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金阁寺。
题外话:
这个号更新的不够及时,但是每篇内容都还是有诚意的,相信一直以来看的人都有感受。但是,为了生计也接了一些广告,每次广告都有人有微词,不知道为什么。广告你可以关掉,文章你也可以关掉,账号也可以退订。这本来就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文章没有单独收钱,只有说喜欢的人自己主动打赏而已。
所以,请求各位,如果你不喜欢广告,我懂,不过你不用告诉我,为了生计我会继续写文,也会继续接广告。不喜欢大可以退订,喜欢可以继续关注。
从日本回来,身体有些不舒服,去医院看了几次。当然我是老糖尿病,好久没去医院检查也顺便做了几次检查。其实看病和检查都很简单,但是你们知道现在排个队要排多久。所以还是耽误了不少时间。比如某天去了医院,医生说第二天早晨检查下,因为要做空腹的项目。那么第二天一早就要去,去了做了,才知道有些项目至少要等4个小时才有结果,那么只好回家,下午再去跟医生对检查的项目,一个下午就泡汤了。
所以,你们可以想象,当有人跟我留言,说,说好了日本行记有3-4篇,怎么又烂尾了。我心里面多难受。
大家都不是说活在真空里面。我也不是光靠写公众号活着,不算广告费的话,现在一篇公众号,好一点的,也就几百块钱打赏,还不够我这两天在医院的检查费和药费呢。一般的,也就几十块钱而已。
上次大辉也公布过,一篇打赏人数看着不少的文章,其实总的金额也没有多少。我说这话啥意思。我们乐意写文章,虽然也希望有打赏有广告。但是卖文为生在中国还是很艰难的。我们也并不是因为欠读者什么而在写作。
日本的精致
中国确实进步很大,很早以前去日本的人,会告诉你日本和中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从经济来看,虽然人均GDP中国还差得远,但是总GDP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了。我们这些长期居住在北上广的人,去了美国,都会觉得楼怎么都不高啊。日本当然也是。
但是日本的精致和细致,还是中国远远不能比的。
住
出门住酒店有点腻了,当然我们订酒店的时候,花总还没曝光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只是觉得有点腻了,这次我们干脆试试Airbnb,计划行程是两地,大阪和京都。于是两地,我们都选择了住Airbnb,这也是我出国和在国内,第一次用Airbnb。
大阪住的是一个公寓楼的小屋子。
一座不高的10层小公寓楼的7层,楼底是一个小会客厅,算是整个公寓楼共享的,有门卡才能进来。房东把钥匙放在一个密码的信箱里,这样也不需要见房东就可以拿到钥匙。这是目前Airbnb挺流行的一种模式。
其实房子很小,按照户型图来看,也就是20-30平米的样子。
但是饶是如此,洗手间也是正经的干湿分离,厕所一件,洗手台一间,浴室一间,中间用推拉门隔开。厕所这间,我刚好可以进去,刚好可以坐下,一点点多余的空间都没有。
这间浴室超级的小。浴缸也就是标准浴缸的1/4大小,我最多可以放一条腿进去。不过,虽然小,但是这仍旧是日本人最被人称赞的整体浴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首先防水杠杠的。右下是一个盆儿和一个小板凳,日本人的洗澡习惯是接一浴缸水,先不着急泡,坐小板凳,用盆接水,然后从头浇下来。我每天都这么洗,简直爽极了。这种洗法我在国内已经很久没试过了,记得小时候在大澡堂洗澡的时候,我们也有这种洗法。热水从头一股脑泼下的感觉,真的好爽。不光你咋玩。你放心防水杠杠的,绝对不会渗水到隔壁洗手台。话说,国内的一些五星级酒店的淋浴间,冲澡的时候,水都会流出来。而日本这种整体浴室的排水太好了。浴室地面,微微向中间倾斜,中间一个盖子下面就是下水道,排水能力一流。国内我也算是租住过了无数个房子,没有一个浴室排水,在我看来是合格的,唉。
这个浴室还有个小特色,门口有个浴室暖风选择开关,有换气、取暖、干燥等几个选项。我测试了一下用取暖的话,我会热的洗不了澡,用干燥我就已经很舒适了。比浴霸之类的舒适多了,开了几秒钟以后,浴室的温度就能感到暖风徐来,一点都不冷了。当然以浴室的保暖,不用这个功能仅仅用热水浇身体,也很快会让浴室热起来。但是有了这个功能会更舒服,而且,洗完澡,开干燥或者换气,会让浴室很快就变得相当干燥整洁。
Airbnb一般都洗衣机,结果,我这次虽然带了很多套内衣,结果一天一洗,结果,根本没换几身。因为去的时候大阪已经很冷了,每晚都要开着热空调睡觉,所以,衣服晾在客厅也干得很快。
日本的马桶,我这次不管是在Airbnb还是在商场,还是在大街上,我只遇到过一次没有安装电子马桶盖的。日本基本上都是电子马桶,水冲清洁,马桶圈加热,都是标配,一般还有自动除臭,按钮冲水(也有很多不带)。
不过,我这次在两家Airbnb都遇到了直接在马桶上洗手的设计。
这个稍微解释一下。我们传统的马桶设计都是,按下按钮,然后水箱水排空冲干净马桶,然后这时候,水箱的水会慢慢自动填满。这个呢,变化其实不大,就是说,自动灌水的装置,被抬高了一点,形成一个水笼头,然后流入,水箱上方的洗手池,然后流到水箱。你既可以用它洗手,不会造成任何额外的水损失。你也可以不用它,那么它灌水的流程就可以理解为和传统的马桶是一样的了。
我记得在国内的高铁看到过类似的设计。不过那款高铁的设计好像也是来自日本车型的改进,一些零件上还能看到日文。我这次在日本住的两个Airbnb都采用了这种马桶设计。其中第二家,还在马桶边,放了一个毛巾架,专门放一个擦手巾。估计这是日本目前比较流行的设计,至少非常的节水。
这个设计我很早以前就想过,没想到在日本已经是流行的产品了。
京都呢,我们选择的房子则是一个纯粹的和式住宅。我稍微有点害怕,怕到了里面,没有任何桌子板凳,不知道怎么休息。结果果然是真的,纯粹的和式住宅对胖子太不友好了。
从外面看很古朴,其实也是新盖的。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还有日本装修师傅在维修和加装设施。是一层楼,面积估计有50-60平米的样子。
一进屋是一个微型厨房
然后是连在一起的客厅和卧室。
所谓的客厅就是一小块房间,放了一个晾衣架,一个小桌子,一个小柜子,几个垫子,背后是一个壁柜。因为整体是为跪坐设计的,所以从站立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屋子很空旷,一切都很低矮。
我实际上去坐了一下,跪坐我肯定受不了的。我只能坐在上面,腿摊在地上,或者盘起来,然后马上觉得问题严重,背上没有支撑非常不舒服。我一想这几天我怎么度过啊,我总不能除了站着就是躺着吧,而且储物都是根据坐设计的,我这拿东西得多不方便,我这么胖弯腰还很累。
最后,我相处了解决方法,我拿起一个垫子垫在了墙上,我把另外一个垫子拿到了墙边,我坐在墙边上,背上靠着一个垫子(否则墙太冰冷),解决了几天的休息和写程序的问题,甚至还用这个姿势在微博做了几次直播。
日本的整体生活方式,比如和式住房都是从中国唐代学习来的。我们在唐宋以前,家里的布局跟日本非常相像。那时候中国人也讲究席地而坐,如果想体会中国人在唐宋以前的生活状态,去日本住住和式房屋就有感觉了。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引入了西方的家具和生活方式,叫做洋式房屋。现在很多日本家庭流行,在屋子里面保留一件和式,其他都用洋式。我呢,对这个Airbnb最的槽点就是体会传统和式蛮好的,不过应该留一个角的洋式桌子和椅子。就像我们小时候看机器猫一样,康夫的卧室其实就是和式的,但是桌子和椅子是洋式的。现在日本除了一些老年人,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能长期适应完全和式的居住环境了。
这是和式的衣架,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衣架也都是这个造型的(下图为清代黄花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