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我们定的目标是两个月内突破1000个司机。结果40天里,还没有一家出租车公司肯跟我们签约。
每天早上,线下的同事都信心满满的出发,晚上又灰心丧气的回来。每次回来他们都很气馁,他们每天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每天都会被问,有个同事就问我,家里有没有在交通委员会的亲戚,我还真的去问,但我老家是江西的,真的没有。
当时就想,换个城市试一试。想到深圳,觉得深圳是个比较开放的城市,结果,还是碰到一样的问,对方都会我们地推人员:你们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
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你觉得走头无路的时候,上天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到了第40多天的时候,一个同事就高兴的给我打电话,说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跟我们合作了。是昌平一家出租车公司,很小,只有70辆出租车,叫做营商(音)出租。
当时对方也不知道滴滴能做什么,就是跟我们的兄弟喝酒喝高兴了,觉得挺不容易的,趁着酒劲就答应了。我现在在路上看到了营商出租还会特别的亲切,充满了感激。我们就觉得看到了曙光。
一家签约之后,我们再推广,就可以跟其他人说:你看营商都和我们合作了,你要是不和我们合作,人家的司机赚钱多,回头你们的司机就都跑人家那里去了。接下来一个星期内,我们又签了4家出租公司。
我打电话给深圳的兄弟说,你看北京有突破了,你们还没有突破就是你的问题啊。他想了一下,觉得我说的也对。
慢慢的,出租车公司有了,我们就开始组织司机培训。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我亲自去做司机培训。我觉得自己讲的特别的真挚。我说,我是阿里出来的,虽然是出租车行业的门外汉,但是我做互联网很久了,我在阿里,帮很多行业提高了效率帮他们赚了钱。
出租车行业目前没有变化,但是我们的软件可以提高效率,帮你们赚更多的钱。我自己觉得讲得很诚恳,但下面的司机根本没人看我。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开会,耽误赚钱还经常被推销各种机油汽油,
他们觉得滴滴是新型的骗术
。
当时100个司机中不到20个人有智能手机,一般每天只能装7、8个。有天有个同事特别高兴的打电话跟我说:今天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装了12个。我自己想一想,觉得特别凄凉,我们计划两个月装1000个,现在一天只装7、8个,真不知道公司什么时侯能做起来。
创业的时候,很多事都没有想到过,没有考虑过技术合伙人,也没有思考过市场、运营、CFO 可以干什么。
我当时发现技术外包不靠谱,就开始找技术合伙人。为了找到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我找了支付宝的同事,让他帮我拉了一个他认识的在北京工作的技术人员名单,我一个个的跟他们去谈。但是都不愿意出来。我一个堂哥在老家开网吧,是计算机毕业的,我就问他有没有同学在北京工作的,也没有。
有一天,我忽然看到新闻说搜狗和腾讯的新闻,当时就想,大公司有变动的话,不就有技术人员会跳槽。我去腾讯,去百度,约他们吃饭喝咖啡,但是还是没有。我现在就相信,
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天就会帮你。
我偶然加了一个微信群,在里面说了几句话,结果有一个人自称是猎头,问我想找什么样的人。但是,认识了这个猎头后,他一个月都没消息。突然有一天,他说,手里有一个人了。我就赶紧约了见面,就是我们现在的 CTO 张博。
我现在相信,有些人真的跟你有缘。
我很少对一个男人有这种感觉,一眼就知道,他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当时,跟张博谈完,我特别兴奋。一出门口,我就给我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打了一个电话说:这就是上天给我的礼物。
有了合伙人之后,一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找到张博后,张博说产品不行,但时间不能在拖了,必须要上。就硬着头皮上,能响就行吧。
我去交通委员会演示,结果,我呼叫了两次,所有人盯着看,看了30秒没响。我当时就想钻地洞,关键的时候,它没想。再后来,我再去我就带俩手机,哪个响演示哪个。所以,
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
我曾经自信满满的把我的产品拿给王兴看,结果他看了一眼说了俩字:垃圾。我说,你能不能鼓励一下创业者。王兴说:你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哪里还有需要注册的。
我们原本想还每个软件向司机师傅收3块钱,后来发现,我们还得给司机补贴。
流量是一个大问题。
一开始没有订单,有一天一帮司机找到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当时很偏远的,他们还是找来了。当着我的面摔手机,说我们是骗子,说:一天十几个 M, 没有一个订单。我说 M 是什么,后来发现是流量,他们不知道 M 是兆。
没有订单,还要走流量,那些司机师傅根本就不开软件。有一天,我们发现北京只有16个司机在线。我就说,起码有16个司机相信我们的,我们不能让这16个人失望,不能让这16盏灯灭了。
没有订单,我就找人去打车。我面试了一个人,他问工作是什么,我说打车。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
我觉得他应该是最轻松的人,但他跟我说自己很痛苦。他说:你很难体会一个打车的人的痛苦。我早上出门要设计路线,我打到了三元桥,想换一辆车却别的地方,结果那个司机师傅也不走,还等着再拉一个,我再三元桥无事可干,我想走又不能打,怕上车被看出来我是一个托。
我说,那要不你就去发传单吧。他问我去哪里发,我说你去人多的地方。结果,他就去西站发传单,在北京西站的一个天桥下,刚把传单拿出来,就被人摁住了,给我打电话,说在派出所,被当成上访的了。跟派出所的人解释,对方也不知道滴滴什么。后来,他去了易到用车,我们还经常联系。
原以为产品上线是一个门槛,但是上线只是一个开始。
早期太苦了,我们不知道怎么提高流量,连张博都一起想办法提高流量。我们用了很多办法,我自己还去小区的电梯里贴传单,去国贸的路边发传单,但都没有作用。
还是那一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天就会帮你开一扇窗。
一个事情往往有很多面。
我当时在支付宝做团购,跟拉手的吴波,美团的王兴都聊过,吴波偏市场营销,王兴注重技术,都没错。都说拉手烧钱,我觉得拉手不叫烧钱,它只是帮大家教育了市场。(滴滴烧了很多钱后),我有这个资格说拉手不叫烧钱。
当时觉得,团购已经很烧钱了,但今天我们的竞争程度比团购激烈100倍。我们的第一个对手是摇摇。当时摇摇做专车,2012年4月他们就拿到了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的350万美元 A 轮融资,我们后来的天使才80万元。他们已经有用户基础,资金是我们的100倍,他们转型做打车。
当时,摇摇的第一个策略是在广播电台做了一个广告,介绍自己的软件,然后说2周后去一个地方开会。他们做那个广告花了30万(数字可能有误),我们一共只有80万元,这仗没法打。我们一筹莫展,一位负责后勤的同学说他有办法。
当时流行电视购物节目,都会在结束后接一句:即刻起拨打电话 xxx。我们负责后勤的同事就出主意,说我们接着摇摇后面做一个:现在拨打电话 xxx 即可下载安装,反正司机师傅也分不清摇摇还是滴滴。结果等到两周后,摇摇开会的时候发现没人去。他们打电话问司机,司机说,我们已经安装好了啊,不是拨打电话 xxx 就可以安装了吗。
摇摇的第二招是租下了机场的一摊位。我们也找了各种资源,也认识机场的人,但是机场的摊位还是被摇摇租去了,有时候认识人也没用,还是看钱。摇摇当时比我们出得钱多的多。
当遇一个出手很辣的对手,你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赢
。
后来,我们一位同事谈到了西站一个摊位,4000块(数字可能有误),30万没有,4000块我们还是有的。工作人员穿着工服站在那里帮司机安装软件。那时候,司机们也不懂什么是智能机。我们的工作人员就挨个问,是不是诺基亚的(诺基亚是功能机),要不是,就拿过来,给他们装软件,然后给他们一张宣传单,让他们回去看怎么用,一分钟装一个。
所有运营的细节都要考虑到,
在厕所旁边,我们要考虑是他进去的时候发传单,还是出来的时候发传单。进去的时候发,出来的时候那张传单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