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供需条件下预期3-4月大幅累库,核心因素:1、气头装置全面重启叠加南线新投装置顺产预期,国产供应环比预期体现大幅增量。特别是榆林CTO配套甲醇装置投产将改变西北供需结构,释放大量流通货量。2、伊朗装置复产。
近端当下低进口、高煤价、需求旺季的条件下1月份库存持续去化,随进口缩量预期不断加强,同时缩量事实近端逐步落地,港口基差持续维持高位,厂库基差季节性强势,盘面价格成为全市场最低价。
而远端平衡表则展现的很不乐观,下游方面常州及天津MTO装置投产落地时间尚不明确而南京、嘉兴装置检修预期犹存,上游装置则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内蒙、山西等地纷纷落地投产,同时未来新装置投产预期压力仍在,预期一季度末甲醇或将回到供应定价的局面中。
需求旺季买力增强产业利润自下向上转移,上游利润修复势必将带来产量环比上行,但四季度的煤炭供应收紧导致煤价上行,关中、山西等多套上游装置报降幅,进而使本该增加的供应未能兑现,同时产业链的利润结构得已加强,即在旺季时市场货量紧俏,而上游厂家并不赚钱,导致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已持续。而下游利润进一步恶化。
笔者认为当下的定价逻辑依然为需求端定价,即静态需求端的原料价格耐受力为甲醇价格的天花板,故而近端的下游加权利润是价格顶部的核心指标,在供应未释放、需求环比未缩量的条件下,价差结构维持深Back,近端基差常态下随库存波动,同时须注意港口端月底纸货可能出现的挤仓情况,虽然在目前进口缩量的预期下近端补空需求较少,但在东西物流高成本、华东下游整体利润尚可的局面下,终端需求如醋酸等仍较为可观,而港口价格相较于美金即产区到货价依然体现经济性。
1)燃烧类需求最好的时候已经逐步过去了,“五九河开、六九燕来”,2月初已经要立春了,而二甲醚的负荷处于季节性高水位,上行难度大于下行。
2)醋酸需求预期维持稳定,但甲醛需求预期较大幅下行,虽然今年好多传闻春节属地化了,可能支持下游负荷维持在季节性高水位,但环比缩量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在2月份进口预估85的计算条件下,1-2月整体走平,3月之后或将大幅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