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立讯精密、大族激光、长盈精密三剑客,信维通信、德赛电池、蓝思科技、环旭电子、歌尔股份、欧菲光、安洁科技、顺络电子、三环集团等。
安防: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涨价板块:
LED
龙头三安光电、覆铜板龙头生益科技等
半导体:三安光电、兴森科技、兆易创新、紫光国芯、北方华创(七星电子)、上海新阳、华天科技、汇顶科技、长电科技等。
【露笑科技】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授信业务提供担保的补充公告。
全资子公司上海正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包含江苏正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拟向江苏银行等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共不超过10,000万元,期限一年,需由公司对上海正昀及其子公司的授信提供担保,不收取担保费用。上述担保不构成关联交易。
【华锋股份】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因业务发展需要,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肇庆市高要区华锋电子铝箔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宝兴县华锋储能材料有限公司。
【亿纬锂能】关于继续转让麦克韦尔不超过2%股权的公告。
为了进一步支持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寻求更广阔的资本运作空间,同时结合公司聚焦主业的发展需要考虑,公司拟在转让完成麦克韦尔7%的股份后,继续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麦克韦尔不超过2%的股份。
【长方集团】关于控股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公告。
深圳市长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康铭盛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康铭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所需,拟向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安支行申请不超过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康铭盛为上述不超过2,000万元授信额度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江西康铭盛具体审批额度以银行最终批准额度为准。
【东方网力】关于向参股公司提供对外担保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为支持参股子公司发展, 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股公司中盟科技有限公司拟申请银行融资。中盟科技拟向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山支行申请办理额度为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银行综合授信业务,期限1年,主要用于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融资。为确保融资事项顺利实施,公司为上述银行融资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中盟科技拟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申请办理最高额度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银行综合授信业务,限为1年,主要用于中盟科技日常资金周转、采购原材料、开立保函,对其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融资事项顺利实施,公司为上述银行融资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ST 普林】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暨股票复牌的公告。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启动后,公司及有关各方积极推进,并与交易对方就本次收购事项进行了反复探讨和沟通。由于交易双方无法就交易对价及交易结构达成一致意见,经审慎研究,为切实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经各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根据相关规定,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将于2017年06月12日(星期一)开市起复牌,于2017年06月12日 15:00-16:00 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新亚制程】2017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修正后的预计业绩:
【沪电股份】关于拟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17
年6月9日,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同意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沪士国际有限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sia) Corporation Limited)申请的最高不超过1,300万欧元贷款,期限累积不超过三年,并由公司开具银行保函为其提供担保。
【茂硕电源】关于受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的公告。
近日,公司与瑞盈茂硕另一股东瑞盈信融(深圳)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瑞盈信融将其持有的30%的股权以人民币18,601,568.87元转让给公司,公司同意受让股权。
【金龙机电】关于拟收购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
公司与温州润泽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自然人林黎明签订《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温州润泽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林黎明关于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之股权收购协议》,拟以自有资金110,000万元受让温州润泽及林黎明合计持有的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雷曼股份】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
【旭光股份】关于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告。
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因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自2017年6月9日起停牌。
【博敏电子】高管、监事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公司副总经理韩志伟先生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40,000股,占其所持有的无限售流通股的比例为22%,具体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公司监事覃新先生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30,000股,占其所持有的无限售流通股的比例为25%,具体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传三星有意将7~8奈米Exynos AP封装委外
2
苹果拟于iOS11开放iPhone NFC功能予App开发者
3
苹果近年发展策略 已将Jobs购入Siri愿景消磨殆尽
4
车用订单成长动能强 亚光拿下车厂大单
5
智慧眼镜酝酿卷土重来接棒下一代明星产品 先进技术发展扮推手 然多项瓶颈待克服
6
三星电子新设Lifestyle电视小组 加强产品推广
8
华为称5年内挤下苹果、联想与惠普 登PC龙头
9
JDI 延后收购 OLED 研发商 JOLED
受限于经验与技术问题,传闻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有意将新一代Exynos行动应用处理器(AP)的封装制程委外进行,目前正与美国及大陆委外封装测试业者(OSAT)接洽。
据ETNews报导,三星系统LSI事业部最近向在南韩设有大型工厂的美国、大陆OSAT业者接洽,欲委托7奈米、8奈米芯片封装作业。但美国业者以高通(Qualcomm)委托的代工产量大,暂时无多于产能为由,尚未立即给予答覆,大陆业者则表示愿意进行研发。
三星最迟必须在7月底前决定封装作业如何进行,才能赶上2017年底量产出货的各项时程。若三星确定将封装制程委外给大陆业者,这将是三星Exynos事业发展至今首次委外,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一般封装作业在完成锡银(SnAg)电镀之后,以标准直径的锡球(Solder Ball)作为晶粒与载板接合的媒介,但IO端子间距变窄有可能产生干扰问题,因此每个IO端子皆必须先放体积比锡球还小的铜凸块(Pillar)之后,才进行锡球贴合,这段制程称为回銲(Reflow)。
10奈米以下的晶粒光是加热就会发生铜凸块弯曲,无法采取现行的回銲制程,必须改以放入导电胶或导电薄膜热压(Thermal Compression)接合,OSAT业者拥有这方面的经验与技术。
三星除了没有相关经验之外,如果要自行进行封装,还得从事新的设备投资,从时间上看来,委外封装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业界表示,高通从以前就一直采取热压接合封装,但封装领域对一直未受到三星重视。委外作业的时会增加物流等其他衍生费用,不利于成本竞争,或许经过这次问题,三星会改变对封装重要性的认知。
DIGITIMES中文网
苹果拟于iOS11开放iPhone NFC功能予App开发者
苹果(Apple)自iPhone 6时代就开始在手机中搭载近场无线通讯(NFC)芯片,不过一直以来在NFC芯片功能上都有所限制,仅自有行动支付功能Apple Pay有应用到NFC功能。
不过这样保守的态度似乎可能将有所改变,因外界在苹果最新发布的开发者文件中,发现苹果提到不久后将推出的iOS 11系统,将针对iPhone 7及7 Plus进一步开放NFC功能给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开发商,或许9月将发表的新一代iPhone 8也可能会开放。
据9to5mac等网站报导,苹果在iPhone 7系列中内建NFC芯片,曾在知名拆解网站iFixit发布的iPhone 7零组件拆解过程中被披露,不过此前苹果对该芯片的功能限制较多,至今仅Apple Pay被允许近用该NFC芯片。
不过在WWDC2017上,苹果在主题演说中当展示其智能型手表Apple Watch与健身房设备同步资料的功能时,便曾暗示其NFC芯片的使用已延伸至Apple Pay支付以外领域。
外界于苹果提供的开发者文件中,也首次发现苹果表示第三方开发者的App也将能够使用NFC芯片功能的说明,苹果指出,全新架构似乎让最新款iPhone的NFC芯片能够读取不仅只有Apple Pay标签,且会基于手机的位置对其采取行动。
苹果指出,NFC芯片将为iOS App与连网装置沟通开启更多方法,且iPhone也将可取代以NFC为基础设计的钥匙卡,或是诸如英国伦敦地铁使用的牡蛎卡(Oyster Card)及美国旧金山湾区使用的快艇(Clipper)卡等票证。不过报导指出,目前仍不清楚何种支付卡类型将被允许由iPhone NFC功能支援。
此前苹果基于安全性理由,强烈拒绝让iPhone的NFC功能支援银行的App应用,苹果宣称其Apple Pay就代表着安全性支付的黄金标准,且不希望银行提供较不具安全性的支付解决方案。
关于可能或可能不被允许的使用形式,苹果最新开发者文件则未提供明确说明,但似乎苹果仅允许App只有处在前景模式时才能够读取NFC标签,在此情况下意谓当一个标签被侦测到时,这些App将无法自动弹出通知。
外界指出,虽然上述这些功能在Android行动用户端早习以为常,但却是不少iPhone用户引颈期盼的功能,即使仍无法确知苹果会将NFC芯片功能开放到何种地步,但至少苹果保守态度已有所转变。
DIGITIMES中文网
苹果近年发展策略 已将Jobs购入Siri愿景消磨殆尽
苹果(Apple)Siri于2014年底前在全球语音助理领域仍保有领先地位,但不久后亚马逊(Amazon)所推出语音助理Alexa有了更先进的表现,这才让Siri开始成为相对落后的技术应用,随后更被Google及微软(Microsoft)等业者超越。
到底这个后SteveJobs时代所推出、曾在搭配iPhone 4s推出时惊艳全球的Siri,为何自苹果2010年收购后发展至今,却落得技术明显不如竞争对手的窘境,实与苹果本身发展Siri的一系列决策历程失当,及太过仰赖iPhone为营运中心有关。
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Siri是Jobs生前力推几项新产品之一,Jobs在2010年看上Siri,成功说服当时开发出Siri的新创企业出售给苹果,之后便将Siri部分功能微调以搭配iPhone流畅使用,首度于iPhone 4s与世人见面,并实质协助当时iPhone出货量首年大增73%。
Jobs辞世之后几年,据前Siri团队成员表示,在未能设定具企图心的目标、调整策略及文化至将使用者隐私列为优先后,导致难以个人化及改善Siri,部分Siri团队关键成员此后也相继出走苹果,甚至跳槽苹果竞争对手。而后苹果改找来亚马逊搜寻业务高层Bill Stasior来管理Siri团队。
虽然Stasior过去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念的是人工智能(AI),但他的专长是在搜寻而非语音或语言,这导致当时部分Siri团队认为,Stasior未能完全认同Siri产品最原初的发展愿景,即欲扩展至iPhone以外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这个目标。
即使如此,苹果到了2016年仍为Siri能够支援其他App应用,创建了一个平台及编码工具供开发者整合之用。
这几年如AdamCheyer及DagKittlaus等Siri共同创办人均离开苹果,创立Viv Labs新创企业欲打造可让第三方开发者可使用、以语音为基础的系统,当时约半数Siri团队其他成员均转至Viv Labs工作。
到了2016年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再以约2.15亿美元买下Viv Labs,这等于让当年Jobs买下Siri公司的多数人才资源,如今都纳入三星旗下。
苹果虽然为Siri新增部分新功能,但却被认为只是在Siri的花边上进行修饰,未能触及Siri核心问题的改进。在此由于苹果基于捍卫隐私权的策略,导致苹果未能以大量用户与Siri互动的资料来训练Siri系统,只以一般的资料进行训练及改善Siri效能。
苹果基于保护用户隐私,会随机标记Siri的搜寻资料且只保留这些资料半年时间,据前Siri工程师指出,苹果在Siri资料能够用来评估软件调整的影响性前,就会放弃对资料的控制。反观Google及亚马逊不会任意丢弃这些资料,除非用户要求才会丢弃。
也因为Siri团队近年的变化,导致欲改善Siri语音能力的计划停滞了,之后苹果再找来语言处理专家Alex Acero带领Siri团队,并将旗下语音辨识及自然语言两个彼此竞争的团队合而为一,此后再由于管理层的权力斗争,此合并团队再被交给不具这方面领域专才的另一位领导者管理。
这样的演变结果,也导致部分苹果语音辨识专家理想幻灭,据前合并团队成员透露,有一位跳槽至Google、另一位转往亚马逊任职。其他仅存Siri团队成员据称由于不愿让第三方App可以部署Siri,士气同样低落沮丧,苹果便减少新指派开发者能够使用Siri的数量。
到了WWDC 2016上揭露约150个新Siri指令,但这数量远不如亚马逊为Alexa推出的水平,据称这样的结果令许多开发者大感失望。而今年WWDC 2017即使苹果再为Siri推出部分新功能,但落后于亚马逊、Google等竞争对手语音助理的态势显然更为明显。
如据数位营销公司Stone Temple调查,在给Siri、Google Assistant及亚马逊Alexa进行5,000题不同领域问题的提问测试中,Siri回答的答案正确率(指问题有被回答而且正确;100% complete & correct)只有62%,明显不如Google Assistant及亚马逊Alexa各约有90%答案正确率。
除了苹果内部Siri团队问题外,苹果高度倚重史上最成功消费性电子产品iPhone,也是Siri发展停滞一大因素。由于iPhone占苹果极大多数营收比重且成为苹果最受外界关注焦点所在,苹果前高层表示,这也对苹果在开发手机以外技术的能力上形成约束效果。
但如今数位语音助理的开发竞赛却已是当前全球科技产业一大新兴竞争领域,具备对未来科技领域颠覆性的革命性效果,因此若苹果在Siri发展上持续落后其他领先竞争对手,对苹果未来发展性是福是祸实值得持续观察。
DIGITIMES中文网
车用镜头厂商机前景看俏,亚光拿下车厂大单,未来订单很有机会带来新一波成长动能。
亚光董事长赖以仁观察,车用镜头发展速度比原先预期更快,亚光掌握车用镜头技术优势,伴随车用镜头多采取非球面玻璃为主,亚光也拿下美系品牌客户电动车用镜头订单,并藉由携手日本大厂,拿下欧系品牌车厂客户订单,对于下半年怀抱乐观态度,下半年单月车用镜头出货量有机会进一步拉高,2016年单月车用镜头出货量约50万台,原本预估2017年有机会挑战60万台,但由今年订单来观察,车用镜头前景乐观,2017年下半单月车用镜头出货量可望攀高至80万台以上。
亚光8日举行股东会,会中通过2016年财报,亚光2016年合并营收约新台币(以下币别同)179亿元,营业毛利约33亿元,税后盈余3.37亿元,EPS约1.2元,今日股东会并通过每股配发1元现金股息。
展望今年,亚光表示,开发高绩效产品将展现成果,包括:家庭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受惠人口高龄化商机,瞄准器、雷射测距仪、影像传感器、手机镜头等产品稳定发展,运用于扫地机器人的雷射扫描模块,在智慧家庭商机概念逐渐成形下快速成长,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也具前瞻性,加上车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重要零组件更是集团积极投入重点。
亚光指出,亚光在车用镜头、光通讯智慧家庭、医疗、VR、AR等领域都有布局,今年有不错的发展,有信心能比去年好。另强调将全力拓展缅甸成为集团最大生产据点之一,充分掌握东协优势与商机。
研究发展成果方面,亚光回顾过去,2016年投入包括:雷射及DLP微型投影产品开发、投影机镀膜元件开发、新型扫描器、雷射瞄准器、运动摄影机、心血管硬度检测仪、高速化文件扫描CIS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建立、替代性打线材料导入量产、雷射照明装置、金融辨识产品等。
展望未来,亚光表示,研发、创新是科技业的核心,亚光将积极提升台湾、大陆及日本等地研发人力的质与量,厚植研发实力,集中资源于高附加价值之中高阶产品开发,以光学核心技术延伸发展创新性产品,强化智慧财产管理及全球专利申请,巩固市场地位。
亚光今年在主要经营方针方面,将推动组织再造,落实精兵政策,整合光机电,拓展新事业体;发挥缅甸事业体效益,降低销管费用;活用数位科技,挑战网络商机。
重要产销政策方面,将执行国际分工,结合各地优势创造最大利益。台湾定位为总公司及研发中心,生产高阶光学元件;大陆深圳、东莞、上海定位为光学元件、机构元件、终端产品组装基地;东京定位为新产品研发及市场信息中心,第一线服务客户;菲律宾定位为瞄准器生产基地,利用菲律宾当地外销美国的租税优惠;缅甸则定位为球面镜片主要生产基地。
亚光以光学为核心,积极往上、下游整合,投入包括:光学镜片、玻璃镜片、塑胶镜片、复合式镜片、非球面模造玻璃镜片、光学零组件、数位相机变焦镜头、DVD读取头、手机相机镜头、投影机镜头、打印机光学引擎、微型投影引擎、终端光学产品、数位相机、微型投影产品、望远镜、显微镜、瞄准器、测距仪等。
另一方面,亚光并多角化经营,掌握消费市场动态,发展多元化的产品线,加强光学与电子科技的结合,包括:触控式荧幕、脸部侦测、全景功能等,开发高附加价值的数位相机产品,持续拓展光学技术的终端产品应用,包括:智能型手机、笔记型计算机(NB)、投影机等。
亚光分析,光电产业受到全球大环境景气低迷、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影响,加上国际竞争激烈,光电产业将朝向影像感测及雷射应用引领风骚,该公司掌握光机电整合、雷射设计技术及量产能力,将为该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显著优势。
DIGITIMES中文网
智慧眼镜酝酿卷土重来接棒下一代明星产品先进技术发展扮推手然多项瓶颈待克服
随着系统芯片模块小型化及整合能力更趋成熟,加上虚拟实境(VR)应用起飞,Google、苹果(Apple)等语音助理系统功能强化,以及相关感测、手势判别、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日益精进,使得智慧眼镜应用可望卷土重来,成为接续VR头盔的下一代明星产品。业者预期若市场对于智慧眼镜的接受度提升,甚至有机会替代部分的智能型手机功能,成为消费者重要的穿戴式装置产品。
智慧眼镜并非市场新概念或新品,过去爱普生(Epson)、Google等均有相关产品推出,相较于VR头盔装置,智慧眼镜除搭载可透视的镜面,方便使用者在行进、移动及开放空间使用外,智慧眼镜更跳脱单纯VR游戏、社群、商用模拟等应用,配合多样新技术导入,让智慧眼镜具备可同时满足消费者信息浏览、导航、游戏、商用、通讯等功能。
业者认为智慧眼镜有机会卷土重来,在于相关搭配的技术更趋成熟,由于半导体先进制程持续拓展,SiP封装技术有机会将高频元件、处理器等芯片整合到体积更小的模块中,为后续穿戴式装置发展铺下更平稳的道路。
近期光学显示技术持续突破,有别于过往Google使用类菱镜片的Google Glass设计,目前业者已有能力将穿透式光学显示镜片,设计成类似传统眼镜镜片的型态,虽然分辨率与分辨率较低,但若业者在此领域突破技术瓶颈,将大幅加快智慧眼镜普及速度。
另外,VR应用经由宏达电、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ony等业者力拱,2016年已成VR发展元年,且业者积极布建VR生态系,2017年VR应用将持续爆发,随着VR硬件终端驱动应用程序、内容、外围配套包括通讯、运算、显示技术等快速创新,加上扩增实境(AR)、混合实境(MR)相关应用百花齐放,让智慧眼镜更具发展条件。
近年来AI发展火红,随着其结合大数据分析、类神经网络等更上一层楼,已让AI应用可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当中将对消费者使用科技产品习性产生最核心改变之处,将是语音助理功能,而此也是Google、苹果等积极强攻之处。
业者预期若具高运算功能、高显示技术的智慧眼镜,能够整合语音助理应用,加上手势判别、眼球追踪等技术导入,辅以既有如Google地图、翻译使用及VR、AR、MR平台支持,配合2020年5G网络将正式商用运转,将让智慧眼镜有机会翻转现有行动硬件生态,具备成为替代智能型手机的明星产品条件。
不过,智慧眼镜欲全面普及,恐仍有相当的瓶颈必须突破,以过往Google推出的Google Glass为例,高达近新台币5万元的售价不够亲民外,由于其造型突兀,也让科技尝鲜族配戴Google Glass的使用时间不长,因此,如何让智慧眼镜的科技感与时尚感兼具,将智慧眼镜设计成消费者可接受的型态,将是智慧眼镜普及的最大关卡。
其次,以现今的VR头盔为例,由于配戴者可能产生晕眩等问题,业者如何进一步消弥市场对此应用的健康与安全疑虑,也是智慧眼镜发展的关键。
DIGITIMES中文网
三星电子新设Lifestyle电视小组 加强产品推广
传出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为了让电视机跳脱单纯影像播放器的形象,成为可改变消费者生活形态、带来更美好生活体验的创新产品,日前成立专职部门负责推动相关事业。
据韩媒DigitalTimes报导,业界消息表示,三星电子日前在影像显示器(VD)事业部底下成立Lifestyle TV(LTV)小组,将负责推动新款相框型电视等可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的Lifestyle系列产品销售,小组成员约有10人。
三星将从6月起在欧洲、南韩、美国等地推出品名为The Frame,标榜可改变民众生活方式的电视产品。先前3月三星已推出Serif电视打头阵,作为首款Lifestyle系列电视,后续欲扩大The Frame电视市场,带动消费者生活方式改变。
三星的高阶电视QLED系列也标榜可带给消费者新的生活体验。QLED电视若插上直径1.8mm的透明光缆(OpticalCable),便可与电视机附近的其他设备相连,以单一遥控器整合全部操控;电视上同时具备特殊设计,可如同相框一般悬挂于墙上。
另一方面,三星已在美国推出「无残影免费终身保固」,6月底前在巴西、阿根廷、智利等中南美国家推出QLED电视后,准备扩大无残影终身保固的适用国家,让QLED电视畅销全球。
三星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以推出高阶产品与开创新市场的双轨策略同时并进,有效抢攻电视市场,预估Lifestyle系列每年可额外创造2亿台左右的新市场。
DIGITIMES中文网
传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正在研发搭载Bixby语音助理的智慧音响,计划加入暂由亚马逊(Amazon)取得领先优势的智慧音响市场。而Google、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软银(SoftBank)、Line等科技大厂均已推出或计划推出智慧音响,智慧音响将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的下个主战场。
根据KoreaHerald及Investopedia报导,三星已取得某音讯装置的设计专利,同时正在寻求扩展Bixby的用途。
苹果日前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宣布推出智慧音响HomePod;微软则与三星子公司Harman International合作,在5月宣布将结合Harman音响技术与微软Cortana语音助理推出智慧音响Invoke,预定在第3季上市。
软银于5月亦表示,正在与大阪机器人新创公司Plen Cube合作,将在2017年内推出支援语音指令的无线智慧音响。
南韩最大入口网站营运商Naver目前也与其日本行动通讯App子公司Line合作,将在夏季推出智慧音响Wave。
众家科技大厂之所以积极推出智慧音响,是因为此市场即将起飞。市场研调公司eMarketer预估,美国有3,560万名消费者将在2017年每月至少使用1次声控装置,包括Echo和Google Home等智慧音响,较2016年成长128.9%。而2017年亚马逊Echo将以略高于70%的市占主导市场,Google将以约23.8%市占排第二。
DIGITIMES中文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