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雨果网  ·  亚马逊重大调整!FBA分仓政策新规 ·  昨天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2 天前  
雨果网  ·  重磅!TikTok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湘潭大学研究生遭投毒身亡:又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案件......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4-22 12:10

正文





4月7日,湘潭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张同学,因为身体不适,走进了医院门诊。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看病。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仅仅6天以后,他就在重症监护室里离开了人世。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阳光开朗、热爱健身的年轻小伙子以这样悲惨的方式告别了人间?

真相让人不寒而栗。

张同学,是被人投毒身亡的。

而行凶之人,疑似是他同寝室的同学,周某某。


这几天,此事在微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可悲哀的是,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竟然是因为一则谣言。

4月19日,一则聊天记录火上了微博热搜。

网传的聊天记录里说,事情的“真相”,是周某某因为自己的外卖经常被偷。

于是,他一气之下在外卖里下了“秋水仙碱”,毒死了小偷。


但这样的说法经不起细敲,很多细节完全对不上。

很快,这个网络小说一样的说法,被辟谣。


跟谣言相反的是,张同学不但不是小偷,反而为人正直善良,待人真诚。

他成绩优异,前不久通过了司法考试,前途本该一片光明。

他为人仗义,高中的好友向他咨询法律问题,他从来都是有问必答。

事发之后,许多同学都自愿站出来替他辟谣。

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他一直都是负责,有耐心的大男孩。


最让人心酸的,是张同学的姐姐在他去世后,发出的那条朋友圈。


看到弟弟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的时候,她好似被万箭穿心。

她根本无法接受,风华正茂爱健身的弟弟,竟然会被害成这样。

(张同学生前与姐姐的合影,来源:北青深一度)

她更想不明白,那么优秀的弟弟,又怎么会被污蔑成了偷外卖的恶徒?

如果要说恶,那么嫌疑人周某某平日里的行径,恐怕更像一个恶人。

周某某是从别的宿舍转到这个宿舍,而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多次出现换寝室的情况。

根据媒体报道来看,周某某完全就是一个嚣张跋扈的“奇葩舍友”。

他刚搬到新宿舍,立刻就要和张同学等人“约法三章”。

开空调时必须要开窗,白天寝室必须要一直开着门。

如果他只是脾气古怪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他还要影响别人。

他经常凌晨一两点才回宿舍,影响室友休息。

上厕所不冲水,还得麻烦张同学这个寝室长给他清理。

张同学委婉地劝说他,他更是毫不在意,我行我素。

不到一年,周某某就已经跟室友吵了不下20次。

更要命的是,张同学的生活也一直被周某某打扰。

他常常对张同学便宜的衣服鞋子评头论足,甚至还偷看对方的手机。

为了调换宿舍,张同学给校方“控诉”周某某的PDF,内容足足有20页。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低估了周某某的下限。

张同学早在4月7日,就已经去了医院。

到4月13日离世前,中间有整整6天时间。

但凡周某某还有一点良心,他都可以在这6天说出中毒真相。

那样,也许张同学的生命就还能够保住。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什么都没做,只想对方死。

当张同学全身插满管子,在病床上饱受折磨的时候,他没有被打动。

当张同学虚弱地向父亲喊出“我才25岁,我想活命”的时候,他也没有心软。

其心肠之恶毒,心思之缜密,可见一斑。

明明大家是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什么事不能挑明了说?

何以至于要用最卑劣,最无耻的手段,去杀害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室友?

目前,周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也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但不论如何,优秀又和善的张同学,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本以为,象牙塔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专心学问,单纯懵懂的。

然而,在这个高学历的幌子之下,人心竟然可以如此歹毒。

你永远也想象不到,这些未出社会的恶魔能有多么凶狠,多么阴暗,多么不择手段。


这次的案件,在网络上呼声很高,很多人都希望彻查、严惩。

很多网友也纷纷想到了刚刚去世不久的朱令。


其实不仅是朱令案,那些高校里面加害同学的案例,摆在明面上的,藏在暗处的,实在太多太多。

首先是他们的手法,几乎都是不择手 段,极其阴险。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选择投毒来害人?

因为,投毒是最隐蔽,也最防不胜防的害人方式。

我们知道,朱令所中的毒,是铊盐。

铊中毒发病极其痛苦且很难确诊,因此朱令从第一次摄入到确诊经过了4个月之久。


身为高材生,TA很懂那些化学药品对人的伤害有多么恐怖。

用最残忍的方式毁掉朱令,亲眼看着她在痛苦中面目全非,能给TA带去极大的报复快感。

其次,是他们犯案的心理素质,简直强大到令人发指。

复旦大学投毒案,相信很多人还记得。


林森浩给黄洋下毒导致对方住院后,他还多次以室友的身份提着东西去看他。

甚至,他还会安慰黄洋的父亲,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就是他的隐瞒,延误了黄洋的治疗时机,最后死亡。

黄洋的父亲在当时又怎么可能想到,眼前这个看似善良的男孩,竟然是害死亲生儿子的凶手?

清华投毒案,也是如此。

朱令确诊铊盐中毒并报警后,她所在的宿舍却突然失窃了。

小偷什么贵重物品也没拿,唯独朱令的洗漱用品被盗。

只要没了这个决定性证据,下毒者就可以完美脱身,死无对证,导致现在都没有决定性证据。

只要自己还没被盯上,他们就一定会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装作无辜,想办法洗脱嫌疑。

你风风光光却英年早逝,我下毒杀人却逍遥法外,这就是“报复”的“最高境界”。

如此缜密的心思,如此“高明”的手段,这些在顶尖学府的学生们,简直是令人细思极恐。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问,他们杀人的大部分动机是什么?

朱令案中,在美国的知情人士说,朱令我行我素,影响别人的休息。

复旦投毒案中,林森浩认为黄洋有学习上的优越感,嫉妒和仇恨他。

如果细数这些案件,你会发现几乎都是源于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但就是这样的小事,让这些高材生们变得阴狠毒辣、痛下杀手。

加拿大留学生王某,给同为留学生的前室友下毒,只因为对方不想让自己在家开派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那个给同学水杯投毒的女生,是因为嫉妒对方获得了奖学金。


网络上“同寝同学在背后搞小动作”的帖子下面,很多室友之间的小矛盾、小利益冲突,对方竟然会搞出阴险又毒辣的小动作。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象牙塔内的学生虽单纯,但他们的恶也同样纯粹。

你以为只是一次日常的矛盾和纠纷,在他那里却是刻骨铭心的仇恨。

你以为自己只是凭本身拿走了奖学金,他看你却像夺走自己一切的仇人。

每天对你笑脸相迎的人,却在背后机关算尽,在这些人身边生活,极其危险又恐惧。

所以,每当高校伤害同学的案件发生,在评论区你总能找到那句 “感谢室友当年的不杀之恩”。


其实,每当我看到这句话,总觉得悲哀。

大家都是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才走进了高等学府。

你又凭什么因为自己的一点阴狠心思,就要夺走别人的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我迫切希望这样的事情被曝光,凶手被严惩的原因。

希望世间再无朱令的悲剧、湘潭大学的悲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