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懂懂日记
懂懂QQ:236145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懂懂日记

2021-01-01

懂懂日记  · 公众号  ·  · 2020-12-31 07:44

正文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县城,终于搞了场像样的赛事。

牧马人年会。

圈子与圈子之间也有交叉,甚至,山东马帮的帮主就在陆巡群里,这个也不奇怪,玩越野的,一般都有N辆车,虽然我是菜鸟,但是我也在N个车友群里,猛禽、坦途、路虎卫士、大G、牧马人、LC7系、帕拉丁、纳瓦拉……

这两年,我玩的比较多的,是LC7系的圈子,准确的讲,是山东圈。

他们也有玩牧马人的,例如参赛的。

就在群里约着聚个会。

群里一共才50来个人,就跟一个班级差不多,彼此都熟悉,一说要来我这里,那我肯定要认真招呼,至少要安排吃饭吧?至于别的,都各自解决,咱也帮不上忙,前些日子我在文章里写了斯巴鲁车友分享找妹子的经验,每到一座城市从抖音上找,看着作品偏SEXY方向的,就直接询价,这个事还有后续,后来我在读者群里看到,不知道哪位读者被误导了,竟然真的这么去找了,而且还把合影发了出来,配了一句话,好是真好,长的好,身材好,说话也好听,人也有素质,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贵。

让我太尴尬了。

我只是记录一些群体,一些事。

结果,让你学去了。

我让你好好赚钱,你咋不学?光学些歪门邪道!

车友们要先去参加比赛,然后再到我这里玩耍,我对比赛天生没啥兴趣,因为我觉得越野还是要去大西北,去玩玩沙漠,穿穿无人区,在个沂河里有啥意思?而且还容易翻车。

我需要先安排晚饭,我要让厨房去买菜,把拿手菜做一遍。

结果,厨房告诉我,晚上可能比较紧张。

为啥?

我哥也订了一桌,而且是用了最大包房……

那不行,需要先给我让路,我知道他没什么正事,有正事他就找我商量了,肯定又是他上传销课的那些同学,见了面相互都称家人,还要抱抱。

传销课洗脑太厉害了,我媳妇加入了深圳一个炒房的培训机构,深房理,整个人完全就魔怔了,三天两头飞深圳,去注册公司,去参加信用卡培训,前天刚回来,非拿我身份证去打征信,我拒绝了,说马上又要出门,又报了一个新课程,元旦开课,崇拜深房理到什么程度?大米都吃人家的,说是人家自己种的,从而我推断出,深房理的主讲人是东北人,而且是五常一带的,还每个学员发一本书,那书有字典那么厚,什么理财圣经,我媳妇还认真的做笔记,我拿出来翻了翻,还带签名的,遗憾的是,我是专业做书的,我一看这书就是非法出版物,连个版号都没有,若是一举报,直接就抄了。

个人是不能发行图书的。

这些都没啥,我媳妇还跟里面的学员一起合伙买房,我媳妇出钱,人家代持,一群人就跟结拜兄弟似的,签了同盟书,我一看额度也不大,几十万块钱,我媳妇一个月还4千的房贷,我就装不知道,也没问,即便哪天她暴雷了,只要别炸着我,我就能时刻捞她,若是她把我一起拉下水,例如把我名下资产也查封了,那就没人能捞她了。

就是魔怔了,不断的贩卖深圳的美好,你希望你的孩子一辈子就在乡村里吗?你知道上海的小朋友是怎么读书的吗?全球游学,你家是整个田野游学?未来的人生能一样吗?

傻屌!

我媳妇特别容易迷信这些,但是反过来想,当年为什么我娶了她,也是因为她迷我迷的最紧,一旦生活在一起了,光芒没了,偶像成狗蛋了,那么她自然会不断的寻找新的,只是她读书太少,太容易迷信一些不该迷信的,你看看我们家堆成山的快递,买回来很多连拆都不拆,都是看直播买的,她这个人就是如此的简单,人家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之前,我还每天早上在朋友圈晒她昨晚的购物记录。

很疯狂。(上个月我刚给了她10万,让她节约,少花,我还晒在朋友圈了,昨天我回家,她说问我借2万块钱,我问她那10万呢?她扭头回卧室了,撇了一句,我什么时候乱花过钱?生气了!我觉得肯定没乱花,而是被忽悠投资或买课了。)

还是读书少的缘故。

看什么都是新鲜的,都是崇拜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读者,例如我卖东西,特别是一些比较贵的,很容易遇到一些砸锅卖铁的主,从而我就理解了工地上民工给女主播刷礼物,贷款刷,这个是真的。

一旦底层农民工被一位大哥或妹子吸引了,他就是个木偶了,钱都不属于自己了,我媳妇没啥收入,我每年给她个三十万二十万的,这是她折腾的上限,购物她用我的淘宝,我的淘宝是APASS会员,她也花不了太多,一年三四十万上天了,就是说她虽然能折腾,还可控,到不了100万,我上个月之所以一次给她十万,我的意思就是一年不再给了,结果我发现,我的策略是错的。

但是,不是每个农民工背后都有人给撑腰。

很多读者的故事我都不能写,因为层次越低的时候,内心越玻璃心,一句话可能就能惹毛,要死要活的,日常打赏,突然出现大额的,基本都是生存线上挣扎的,这种我都会努力找到对方,还回去。

还有贷款了一大袋子钱,直接摆我们桌子上的。

什么样的都有。

两个原因:

要么,觉得人家懂懂层次高,咱打赏个三百两百的,他看不在眼里,怎么才能引起他的注意?一次三五千,买东西送礼物也是如此,懂懂应该是天天喝茅台的人,送他普通酒他也不喝,狠了狠心,买了一提茅台过来。

要么,就是赌博了,ALL IN,我就这五万块钱,懂懂,你带带我吧。

为什么我不断的在文章里讽刺初中毕业的。

就是想把读者洗一遍。

把玻璃心洗去,把低收入群体洗去,都是炸弹,他自己还不这么认为,觉得是对你最好的人,甚至能为你挡刀挡枪,能与你一起出生入死。

我上次写了鞋子,我看大家的回复,很多人回复自己从来没穿过200元以上的鞋子,应该也是真的,咱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包括娃都不止穿200元的鞋子,我娃现在读私立学校,过去在县城最好的幼儿园,我去接孩子时,看到门口摆的鞋子,清一色的NIKE毛毛虫。

也就是说,虽然咱也是农村出来的,但是总感觉200元的鞋子还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何况大家都在大城市,我们在县城呢,对不?你们怎么不穿AJ?

有的穷读者,他也这么揣摩我,觉得懂懂应该只穿2千以上的鞋子,自己一个月发了不到三千,在网上给懂懂买双AJ,邮递去。

那我们肯定不能收,要给退回去。

因为退,还折腾了好久。

若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大领导,你会发现,那都是人性大师,没有绝对的清廉,也没有绝对的大贪,两个绝对在初期就被淘汰了,不可能继续往上走,能继续往上走的,都是人性艺术家,就是也拿也占,但是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剩下的,那都是运气了。

整体是两大原则:

第一、拿大不拿小。

第二、拿强不拿弱。

例如有机会拿200万,那么下属送的两三千,就直接拒绝,怎么来的怎么退回,若是关系实在好,则象征性的,跟佛山一带的红包一样,把红包撕个角下来,在红包上写句话,退回去,我就被退回过,人家娃结婚,我送了1千元,没有任何目的,就是随手礼,抽了一张留下了,然后在信封上给写了四个字,退回了:心意已收。

就是设了一个警戒线,例如5万以下的,全归小钱,收到全退,包括酒呀,肉呀,都是如此,就是对下绝对清廉。

为什么我们找大人物办事,送礼送不上?

就有这个原因,我们被划在了红线以下,属于有隐患的钱,但是还有一类钱,也是小钱,但是属于可以收的,就是自己带过的兵,自己的下属,还有归类为礼尚往来的,这种算是维系感情的,无欲无求的,绝对安全的,特别是自己提拔过的人,收的再多,也可以理解为年度分红,绝对安全,自己人。

拿强不拿弱是什么意思?

我哥初出茅庐,连借带凑,弄了20万,想拿个工地,准备把这20万一股脑送给一个人,而竞争对手呢?本身是老板,只拿了10万,能拍板的人愿意收10万不愿意收20万,因为我哥这20万,背负的筹码太大,一旦把活给了我哥,我哥又没赚到钱,他会歇斯底里的,乱咬。

我当作者久了,也基本是半个BOSS了,所以对这些东西,领悟越来越深,做生意要做有钱人的生意,合作也只跟有结果的人合作,至于说去栽培个新人之类的?那是自己往火坑里跳。

就是不断的建立物理隔离。

深房理,教人炒房子,若是他教有钱人如何投资深圳地产,出不了事,为什么前段时间被推向了舆论浪尖?就是因为他试图教一群屌丝如何在深圳买房子,杠杆套杠杆,恨不得零首付持有价值千万的房产。

她就没那个财命,你非让她有。

不是连你一起拉下水吗?

收礼绝对是一门大艺术,同时,也可以反过来说,送礼更是一门艺术,如何被人信任?愿意收下。

你要这么想,送礼才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看似,送了就有结果。

其实,送了就被退回了。

性贿赂常见吗?

也很常见,很多人不理解的是,这些人缺女人吗?要多么漂亮的女人没有?为什么去跟个老妇女睡觉?

这你就不懂了,高能量场的女人,年龄再大,也比小姑娘有魅力,因为你觉得你骑的不仅仅是个女人,甚至是骑在了她的产业之上,一个管着几千人的女老板,此刻在我身下,任我摆布。

那是一种绝对的成就感。(上心理课时,老师提过一点,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睡了别人的妻子很有成就感,其实这是一种原始的权力征服欲,感觉是用这种方式征服了对方的男人)

单纯的美色,对于高层次男士而言,是过剩资源,就是想要,随时都有,一群一群的,不稀罕,但是拥有高能量场、高财富值、高社会地位的女人,是稀缺资源。

不应该叫性贿赂,更多的时候,是两情相悦。

找到知音了。

继续回到饭局,我给我哥打电话,我要问问他晚上请什么人吃饭?重要不,不重要就让给我。

他说,非常重要,给孩子选学校,请了XX局的XX,还有XX副校长,还有XX,XXX,XX……

我说,那就是一群屌丝,你伺候他们干什么。

他说,人家答应给弄了。

我说,你给我500块钱,我给你搞的妥妥的。

他说,两回事。

我办这个已经是轻车熟路了,500元购物卡给招生办主任,马上就给办了,咱又不是大城市,虽然也有学区概念,但是基本不紧张,你愿意读,就能进。

何必请这么一箩筐。

为什么教育系统的人,一请客就是一大群,十多个?

这与教师群体一个独特的习惯有关,例如咱俩都是老师,又是好朋友,甚至是上下级,我欠你一顿饭吧?不要紧,有家长请我,我喊上你,就等于我请了你。

这个有意思不?

在工薪阶层里,每一顿饭都要标记的,就是这顿你请了我,我要认真记的,有机会还回来……

所以,你看家长请客,总会有一群无关的跟着。

根源就在这里。

我咋知道的?

第一,我本身是厨师,天天跟请客打交道。

第二,我圈子里,多是老师。

师姐师妹的,跟我在一起也不避讳,前几天我遇到师姐,她喊我小瘦子,问我怎么减肥的?我说少让家长请客就不肥了。

山东女人,过了35,基本就自暴自弃了,骑个破电瓶车,任肥肉疯涨,也不化妆,也不打扮,也就是这几年才陆续有化妆的,过去化妆是贬义词。

她比我还重。

骑个电瓶车,奶都耷拉到车把了。

我问,最近没家长请客了?

她说,少了。

我问,咋回事?

她说,要分科了,学生也不知道要分到什么科,家长也不重视了。

我说,这届家长不行。

她说,就是。

其实呢,老师们并不愿意去吃这顿饭,但是愿意被邀请,我可以不去,但是你不能不邀请,另外吃饭只是引子,核心是要送礼,例如今天来的,每人一张购物卡。

聊了一会分科,她说现在分科不跟我们那时分科了,现在是可以DIY了,例如你可以选物理、历史,这么组合。

我说,那不更乱了套?

她说,就是。

我说,其实文科就选文科,理科就选理科就很好,因为跨学科是很难出成绩的,例如数理化不分家,现在文史地理也不分家,历史语文化,语文政治化,地理常识化。

她说,你适合读文科。

我说,我不想读文科,学文科的男人矫情。

之前有家长跟我讲,很看不惯有些老师收礼,我是这么跟她讲的,一直等毕业了,同学们聚在一起,我们才知道,当年我们看似很公平的一些竞争机会,其实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同学的父母在铺路,而我们的父母没有这个能力和意识。(例如大一时,刚开学就发奖学金,我们分数都是一样的,奖学金给谁不给谁,就是老师一句话,咱只是听说别人领了3600元的全额奖学金,咱羡慕有啥用?)

我们不是北京,不是上海,北京上海相对比较公平,教师工资也高,姿态也好,我们是小地方,还是个人情社会,我们给老师送礼,不是教老师受贿,也不是说我们道德败坏,而是为了老师更好的服务我们,服务我们的娃,既然细小的付出就可以让资源倾斜,咱为什么不去使用规则呢?

我们该大义凛然的时候继续大义凛然。

理想是理想。

现实是现实。

愤青是没有意义的。

社会有明规则,有潜规则,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越容易向往明规则,越喜欢谴责潜规则,实际上?潜规则才是推动运行的真正准则。

前段时间,有个大学生来找我选书。

是他父亲介绍过来的。

他要选十几本书,作为元旦礼物送给同学,让我选一些适合他这个年龄段阅读的,又是他这个年龄段能熟悉的作家,带签名的。

很有礼貌的一个孩子。

我跟他深度聊了聊,他不仅仅要给男同学准备礼物,还要给女同学和老师准备礼物……

咱也念过书,你说咱上学的时候,哪想过这些?

我列了一些给他。

最终,他选了十册李元胜的书,李元胜玩微博,粉丝也不少,主要是什么?李元胜签书跟别人不一样,他是每本书都画幅画,就是用签字笔画的,非常漂亮,名字也写的漂亮,我对这类书的定义就是除了书外,都很好。

希望别传到李元胜老师耳朵里。

书也不是不好。

是诗歌类的,不符合我胃口,我手里这些签名书是他写的那本《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我觉得这孩子有前途,懂的经营友情、师生关系。

能成大器。

应该也是被他爸耳濡目染。

你这么想,既然山东人都玩这一套,你非的拿上海怎么着,深圳怎么着来比较,你不是自讨苦吃吗?人家让你喝酒,你非说酒文化是糟粕,咱随意喝不好吗?为什么非把大家灌醉?

一次两次三次,大家把你归类成傻逼,吃饭喝酒再也不叫你了,你被孤立了。

跟我哥没协商好,他坚持用大包间,我问他几个人,他说定了六个,但是肯定不止六个,我说我这边八九个,你看看?

他说,你都是些狐朋狗友,我办正事。

由他去吧。

我出去吃,带大家去吃海鲜去。

让同事帮我预订了房间,然后我发给了车友们,让他们直接去那边,我也赶过去,我不喜欢这些老师还有一个原因,吃饭喜欢拿东西,感觉咸菜腌的不错,问后厨要点带着……(不拿不占,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小道理,你仔细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的人,极少!)

我回家换衣服,准备直接去饭店。

卖苹果的联系我,要一起坐坐,请客吃饭的意思,我之前科普过,本地人做业务有个特点,事成不成不说,先喝个酒,他是听中间人说的,说这个人是网红,现在网红带货可火了,你们应该合作合作。

苹果说,我还约了李XX一起。(李XX是我们村书记的表弟,中心医院的医生,一般请客都要这么做,就是请个彼此的熟人,交集。)

我说,我今天晚上有安排了。

他说,那就再约。

我说,好。

我现在说话办事可谨慎了,我在自己的世界习惯了,例如偶尔有朋友找我或者给我打电话,我可能突然就来了一句:先这样吧,我有点事。

一般都马上就理解。

毕竟,我们都是很忙的人。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关系也不错的朋友,他来找我谈点事,我做饭一起吃了,吃过饭后,我想,我要跳绳,还要写点东西,我就提了一句:要不,你先回去吧?

他就起身走了,临走我还送了本书给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