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青衣
来源:读者
ID:duzheweixin
年底最火的话题,应该就是年终奖。
近日的《吐槽大会》上,李诞以老板的形象,再现了每年年末给员工“画大饼”的情景。
去年一张“画出来的大饼”,今年又是一张“煎饼”。
漂亮话说来说去,就是为了逃避发钱。
网友们纷纷评论,感同身受,扎心了。
“都2019年了,2018没发的年终奖,还会远吗?”
前段时间,网上曝出美国一家公司“年终奖人均130万美元”的消息,消息刚一出,就在朋友圈炸开了锅。
这家名叫Juul的电子烟公司,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子烟,坐拥七成市场份额,毛利高达75%。
它的老板说,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于是出手就是20亿美元,发给1500名员工。
年终奖的发放态度,是检验老板的最好标准。发不发,发多少,怎么发,最能见公司的格局。
公司怎么样,发次年终奖就能知道
这两天,“玩命才能拿年终奖”事件引发热议。
重庆一家公司忽发奇想,要求员工去某景区玩惊险项目:
所有项目全部玩过,才能获得全额19000元的年终奖,如果只体验了一个项目,只能拿到500元。
重庆某公司的“玩命年终奖”
这个全额一点也不好拿!
有一个项目叫21米悬崖秋千,相当于被拉到7层楼的高度,然后被忽然松开拉环,一秒飞向悬崖之外,很多人叫都叫不出来,下来后脸吓得煞白。
除了21米悬崖秋千,还有360度大摆锤、弹射飞人等,都建在悬崖边,带来极大恐惧感。
老板说:
“设计这个特别年终奖的初衷,是公司基本为年轻人,希望大家都更有挑战精神,更有狼性。”
对此,该公司员工却表示,这可能就是老板不想发年终奖。
网上关于最坑年终奖的吐槽,远远不止这些。
有一家公司,老板奖励一张值班表,总计5天假,值班2天;有的老板倒是肯给假期,但是要扣工钱。
有一家公司,明明说好了发“苹果牌笔记本”,拿到手的时候,是苹果、牌、笔记本。
还有一家公司,老总很大气,“今年年终奖,有可能你就是百万富翁!”员工们无比激动,拿到手后发现,每人一张2元彩票。
兜里有钱,才好过年。一家公司怎么样,发次年终奖就能知道。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
朋友周周跟我吐槽她的年终奖。
她的老板在公司30人的群里,发了5个100块的红包,随后艾特所有人出来抢。周周前4个没抢上,唯一抢上的1个,只有1.4元。
老板说,快过年了,500块是给所有员工的年终奖。
周周气炸了,辛苦工作一年,年终奖连2块钱都没有。
她找老板谈,老板笑眯眯地告诉她,要往长远看,要有奉献精神,做人最重要是有情怀。
情怀这东西,就跟李诞画的饼一样。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实际上填不饱肚子。
员工干活,连马斯洛最底层的需求都达不到,还谈什么奉献?
人力资源专家管宏说过一句话:
“如果老板一直只跟你谈理想,不跟你谈钱,那你可以把他炒了,因为他跨越了你的生存需求。
面包还没有呢,谈诗和远方有何意义?”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成功上市,市值冲破千亿港元,成为全球第五大餐饮企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底捞成功靠什么?
毋庸置疑,靠服务。
为何能把服务做到如此极致?
秘诀是创始人张勇的那句话: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黄铁鹰老师曾写过《海底捞你学不会》,里面讲一个餐饮大佬找他,让帮忙挖海底捞北京大区经理袁华强。
他摇头:“我不挖海底捞的人。挖不动。”
为什么挖不动呢?因为张勇给的钱太多了。
张勇说:
“在海底捞工作非常累,能干到店长以上的人,都对海底捞做出了很大贡献。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他们想走,我就会送‘嫁妆’。
小区经理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价值800万。”
黄铁鹰问:“袁华强走,你会给800万吗?”
张勇说:“一定给。”
张勇舍得给钱,大家自然愿意跟着他玩命干。
相比产品、资金和一时的利润,优秀、忠诚、愿与公司一同成长的员工,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而培养一个这样的员工,所需要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以及他最终可能为企业带来的丰厚回报,不是短视的老板能够看见的。
好老板看到的是十年后的员工,坏老板看到的是十分钟后的员工。
舍得为员工花钱,才是一个老板最有情怀的表现。
年终奖,藏着老板的格局
一家公司好不好,不单要看它年终奖发了多少,更要看它是怎么发的。
有不少老板制定的年终奖发放规则很奇葩,年底拿一小部分,年后分几个月慢慢给大家。
说白了,就是要牵着员工的鼻子走,用年终奖控制员工。
这样的公司格局太小,也肯定留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