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而美精读
一个没有诗和远方,只讲读书和赚钱的说书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抢票 |《法医探案团之迷雾回响》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两大人一小孩,夜爬至光明水库被困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小而美精读

限电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

小而美精读  · 公众号  ·  · 2021-09-28 11:59

正文


最近东北停电的新闻终于被顶上热搜了。

印象中现在是东北最冷的时候,供暖没开始,出门骑自行车都得戴手套,所以很替老家人民担忧,希望供电赶紧跟上。

之前各地搞限产把「二师兄」价格炒上天,我们还能忍;如今把水、电也停了,那真是活不了了。

像我这种80后,出生不久就赶上「开放搞活」。活了三十多岁,停电这种事遇到的真不多,也没什么切身感受。考虑到很多地方最近都在限电,包括我们浙江,我觉得普通人多少还是未雨绸缪预防一下。


所以我就查了一下《水浒传》里面的夜晚都什么样,结果有个惊人的发现:天冷且照明不良的夜晚正是时迁这种 「梁上君子」出没的季节 ……

水浒好汉里排在最后的是三个人: 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 。这三个人一个是诈骗犯,一个是小偷,一个是走私犯。

水浒好汉里犯过罪的有不少 ,但罪行也有鄙视链,他们三个这种小偷小摸的行当也被好汉们所不齿,于是都排在了后面。


这三人中,时迁、段景住都是偷东西,但他们其实还不一样。

段景住的主业是 走私 ,他是到辽国偷马转运回大宋。 宋朝最缺的就是马,中华区两大产马区都被敌国控制了:河套被西夏占了,内蒙被辽国占了。于是像段景住这样的人就有了生意,当时的朝廷多少也是默许的。

而时迁嘛,如果你仔细读书,就会发现他和一般的扒手、小偷小摸之辈还不一样,他主业其实是 「摸金校尉」

时迁出场的时候就自报家门: 「小人近日没甚道路,在这山里掘些古墓……」

这几年盗墓小说非常火爆,让大家对这个行当有了很多直接的观感。 想干好这一行不仅得 胆大 ,还得有很多 专业知识 ,最关键是得 对黑暗的环境非常熟悉

这就让时迁跟一般扒手有了本质区别:他一到夜间就特别兴奋,尤其是冬天照明不良的晚上。他给梁山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 东京盗甲、火烧翠云楼、刺探曾头市、撞钟法华寺、火烧济州、火烧宝严寺、卧底盖州城、火烧独松关、火烧昱岭关, 大部分都和天冷且照明不良的夜晚有关……




时迁刚出场不久就开始偷东西。他让杨雄、石秀引荐他去投奔梁山,走到祝家庄时,他就在庄上偷了只鸡,这也是宋江「三打祝家庄」的直接诱因。

当年读书比较糙,只因为是时迁偷东西偷习惯了。 其实不然,细看小说你会发现,作者一直在暗示这是一连串偶发事件促成的……

首先他们三个从翠屏山下来,直奔梁山而来。杨雄家在天津,离梁山不远,但他们三个偏偏「夜宿晓行」,走着走着,「天色就渐晚」了。

《水浒传》里有交代,杨雄、石秀相识是在秋天,三个月之后上梁山,可见那是个隆冬季节。 他们三个到祝家庄时,时间尚早,但天却黑了。他们走了一天路又饿又累,于是就想大吃一顿,再喝酒暖身子……

偏偏店小二说酒还有,但既没有肉也没有熟饭。肉被邻村的人买走了,饭得自己烧。于是时迁跟小二淘米烧饭,石秀进屋收拾行李。
时迁这么聪明,也累了一天,他为啥非要跟小二进去做饭?因为天冷,他在烧饭的时候能取取暖。也正是因为进了厨房,他才看到了那只鸡。



饭好之后,三人拉着小二喝酒。因为外面冷,小二喝了几口就回屋睡觉去了。杨雄几个人喝得挺好,但是没有下酒菜,于是时迁才去偷鸡。

偏偏时迁偷的又是一只大公鸡。因为冬天天长,店家全指着这只报晓鸡提示时间……


如果不是时迁想进厨房取暖,或许他就不会发现那只鸡;
如果不是天冷需要喝那么多酒,或许时迁就不会去偷鸡下酒;
如果小二不是那么早去睡觉,或许时迁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如果那不是一只报晓鸡,或者这是在夏天,报晓鸡没那么重要,或许店小二也不至于非得要把他们几个抓起来送官……

时迁第二次出场是偷徐宁的赛唐猊金甲。 这场戏施耐庵写的非常细致,估计很多时迁的同行们都会直呼内行。

但其实 时迁盗甲 不仅仅是会飞檐走壁,还跟冬天照明不良有很大关系,这是他最终得手的关键。


那是个特别寒冷的冬夜,事发地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当时是大宋京城。
故事一开头作者就交代了:「是夜,寒冬天色,却无月光」。不仅没有自然照明,还特别冷,开车都要开远光灯。这是给下文埋下的重要伏笔。

因为天黑得早,徐宁五点多就下班了,回家的时候还打着灯笼。之后徐宁的家丁就早早锁上门进屋了。此时「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鼓楼报晓初更,时迁就翻墙进了院子,没被发现。

初更是晚上七点多,这么早就熄灯了,估计大宋首都人民照明设备也紧张,这给时迁熟悉地形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时迁先去厨房看了一眼:丫鬟们还在收拾。又去了主卧,看徐宁和娘子正在哄孩子,准备睡觉。夫妻俩的对话透露了一个关键细节: 第二天皇上要去龙符宫上香,五更(凌晨4点多)就要去伺候——说明要早起。

于是徐娘子把丫鬟都叫进来,让他们四更(3点多)起来烧热水准备早饭。

这时候时迁就又开始盘算:既然徐宁走的早,那就等他走了再下手,以免闹起来,被他缠住。 因为天冷还要早起,丫鬟们也早早都睡下了。

徐宁家那个 赛唐猊金甲 是祖传的,他当成宝贝护着,平时都拴在卧室梁上。就这样还怕丢了,平时屋子里都点着一个小灯。

这反倒给时迁留下一个 关键记号 :他用一根芦管把小灯吹灭了。等徐宁起床的时候发现灯灭了,就让丫鬟去楼下取灯。这就等于给时迁一个信号,提醒他也该准备干活了。

接下来徐宁开始洗脸吃饭,天特别冷还喝了酒,然后去感受凌晨四点钟的东京去了。( 后面徐宁被一路骗上山,跟他早起非得喝这口酒也不无关系。脑子不转了,骗子们就容易得手。这个故事我们后面再讲……


徐宁走后,丫鬟们终于可以钻被窝睡觉去了。 时迁又把灯吹了,上房取甲。

就在这个时候徐娘子听见梁上有响声,让丫鬟去看看,时迁赶紧学老鼠叫。估计在平时,娘子早都下地看了,毕竟这是官人的心肝宝贝。 但这个夜晚 天特别冷,丫鬟们不愿意下地,徐娘子也不愿意起来。 这才给了时迁撤退的时间。 他一路小跑出城,跑到城外的客房,天都还没亮……

时迁走的时候还 特意把门都开着,让屋里灌进风来,更冷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