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光谱大模型发布暨2024年LAMOST银河系研究进展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举行,恒星光谱模型SpecCLIP正式亮相。这是继天文大语言模型AstroOne和具身智能望远镜发布后,之江实验室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发布的又一重要成果,能够为银河系普查提供智能化工具。
如何快速、高效地测量上亿颗恒星的多种物理参数,是新时代恒星光谱学面临的重大挑战。SpecCLIP基于大规模巡天积累的数据构建而成,它利用数百万条高质量LAMOST低分辨率光谱和数百万条Gaia XP光谱进行了自监督无标签训练,实现了不同分辨率和波段覆盖光谱间的联合分析与相互预测。SpecCLIP能够高效预测数十种恒星参数,显著提升参数精度,发现了数十万极端贫金属星候选体,为研究银河系乃至宇宙极早期物理过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约束条件。SpecCLIP将面向全球研究人员开放,以支持更广泛的研究需求。
国家天文台副教授黄样代表SpecCLIP模型联合研发团队介绍进展,并表示,"AI模型正在加速推进天文光谱学在银河系研究中的应用,我们期待这一大模型能够为银河系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之江实验室与国家天文台正共同研发面向其他细分天文学领域的科学模型,用于捕捉极端瞬变源、精确预测太阳活动等,进一步满足天文研究全链条需求,助力科研效率提升和成果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