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面连接
面对复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马斯克20万块GPU炼出Grok-3,暴击D ... ·  2 天前  
Hacking黑白红  ·  网络安全招聘聘 | “陌陌”业务风控研发 ·  2 天前  
Hacking黑白红  ·  网络安全招聘聘 | “陌陌”业务风控研发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指标波动归因分析:数据背后的故事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金融波动率的多模型建模研究:GARCH族与H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面连接

巴黎以外,流动的盛宴

正面连接  · 公众号  ·  · 2024-08-11 18:00

正文





运动员的B面


如果知道自己会是冠军,黄雨婷两年前给同学签名时也许会更谨慎一些。


7月27日,2024年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金牌赛,黄雨婷和队友盛李豪率先为中国队拿下首金。四十年前在洛杉矶,同样来自射击队的许海峰为中国摘下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消息从地球另一端传来,许海峰身穿红衣、高举手枪的照片印满了报纸头版头条。


18岁的黄雨婷登上领奖台的照片还没来得及在报纸上印刷出来,小红书上已经先出现了一批她360度无死角的照片和签名。夺冠第二天,就有黄雨婷的高中同学在小红书上晒出了黄雨婷的签名和合影。照片里当时17岁的黄雨婷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在操场上跟同龄的女孩拍照。还有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的照片,国旗下讲话的照片,坐在课桌旁给小卡签名的照片。流传出的所有签名都长得一模一样:规规矩矩的楷体“黄雨婷”,评论区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在练著名的衡水中学字体。


只有在这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个在赛场上面无表情拿下十环的少女仍然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她会给学姐在活页本上写下高考祝福,在接受采访拍照时小声说“好尴尬呀,我快不行了”。小红书上甚至有网友紧急求助算法把自己推给黄雨婷,想告诉她在白纸上一笔一画端正签名容易有法律风险。下面立刻有评论回复,放心,已经告诉了黄雨婷的领队。



和以往的大型赛事不同,今年的巴黎以“松弛感”著称,运动员们也不同于我们惯常想象中的紧绷,而是呈现出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生生的一面。从“阿条姐”到“干饭哥”,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发现,平时被封闭训练隔绝在大众视野之外的运动员们原来和自己身边的朋友没什么区别。


61岁的倪夏莲阿姨穿着蓝色运动服、背着双肩包的照片每天都会出现在小红书上。如果不是背后若隐若现的五环标志,很容易误以为是家里亲切的婶婶在给你分享自己的运动日常。没有比赛时她去找孙颖莎王楚钦做陪练,自己比赛前在场馆里一边热身一边冲镜头笑眯眯地打招呼。


和排名世界第一的孙颖莎比完赛后,电视机前的观众还在惊叹倪夏莲输掉比赛仍然热情的笑容,下一刻这份笑容就又出现在手机屏幕里。远在巴黎的倪夏莲就像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一样,笑得弯起了眼睛,“赛后绕场一圈,看到大家对我的喜欢、尊重,我真的是被感动到了。”


运动员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郭晶晶是本届跳水比赛的裁判,出发去巴黎前她在小红书上拍下自己从香港起飞的旅行随拍,舱位里随手放着书和眼罩,就像出发前给朋友报备行程一样。

开幕式正式开始前,游泳选手叶诗文在小红书上发了一条和游泳队成员们一起跳热身舞的视频。小叶子穿着T恤站在前面领舞,东奥冠军汪顺躲在后排,动作慢了一拍。网友替他说出心声:偷感很强的汪顺,“好险,差点就做对动作了”。


完全没拿自己当外人的羽毛球选手董星宇在小红书上开辟了迟到赛道。在巴黎坐比赛班车的前三天,他见证巴士撞了一次栏杆,撞了一次车。第四天是他的比赛日,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小时,董星宇还在班车上,司机回头告诉他,自己“get lost(迷路了)”。评论区里的网友替他担心,在国内掐着手表看时间:15:20的比赛,哥们你应该到了吧?董星宇没来得及回复,另一个人发了一张视频截图回复他:到了,在屏幕上看见了。


董星宇从此开始了迟到博主的每日巴黎冒险。分享迟到站,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测评晚点率,每日预测今天能不能顺利赶上比赛......坚持和班车搏斗了五天后,董星宇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比赛不迟到成就,但在给兄弟送求婚花束的任务上惨败。



8月3日,羽毛球选手黄雅琼夺冠后被男友求婚,董星宇肩负着给男方送花束到场馆的任务。在巴黎等了20分钟uber还没来,最后等他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拿着花进场时,求婚已经结束了。记者们的镜头记录下黄雅琼拿着(平替)花束激动离场的瞬间,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捧着花的董星宇失落地站在画面的角落里,半伸出手。有人在他发的视频下评论:“对不起,但你真的有点像去抢婚但是慢了一步的。”





大家的运动会


如果当初坐的那辆车司机是齐师傅,董星宇也许还有机会每天准点到达场馆。大齐(@疯跑的大齐)是本届比赛的志愿者,负责驾驶小巴送运动员们去场馆。他也是奥运村所有班车司机里唯一的中国人,为了做志愿者专门从国内去的巴黎。


比赛正式开始后,大齐每天在小红书上更新自己的齐师傅日记。他每天向网友汇报服务的各个运动员的最新消息,以自己的视角播报着比赛。奥运村的中国楼离得很远,大齐不想让本就疲惫的运动员走太远,总是开更久车专门接送他们。他接过乒乓球冠军樊振东,一上车就说要去食堂吃饭;遇到过刚打赢美国队的女排选手李盈莹,她正疲惫地往中国楼走,欢呼幸好碰见了他;体操队的两个小朋友坐在车上问他坐了一天会不会腰很累,大齐心里感慨,明明更累的是他们。


第三个比赛日,大齐开着小巴在下午太阳最烈的时候看到了在路边等车去比赛的中国游泳队。按规定他们要上的是别的车。“实在不忍心让他们继续等下去,”大齐在日记里写道。他把他们喊上车,希望他们尽快去场馆准备比赛。


一周的时间里,大齐的小巴车上真的诞生了不少奖牌。射箭团体银牌的李佳蔓、小轮车金牌的邓雅文、竞走金牌的杨家玉、体操金牌的邹敬园,都是被齐师傅的小巴车“送”上的领奖台。


大齐的班车成了小红书上的神秘之师,穿梭在奥运村之间的小巴成了小红书网友和远在巴黎的运动员们之间的桥梁。网友会在他的评论区让他转达对运动员的关心,他也每天按时播报自己今天遇到的运动员,向关心他们的网友转达运动员们的状态。小红书就像打开了一道任意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询问自己关心的运动员,而宇宙中真的会传来他们的回音。


小巴车后来还有了回头客。他和朝鲜队的几个选手成了朋友,他们给他起昵称叫猫(熊猫),专门等大齐的车才上。朝鲜乒乓球混双银牌女选手是他车上的常客,大齐跟她拍了几张合照,专门送到巴黎的华人超市帮忙打印塑封,送给了她带回朝鲜。



即使没能成为和运动员近距离接触的志愿者,许多网友也以观众的视角在赛场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不少中国体育迷特地飞到巴黎观赛,在一场比赛的转播镜头里,小红书网友眼尖地发现有三个外国观众举着一面中国国旗。镜头再一转才发现,原来是三个中国观众太激动,国旗举过了头顶,挡住了自己只露出了手,和后面的观众融为一体。


屏幕之外,不在现场的网友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场盛会。小红书网友柠迭家里的小猫一边看着电视里的体操选手绕杠,一边忍不住伸出爪子在选手腾空时抓住,连尾巴都绷得紧紧的:“哎哟,人类,别摔着。”


休不了比赛假的打工人也没闲着。比赛开始第一天,当黄雨婷的同学们还在晒合照签名时,一位小红书博主收到了领导的微信:谁能联系上黄雨婷和盛李豪?能不能让他俩来我们柜台工作一天,可以提供实习证明[玫瑰]。


评论区里的网友帮博主建言献策:可以告诉领导,其中一位冠军还是高中生,不需要实习证明。


对大多数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没本事上赛场比赛也没钱去巴黎旅游,但奥运还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渗透到了每一天的生活里。以“松弛感”闻名的巴黎,的确在这届比赛上出了不少“岔子”,小红书上有几百条帖子在感慨,巴黎奥治好了我的犯错焦虑:


“当我在公司会议上发错文件不停自责时,想想巴黎工作人员犯的错,就觉得这点事好像也没那么严重,瞬间松了口气。”


有心理咨询师在小红书上发帖,“从小到大我们总觉得只要一犯错天就会塌下来,自己就会被全盘否定。“恐惧犯错”是一种有毒的情绪病,让我们不敢尝试很多事情”。这次比赛好像是我们第一次看见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契机。


更重要的是,拥有抵抗犯错恐惧的勇气后,我们才能去享受比赛本身。网友suisui在小红书上发了十几个感叹号,“看奥运之前我就是个半死人,焦虑悲观了半年,看奥运会后觉得自己又充满电了,你会看到想赢下比赛的决心,互相信任,惺惺相惜...”她说,“这就是奥林匹克的魅力。”





流动的盛筵


从开幕式开始,巴黎就显示出和往届盛会截然不同的气质。没有室内的场馆,音乐在塞纳河沿岸奏响,载着圣火的热气球在半空中飘荡。从歌剧魅影到断头皇后,巴黎向人们展现出奥林匹克的另一面:可以更自由,更浪漫,更快乐,也更美。


在开幕式题为“欢庆”(Festivité)的一章里,一群年轻人在塞纳河上跳着迪斯科舞曲,一张宴会长桌成了表演的舞台,巨大的法式圆盘出现在长桌中央,


盘盖掀开,蓝色的酒神狄奥尼索斯懒洋洋地躺在鲜花和水果中,唱着“J’adore regarder danser les gens, J’adore J’adore J’adore (我就是喜欢看人跳舞,哦我爱我爱我爱)”现身。法国艺术家菲烈·卡特林(Philippe Katerine)扮作酒神的样子演唱了他为开幕式创作的新歌《NU》(赤身裸体):


“如果我们赤身裸体,还会有战争吗?”


这段表演在全球各地掀起一阵风暴。小红书上许多网友开始以不同的形式cos蓝色酒神,手绘猫咪版蓝精灵,粘土版,兔子插画版,涂鸦版......出现在餐桌上的酒神最终没能逃过被做成食物的宿命,有网友用土豆泥染成蓝色做了一道酒神沙拉,还有人煮了一锅蓝色的宽面条,加上黄色的围脖和绿色花环,拿着麦克风的酒神面条在锅里吟唱。


“酒神”本人菲烈·卡特林也开通了小红书账号,亲自认证了这一批来自中国的二创。他用中文发了一条对网友们的感谢:亲爱的中国朋友,谢谢你的理解。借助奥林匹克,人们发现艺术和运动其实拥有相似的本质,它们都指向一种无声的沟通和理解,不需要语言,也不分国界,只需要拥有对美、对热情的感受本身。



网友黎黎也亲身参与了开幕式,她是开幕式巴黎欢迎团队里唯一一个中国女演员,穿着粉色泡泡裙、白色长筒袜,扮演一只可爱的甜品马卡龙。黎黎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扮成马卡龙的照片,在塞纳河边的人群里,她和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女演员们站在一起,欢迎圣火降临这座城市。



赛场之外,巴黎也展现出了每个普通人生活的浪漫一面。一位网友在巴黎街头遇到一个牵着自家小狗散步的法国女生,小狗脖子上挂着两支法国国旗,路边巡逻的三个警察叔叔都忍不住围过来给小狗拍照。博主发到小红书上感慨,巴黎硬汉的柔情时光。人们说谢谢奥运,也谢谢小狗。


就像《午夜巴黎》里描绘的那样,浪漫、温情和人与人的连接在这座城市似乎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网友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偶遇了一位穿着北京奥运纪念T恤的法国人,还有人在奥运村站台偶遇外国同行背着北京奥运的纪念品双肩包。“用了整整16年,”他在小红书帖子里写。评论区有人仔细看了看包的质量,得出结论:看上去还很新,还能再战二十年。


从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2021年东京到2024年的巴黎,时间以奥运周期为轴线旋转,又好像停留在专属于奥运的记忆里往复。就像圣火永不熄灭一样,奥林匹克本身也在一届又一届的盛会里延续。是更高、更快、更强的意志,也是不分国界、共同挥洒汗水的友谊。有小红书网友在观众席上拍到身边的朝鲜选手和韩国选手握手打招呼,两个人手上分别拿着各自国家的小旗,笑着对彼此点了点头,转身道别。


有人在巴黎的运动员信息里找到中国体操女队的小花张怡涵,她今年16岁,生于2008年。她是今年的运动员,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眼里的奥运宝宝,看到她的出现,就足以让人回想起2008年独属于自己的那段时光和记忆。小红书像一枚时光的漂流瓶,透过它的镜面,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看到五光十色的巴黎,它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浪漫之都,而是人人都可以参与、可以讨论的一场盛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