
挑灯看剑回望人海起落,
扬帆与岁月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