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时空维度,阐释国家公园全球格局。上篇讲述目前国家公园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及其类型特征;下篇将讲述国家公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动力机制。轻揭其面,以飨读者。
国家公园岂止十六湖,
截至2018年全球200个国家已建近10000家国家公园。
北美洲国家中,美国国家公园共59家,
总面积210000 km2 ,占国土面积的2.26%;加拿大国家公园共46家,总面积320000 km2,占国土面积的3.3% 。
欧洲国家中,英国国家公园共15家,
总面积12500 km2,占国土面积的5.12%;荷兰国家公园共20家,总面积1300 km2,占国土面积的3.10% 。
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国家公园共34家,
总面积21330 km2,占国土面积的5.6%;中国台湾国家公园共9家,总面积31218 km2 ;中国大陆国家公园试点10家,约占国土面积的2.0%。
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
大体量荒野型国家公园
,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
中等体量半乡村型国家公园
和以日本、泰国为代表的
中小体量自然人文复合型国家公园
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1.美国荒野型国家公园
美国荒野公园的荒野特征在西部的国家公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公园的90%以上区域都保持着荒野状态。
约瑟米蒂国家公园以5%的轻度开发,争取到了95%的荒野保护。
美国国家公园荒野景象震撼人心:拱门国家公园中2000多座天然拱门“任性”地敞开、大峡谷国家公园的绿色科罗拉多河绕过红色马蹄石平静而威严地流淌、布莱斯峡谷的天然石俑在大自然的光影里不断更换装容……,国家公园里的道路也只有徒步和越野车才能通行,沿路尽显大开大合的荒野风光。
2.英国半乡村型国家公园
与荒野格调不同,英国的湖区、峰区、雪墩山等地做到了从避世乡村到国家公园的蜕变,展示了人地和谐的英国解决方案。
英国的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和乡村空间的“混合装”,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对不同土地的利用方式、重要动植物配置及村庄所构成的居住区域提出详尽的保护要求,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国家公园中村庄是游客重要的基营地,农场则成为游客必不可少的休闲空间。
峰区国家公园
湖区国家公园
3.日本自然人文复合型国家公园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多山的岛国,国家公园集自然风景与人文名胜于一身,集结了古老的森林、温泉、遗迹、民俗和节庆。
2017年全球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在各大洲分布如下:
非洲——肯尼亚塞伦盖蒂、南非克鲁格;北美洲——美国大峡谷、美国黄石、美国约塞米蒂、加拿大班夫;南美洲——秘鲁马丘比丘、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委内瑞拉卡奈依马;大洋洲——新西兰峡湾。
各大洲国家公园排名最火的国家当数美国,
2017年美国国家公园共接待全球游客3.2亿人次(其中科普研学游客6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益270亿元,带动直接就业90万个。
有人会问全球最受欢迎的10个国家公园中,缘何亚洲无1例上榜?原因显而易见,中国没有参选。
预计5~10年,中国国家公园将覆盖国土面积6%~9%。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家公园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国家公园美景最极致的国家,世界国家公园排行榜将会被中国颠覆性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