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战国 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不仅博学多才,同时也具备高超的政治才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楚国贵族集团为了维护私利,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原本年轻得志的屈原,因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渐渐被楚怀王疏远。
他徘徊在汨罗江畔,只能用诗歌来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和对祖国深深的担忧。最后投江而亡。
02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秦桧为了了一己私利,和金人议和。在战况千钧一发之际,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矛盾日益激烈,最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害死。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
0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明 于谦
明朝的于谦,是一名廉洁正直的好官。平反冤狱无数,救灾赈荒,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百姓免遭蒙古的野蛮统治。但英宗却对他怀恨在心。
后来英宗复辟,趁机以“谋逆罪”,诬杀这位民族英雄。
0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 林则徐
林则徐是清朝的民族英雄,嫉恶如仇,虎门销烟。虽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
他忍辱负重,于1841年7月被发配到新疆伊犁,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满腔愤怒,写下此诗。
0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
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抗金,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85岁那年,陆游一病不起,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06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 辛弃疾
辛弃疾21岁,参加了抗金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他一生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此词便是闲居失意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