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味葡萄酒杂志
精通美食美酒可以很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前9!外国人坐不住了: ... ·  11 小时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情绪疲惫的你》:觉察自我是一场精神的归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味葡萄酒杂志

中国哪里的火腿最好吃?

知味葡萄酒杂志  · 公众号  ·  · 2018-12-31 10:30

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让云南诺顿火腿被人们所熟知,也掀起了一阵吃火腿的潮流。其实,火腿很早之前就是一味“鲜味索引”,中国从南到北,都不缺少“美腿”,他们各有特色和风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授权转载。 “地道风物”是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内容创业品牌,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美食的人,立志于“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白色的脂肪,穿梭于鲜艳的瘦肉,此为火腿内剖面的经典景致


在腌火腿的赛场上,腊月前后是赛季。杀猪腌腿,像冲刺过年的信号枪,火腿的美味是冲刺后自然授予的隆重嘉奖。

我国火腿赛场主要集中在两个大赛区,分别是以金华火腿和如皋火腿为代表的江浙皖赣鄂赛区,和以云腿和威宁、盘县火腿为代表的云贵川分赛区。

虽说北方的气候使其不具备高超的腌火腿技能,但是在甘肃陇西,北方火腿也单独拼出了一条赛道。



味道之本,首先是猪的较量


料是味道之本,美腿出在好猪身上。

王小波曾悲悯,“假如没有人来管,猪这种动物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悲惨主义的主题——长肉。”



自由驯养于云贵高原的“乌金猪”,也逃不脱命运


各火腿都是因地取材,此味道本源,先是猪的较量。为了在赛场上突出重围,每只猪都在饲料、运动和时间铺陈的修炼之路上走得辛苦。

云南的宣威火腿来自当地的“乌金猪”——中国高原系统唯一自由放养驯化的猪种,怒江老窝火腿的土猪吃的是野菜、绿叶菜和苞谷,喝的是山泉水,在峡谷高山历经四季,发酵后能分解出乳酪的鲜香。

宣威火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浙江人则认为皮薄骨细,肉味浓郁的 “两头乌“,是唯一的不将就。而江苏的如皋火腿自清咸丰年间一家名叫”同和泰“的制腿栈便开始选择当地东串猪为主料。

鄂西黑猪(后改名恩施黑猪)是宣恩火腿的供给。而江西的安福火腿则选用当地体型较小、骨细皮薄的安福米猪。徽州火腿来自皖南花猪。

金华两头乌,头尾都是黝黑色


成为一只合格的猪后,便进入火腿的制作工序,大约在冬季,冬至过后到来年立春是最佳时节。

晾晒的威宁火腿,一只标准的“琵琶腿”


做一条精致的美腿,从刮毛、修割腿胚开始,根据腿型,可分为“竹叶形“、“琵琶形”和“圆形”。而腿只大小、肉质粗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用盐次数和数量。之后对咸腿进行洗晒或熏制,使其继续脱水,为发酵创造条件。各地地形和气候影响着发酵时长,熟化的火腿经过闻香、整形便可入菜或生吃了。


云贵川分赛区的赛况


云贵川赛区代表选手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刘昊冰


云南代表队丨每条云腿都有姓名


云南在火腿项目上是强队。出火腿之地,比比皆是,但气候、海拔、地形相异,一千条腿也有一千种味道。


滇东北的曲靖宣威火腿名气最大,《宣威县志稿》称;“宣腿著名天下,气候使然。”发酵后的火腿表面附着绿霉,甚至发黑。用竹针插入火腿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来鉴别火腿品质,三针清香无异味即为上品。



切开后的火腿如一件精美的针织艺术品,白玉般透亮的脂肪穿梭在鲜红与玫红的瘦肉。一年的火腿闻起来清香扑鼻,两年以上的则浓郁撩人,入菜、生吃都口味绝佳。


火腿月饼


过桥米线中火腿是必不可少的,而云腿月饼也因其独特而在月饼界占据高位,当地还有火腿夹乳饼。而在昆明住了七年的老饕汪曾祺先生有自己的口味回忆,“昆明人吃火腿特重小腿至肘棒的那一部分,谓之‘金钱片腿’。”


令汪老念念不忘的“ 金钱片腿


滇中要提名禄劝撒坝火腿,滇中偏西出楚雄火腿。还有一些偏远山区也有,如哀牢山猪火腿和无量山火腿。


滇西一带,白族有三条名腿——大理鹤庆圆腿、云龙诺邓火腿、泸水老窝火腿。


传说《鹤庆府志》里记载的“丰酒肥腿飨”,说的便是鹤庆火腿。这条高山火腿历经撒盐、喷洒鹤庆干酒的腌制过程后,出瓮风干熟化。


鹤庆圆腿

诺邓的气候和地形适合火腿深度发酵。盐的不同决定了火腿的色泽、口感等细微差异,腌诺邓火腿的高钾盐来自古老的诺邓井盐,盐分充分渗透,赋予火腿最灵动的口感。熟化的火腿皮面蜡黄,肉质呈褐红色,玫红色的肌肉切面被乳白的脂肪包裹,肥瘦相宜,咸淡适中,香甜鲜美。


火腿夹乳饼,地道的云南味道


而怒江老窝火腿,被盐、花椒和酒在腌渍几日后,悬挂于农家火塘间上方,以柴火和木姜子(山胡椒)熏制。一两年过后表面黢黑,其肉色桃红,肉质鲜嫩,口感更软绵,油份饱满不腻,浓郁的肉香味中带有淡淡的烟熏味。

别被老窝火腿表面的霉吓到,颜色越深重,发酵时间越长,肉质越醇美


滇西北丽江永胜的三川火腿技艺分数最高。需先在火腿温热时抹上盐和白酒,冷却后再将盐和酒揉搓至腿正反面的每个角落,入缸堆盐,完成二十天左右的脱水;后用腌出的盐水洗净火腿上堆积的盐分,把火腿用包皮纸挂起来晾干。


最后悬晾两月的火腿要被焐进装满灶灰、火塘灰的大竹囤篓,火腿中残存的水份被充分吸收,无需“重压出水”,因此三川火腿也被称为“软式火腿”。


熟化的火腿肉色鲜红,香气扑鼻,焐半年即可生吃,但时间愈长,香气愈足。

鸡枞蒸火腿,大山里的纯正野味


恰逢鸡枞收成时节,将火腿肥瘦相间片好嵌入鸡枞,火腿的咸鲜渗入其中,无需任何调料,将鲜与纯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每一口滋味都是大山丛林的馈赠和时间的发酵结果。


昭通火腿,龙庆火腿,东山火腿,还有腊科火腿等等,这条赛道上,挤满了云南的选手。


贵州代表队丨蛰伏多年终成王



贵州威宁的彝族同胞有赶山放牧的习俗,猪运动量大,腿部肌肉结实饱满。用盐腌制时,在鲜腿上擦少许茴香、花椒等佐料调剂风味,腌制后把腿挂在通风处风干。或是挂在火坑上被烟熏烤至少一年,火腿便被赋予了特殊的熏香味。


存放五六年,不流油、不变味,且腊味更浓郁香美。


晾在恒温库内的威宁火腿,场面壮观


盘州人腌制火腿的记录早在元朝便有。到了清初,盘县火腿“走俏云南”。在十九大上被一赞成名,腌制火腿虽然是冬趣,且是家家户户必备技能,但尝鲜的食兴却不分时节地流动着。



火腿鱼头浓汤、桂鱼火腿、上汤火腿焗菜心……这座西南小城盘州(原名盘县)将对火腿的敬意和挚爱揉进了一道道家常菜的幸福之中。


薄薄的火腿片透着光亮,灿若明星


四川代表队丨大山里的自然味



在海拔约2000米左右的四川冕宁乡村,杀年猪,腌火腿,是12月份到来年立春最本土的景色。每家每户的瓦屋下都挂着有些年份的火腿,它们担着增添年味和提亲时彰显财富的重任,这大山里的自然味早已深入人家。


江浙皖赣鄂分赛区的赛况


江浙皖赣鄂分赛区代表选手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刘昊冰


江浙代表队丨明星代表队


“南腿”金华火腿和“北腿”如皋火腿该是场上的明星选手。


据考证,金华民间腌制火腿始于唐代。唐开元年间的《本草拾遗》有记载“火腿,产金华者佳”。创始于清咸丰的“雪舫蒋”是火腿界的百年老品牌,精肉细嫩,红似玫瑰;肥肉透亮,灿若水晶,曾被列为皇家贡品。


金华人家屋檐下随处可见的金华火腿

图片来源:汇图网


民间有传“中华火腿出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上蒋珍品雪舫蒋。”


而如皋火腿薄皮细爪,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中外。


青椒炒火腿、火腿蒸南瓜是火腿产区家常菜。而《随园食单》记录的“蜜火腿”则更是腿中尤物,将火腿的上方部位加白糖莲子蒸,再加猪油和松子炸至金黄,最后以蜂蜜糖桂花勾芡,缀上青梅桂花等,清甜与鲜嫩完美融化于口中。


皖赣鄂代表队丨传统强队,授人技艺



说到徽州火腿,金华火腿都得称一声“师父”。宣市绩溪有绩溪火腿,胡氏宗祠的隔门腰花板上雕刻有百姓双手举火腿的劳军图,是“金华火腿出徽州”的直接证据。

明代后在金华、兰溪做生意的徽商,将皖南腌制火腿土风带到当地,开办火腿店,以传统的徽州火腿腌制技术唱响金华府。具体细分,休宁的叫皖花火腿,黄山的叫汤口火腿。

徽州火腿,乡村冬景

图片来源:汇图网


至今,皖南徽州当地村民仍有晾晒火腿的传统,将猪腿晾晒在房前屋后,鲜艳的肉色,独特的芳香,剔透的油光,是冬春里最别致的风景。


一过年关,乡下的父母便会背着一条条火腿送到在城里打拼的儿女手中,火腿就成了催泪物,传递着父母的惦念和记挂,也寄托着城市儿女们对乡村那段抹不去的香浓记忆。

晾晒在江西小镇的安福火腿,是当地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诗人美食家袁枚曾赞美江西安福火腿“其香隔户便至,甘鲜异常”。安福火腿皮薄肉嫩、精多肥少,白色脂肪如大理石花纹一般,在火红的肌肉间穿梭游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