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豪迈降价40%”的消息引起行业热议,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是否属实?如果是,为什么豪迈会降价,对行业有何影响?
据短视频博主老K说定制透露,他在2025“Success长效360 ”豪迈长效360室内展现场,豪迈中国总部直接宣布产品比原来的价格下调40%,同时豪迈联合酷家乐设计生产一体化,他表示现场全屋定制的老板都笑了,有想要下单设备的赶紧联系酷家乐/豪迈。评论区有人表示“机子没降的,就个激光头降40%”。
日前,旦哥说定制主理人旦哥在视频中表示,在2025“Success长效360 ”豪迈长效360室内展官宣,本土部分设备直降40%,中国CEO关敬韬表示本地化+精准定价,让设备成本肉眼可见地降下来。
至于豪迈中国CEO关敬韬的相关主题演讲,其官方公众号也有相关表述,但未提及降价的具体事宜:
活动伊始,首先由豪迈中国CEO关敬韬先生以“本地化+精准定价助您保持竞争力,全新客户服务模式重塑产品生命周期”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解析,他表示,豪迈中国未来在产品研发、创新技术的开发与落地等方面将展开“本土化+精准定价 ”模式的新探索,以“Success360”理念为核心策略,包括本土化研发战略、本土化供应链、本土化改造业务、设备翻新业务等等,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品牌基因,而是在继承“高质”、“可靠”的品牌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去提供更符合时代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综合上述的情况来看,豪迈中国的确是降价,但只是本土化设备的部分产品降价,无关进口产品,具体降价可能要因产品而异。
那豪迈中国为什么会降价?或者说为什么会选择“本土化+精准定价 ”模式?笔者认为此次降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家具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豪迈需要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更多客户,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其次,豪迈强调“本土化+精准定价”的战略,希望通过调整价格策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和客户需求,从而更精准地满足本土客户的期望。此外,豪迈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为其提供了调整价格的空间,使其能够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面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定制化需求的不断增加,豪迈需要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来推动客户采用其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从而在行业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豪迈此次降价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首先是对客户的影响。降价或精准定价策略使豪迈的产品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无疑降低了他们的采购门槛,从而吸引了更多潜在客户。同时,豪迈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不仅为客户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增强了客户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对于豪迈自身而言,降价也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豪迈能够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吸引更多客户选择其产品和服务。此外,如果降价策略能够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客户的成功案例将进一步提升豪迈的品牌形象,增强客户忠诚度。同时,为了在降价的同时保持利润率,豪迈可能会被进一步推动优化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这将有助于豪迈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在行业层面,豪迈的降价策略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豪迈的降价可能会促使其他竞争对手也调整价格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这种价格策略的调整将推动整个行业向高性价比、高效生产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行业的升级和优化。另一方面,豪迈通过降价推广其数字化解决方案,可能会加速家具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生产效率,还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豪迈中国官方没有明确提到直接降价40%,但从其“本土化+精准定价”模式、技术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可以看出,豪迈中国正在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价格策略,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价值。这种策略调整可能成为引发全屋定制行业价格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导火索。
全屋定制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争夺市场份额。豪迈的策略可能被其他头部企业视为竞争信号,促使它们通过降价来维持自身竞争力,进而引发中小企业跟进,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价格战。
价格战的传导路径可能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首先,头部企业如欧派、索菲亚等可能会率先响应,通过推出低价套餐或调整产品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随后,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跟进降价策略,否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风险。此外,价格战还会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商可能面临降价压力,而经销商则可能因利润空间压缩而调整销售策略。这种连锁反应将对整个行业的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价格战的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和企业利润空间的压缩。一些企业可能通过低价策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可能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长期来看,价格战可能加速行业的洗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为了应对价格战的压力,企业可能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行业的产业升级。然而,消费者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享受到更低的价格,但长期来看,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可能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