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男读者关于生活意义和男人应如何努力的问题,通过管理层和实控权的角度探讨了地位和实控的区别,强调了态度是目的还是工具的不同视角。文章指出男人爱面子的心理是浮于表面的行为,真正重要的是把握事物的本质。最后建议读者在面临问题时关注微观世界。
作者在面临问题时强调应关注微观世界以找到解决方案。
我从来不做情感博主,
但总是有人来问我情感问题。
那天我聊天机时,明明讲的内容和情感半毛钱都不搭界,结果有个读者,一条接一条的留言诉说自己的情感经历。
太长了,我给总结下就是,他以前挣钱远比媳妇多,所以活得很有家庭地位,很有面儿。
后来被裁了,再去找工作,收入没法恢复到以前了,现在是
媳妇挣得比他多,成天给他脸色。
作为一个男人,他活得很糟心,他看了那天的内容之后,问了我一个挺搞笑的问题。
就是说,即便他做完了那四部分,变成一个超人,回头不还是便宜了他媳妇么?
说穿了就是,他觉得人间不值得。
人间都是小人,都是势利眼,他曾经站在高台上过,就算现在被我的方法给捞出坑,再次回到舞台上,他也心寒。
因为他觉得,人这玩意儿,没一个有良心。为了这种世界,不值得。所以他当下的状态是心灰意懒。
他想要问我的问题是一个情感问题。
他想问我,难道我就没有觉察过这个世界其实是人间不值得么?
如果我觉察到了,那么请我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回答他,一个男人,到底应该为谁努力?就为了获得这些虚伪的艳羡,以及失意后的落井下石?
很有意思,我破个例,我来扮演一回情感博主,因为我觉得你的问题不止一个男读者有过,只是人家没你这么好意思问出来。
那么我来告诉你,我的想法。
我的想法就是你肯定没看过一本书,叫《围城》。里面有个主人公方鸿渐,在100年前,发生过和你类似的遭遇。
你和他的观念很像,你们
理解的人生就是背后受罪,全为人前显贵,男人嘛,活个面儿。
你这种大哥范儿的想法,在男人里面还是很普遍的,但是有件事你没理解。
地位和实控是两码事。
一家公司,站在员工的角度最有地位的是谁?
是管理层,因为管理层直接决定着他的绩效考核,决定着他的升迁去留。
面对一个基层员工有时候CEO的话都不如他的组长好使,这就叫县官不如现管,更别说董事会。
但实际上,公司的实控者是管理层么?不,是董事会。
董事会拿着百分百的实控权,在员工面前并没有什么地位,为什么?因为没有参与。
俗称资方就不认识那个员工,那个员工也不认识资方。
你想象一下,一个外地来的富豪游客,和一个本地村长,在村民眼里谁更有地位?
当然是后者。因为前者再有钱,和大家没有交集。
所以地位实际上是什么?
是你深度参与和他人协作的游戏时,别人对你的态度问题。
那我问你一个很本质的问题。
态度到底是目的还是工具?
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答案。
你可以觉得态度是目的,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为什么要有钱,因为要显摆。
人会这么想,其实是因为
你和大家的关系太紧密了,你没有把自己抽离出来。
抽离出来之后,你也可以觉得态度是手段。
比如站在资方的角度,他并不关心地位,因为
获利才是目的,实控才是目的。
资方不会介意谁来当管理层,资方介意的就两件事,一个是增值速度,一个是资产安全。
在这两者确保的前提下,所有员工都无视自己亦无妨。
弄清楚这两种角度的区别,你再去观察一个场景。
比如饭局。
一群男人坐在一起,最容易发生什么?
喝酒吹牛皮。这就叫男人好面子。
一群女人坐在一起,最容易发生什么?
攀比,这就叫女人爱慕虚荣。
可这些只是表象,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男人是把面子当工具,有些男人是把面子当目的。
比如一个小老板,做工程项目的,他花钱买辆豪车是为了接活儿,他处处强调自己有钱,也是为了接活儿。
因为他需要背书,否则他接不到活儿,人家怕他做一半跑路。
这就叫把面子当工具,人家为的是生意。
可有些人,真像项羽一样,把面子当目的了,放着关中不要,愣是跑回了四战之地徐州。
这是核心问题。
如果你把面子当成了人生的目的,把别人对你的态度当成了人生的目的,那么对不起,不是人间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你追求的这件事本身,就是纯扯淡的。
很多人可能这辈子都不是资方,但是我建议你们依然要具备资方视角。
因为资方视角更接近商品社会的实质。
只要钱都是你说了算,只要钱在快速变多,哪怕全体员工没有一个人认得你,重要么?
你觉得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他会不会成天拉着高拱、张居正、严世蕃团建喝酒吹牛皮,说,你们知不知道,谁是大哥?谁有钱?谁最牛?
他会不会一天到晚干这个?
不会。
因为这事儿距离事物的本质很遥远,这事儿只是浮萍,不是根。
严嵩再牛,再成天喝大酒吹牛皮,嘉靖说他不是首辅,他也就只能告老还乡了。
嘉靖要的是这个,这个才更接近本质。
所以你这几十年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周围的世界怎么你了,而是你始终围绕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活着。
这个错误,很多男人都会犯。
女人好虚荣,男人爱面子。
面子是假的,你说了不算,一切面子都是没有根基的浮萍。
所以你来问我的想法。
但问题在于,我就不可能经历你所经历的这些曲折的情感路径。
因为我年轻时就不会朝这个方向去想,更不可能以这东西为目的做事。
你理解的世界是谁给你面子了,谁不给你面子了,而我即便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是谁适合做什么,谁不适合做什么,谁要什么,谁愿意放弃什么。
换句话说,即便我年轻时,看待世界也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谁可以用来干嘛,谁适合干嘛,谁想要干嘛。
然后我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因为系统是我的。
你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一直以来,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系统,你是在人家搭建的系统里混来混去,你总是关注你在人家的系统里面是有体面的还是没体面的。
那你遇到无穷无尽的解不开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因为你距离实质非常遥远,你浮在表面,甚至连根系都没有摸到。
所以我一直建议读者们,不要身陷游戏看游戏,你一辈子都看不明白的,你也走不出来的,因为你把路给走死了。
把那天的四个部分看完,你应该体察到,咱俩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一样。
你看到的世界是连续的,我看到的世界是离散的,你看到的世界像一部电影,我看到的世界像幻灯片。
所以你有很强的代入感,真实感,我有很强的出离感。
打个比方,就像面对同一个镜头,如果是电影,你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因为你看起来它是连续的,是真实的,是给了你强烈代入感的,于是引发了你的情绪。
而我可能坐在你身边,我却笑场了。
为什么我笑场了?因为我看到的是幻灯片,是慢动作,是破绽百出的,我怎能不笑场呢?
换言之,你入戏了,你迷失了,而我,才是那个身在局外看戏的。
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在宏观世界,而在微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