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对决往往会带来武侠小说的新机遇,从民国开始,武林中各大高手的对决,曾先后为我们带来了“还珠楼主”李寿民、金、古、梁等武侠名家。
那么,现在会是陷入瓶颈期的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三次机遇吗?
迤帆|文
武侠小说乃是成人之童话,世人广泛阅读且深深喜爱,与爱情小说、都市小说相仿,武侠小说也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以自明代开始的武林文化为基础,勾画出一个个豪迈壮丽的武林故事,江湖图景,供我辈深陷红尘紫陌蝇营狗苟生活中人放飞心情,享受阅读的喜悦。
而追溯当代白话文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武术对决,往往极大地促进了武侠小说的发展,是为现实反哺艺术的典型范例。
说起“武林大会”,想必各位首先想到的就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华山论剑”,或是“各大派齐聚少林屠狮大会”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大场面。而1929年时任执政党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在浙江杭州举办的,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武林人士和武术机构(包含门派、武馆等)的武林大会,反而鲜为人知。
这次武林大会的举办极度符合社会思潮主基调,彼时国人渐醒,痛感列强欺凌压迫之苦,深知国人当自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成为社会共识,武艺这一国术在全民尚武的大背景下欣欣向荣,一时间武馆国术馆遍地开花。政府出面牵头举办武林大会(标准名字应为“国术游艺大会”这个听起来没那么有侵略性和冲突感的名字),也正是为了提振国民精神与自信,发扬国粹。会议内容则包括绝技展示与实战比武。
绝技展示部分当真美不胜收,这次大会几乎囊括了当时民国武林所有成名大家。据记载,吴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注意此人,他儿子后文会出现)表演了太极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表演了沧海龙吟,李景林携妻女舞了太极剑,给孙中山当过保镖的南北大侠杜心五表演鬼头手,“以足尖直立绕场三匝行走如飞……”会后一众武术大师还合影留念,是为民国武林巅峰的写照。
而武术对决环节则令人咋舌,当时在场《上海报》的一名记者记载:“往往扭作一团,互相蛮打,与平常人之相打,丝毫无异。”
2013年《北京日报》记者在查阅这次大会有关史料后,还总结出了这样的现象:
“更可笑的是,你打一巴掌,我打一巴掌,打得口血淋漓,劈拍之声,不绝于耳。搞得在现场服务的医护人员,仅医治吃耳光者就忙得不亦乐乎。由于规则不明晰,场上还出现死不认输、拒不下台者,一时间竟引得台上台下一片对骂。”
可见,这次武林大会,在场面上,或者是常人看不懂的,或者压根就是失败的,笔者并非习武之人,无法做价值判断,但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小说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很是迅速,但小说种类相当单一,除林琴南先生“听译”引进的一部分外国小说外,绝大多数小说都是才子佳人儿女情长你侬我侬的“鸳鸯蝴蝶派”作品。张恨水秦瘦鸥徐枕亚周瘦鹃等人大红大紫蜚声南北,占据了报刊杂志几乎所有刊载小说的篇幅。
而在这次武林大会之后,原本不成气候、无人在意的武侠小说,数量居然多起来了!
平心而论,武林大会(国术游艺大会)效果难以服众,而全民尚武大气氛下,不习武的人心中对武林江湖、对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是有很大的憧憬的。在被武林大会勾起瘾头后,他们自然会试图去寻觅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彼时文坛小说界乃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自然立刻去满足需求,于是武侠小说数量激增,质量也大有可观,其中佼佼者,莫过于“北派五大家”。
北派五大家,即为李寿民(还珠楼主)、宫白羽、王度庐、郑证因、朱贞木五位先生。
还珠楼主鸿篇巨制《蜀山剑侠传》系列毫无疑问是北派五大家在民国奏出的最强音,但严格来说,这套书属仙侠而非武侠,他的标准武侠作品如《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质量实在等而下之,但蜀山系列文笔华美气势宏远,对后世武侠大家如金古梁等人均有启迪之功。
“还珠楼主”李寿民
王度庐先生的作品在笔者看来是民国标准武侠作品的最高峰,他的代表作是“鹤-铁系列”五部曲,并不知名,但想必读者大多听说过李安导演的名片《卧虎藏龙》,此电影正是以“鹤-铁系列”第四本改编的剧本,如果你知道李慕白玉娇龙,请也顺便记住王度庐先生吧。
郑证因先生则是个有意思的人!最开始他是宫白羽先生的助手,怎么帮助呢?郑先生自己是习武之人,舞得一手好大刀,每当创作之时,他在纸上画武打姿势,宫白羽一边看一边写。这简直是中国漫画的祖宗辈人物!后来郑先生看熟了武侠小说创作,自己技痒,遂成一代大家。
后来有一段时间,武侠小说陷入了停滞期,在大陆被视为封建糟粕再无创作可能,港台创作环境虽然宽松但战后百废待兴,民众糊口不暇无心建设自己的精神文明,于是武侠小说暂告停滞,直到另一个契机出现。
巧的是,这个契机又是一次武术对决。
1953年年底,在1929年武林大会上做过表演的吴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的儿子吴公仪收到了白鹤拳高手陈克夫(起这样的名字,好在是位男士)的挑战,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吴遂慨然应战。二人严格恪守武林规矩,打算签生死状,当局毕竟身处文明社会不肯给签,二人照打不误,一时媒体为之轰动。
1954年1月,二人开打,开战不足一分钟,吴公仪一拳把陈克夫打到鼻血狂喷(据当时新闻报道:陈流血过多,休息超时),第二次对决,二人抡脚互踢,因为赛前约定踢脚不能过膝(二人均属拳道名家,这类约束有情可原,非西洋搏击规矩)但二人频频违反,裁判终止了比赛,这次轰轰烈烈大对决再度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但台下骂着娘的观众和记者群中,有一个来自《新晚报》的人,他的名字叫梁羽生。
梁的激情与灵感似乎被这场武术对决所点燃,吴陈比武为1月17日,1月18日他和《新晚报》老板罗孚沟通达成一致,1月19号《新晚报》通知将连载武侠小说,1月20号就开始连载第一期了!
梁羽生之才汪洋恣肆,倚马千言立等可取,一时洛阳纸贵。如果这次武术对决只牵出梁羽生一位大家还不算本事,梁羽生有个同事兼好友,姓查名良镛,当时梁羽生作品叫好叫座,读者对武侠小说需求接近饥渴,梁羽生笔力通天也终属凡人,写的不如人家读的快,《新晚报》的确需要新的作品,而且梁也心知此人确有大才,强力推荐他也加入武侠小说创作领域。于是查良镛于1955年开始连载自己的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笔名“金庸”。
从此江湖,多了武侠圣人,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
《书剑恩仇录》是金先生不成熟的作品,今日读来在剧情与人物塑造方面均有明显不足,尤其主角陈家洛可谓是金庸十四部中最恶劣的主角,但金先生天生就该写武侠,进步飞速,第二部《碧血剑》已经远超同侪,随后射雕三部曲堪称不朽,《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也重新定义了武侠小说之高峰,外加政治隐喻浓厚的《笑傲江湖》与反武侠的自我收束之作《鹿鼎记》,金先生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既是金先生的三观写照,也为后世武侠小说立下了规矩,于是暗合此道的杰作《昆仑》成为后金古黄梁温时代武侠最高点,而文笔情节均属第一流的暗黑系武侠《以待天倾》则寂寂无闻人气低迷到没有。
太极拳名家吴公仪,虽然打了场不算好看的对决,但他明显给金庸梁羽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龙虎斗京华》中正派一方便是河北保定太极门丁派,而《书剑恩仇录》中,正派一方红花会除却主角陈家洛外第一高手,也正是太极拳名家赵半山。赵爷戏份颇多,《书剑恩仇录》且不提,《飞狐外传》中商家堡铁屋一战光耀全场,一边力战强敌,一边还能通过出手教授胡斐太极以柔克刚的道理。而在《倚天屠龙记》中太极拳的地位无双无对,与盖世绝学“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圣火令神功”并列并隐隐过之,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更是绝对意义的《倚天屠龙记》武功第一人。
吴公仪陈克夫一战,催生武侠小说两大宗师,直接将武侠从北派五大家时代推向金古黄梁温时代,达到迄今为止的最高峰,能有这样的效果,想必当事人自己也从未料想。
可以看出,武术对决往往会带来武侠小说的新机遇,而每次武术对决,总会与太极扯上些关系。那么,现在会是陷入瓶颈期的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三次机遇吗?
本期编辑 彭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