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铺子
铺子每天为您奉上各种电影大餐,电影小吃,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铺子

能打败变形金刚的,或许只有变形金刚了

电影铺子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24 22: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昨天,万众期待的暑期档超级大片,


《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上映了!!!



在23日零点开始公映算起,该片仅在午夜场就报收4000万, 仅睡一觉的功夫就拿到大部分院线电影难以企及的数字。


这串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与其他公映影片相比,4000万的成绩足以跻身内地历年午夜场票房榜的前五位。


而与同系列影片相较,这也算得上创下新高,将2014年《变形金刚4》2000万午夜场的记录提高了一倍。


这一连串式的破纪录,让人有理由猜测:


第五部的内地票房有可能又创下一堆新纪录!!!



同时也又一次印证了:


《变形金刚》在中国,的确是当之无愧的票房神兽,不说人人都爱,至少吸引了大部分主力观众。


至于为什么能如此之火? 我想不单单是一两个方面能说得清的。


当然首先离不开这个年代说得最多也最值钱的“ 情怀 ”二字。


对于许多80、90后来说, 「变形金刚」已经是一个符号、一种文化了,而绝不仅仅是迈克尔·贝拍的几部真人电影那么简单。


1984年,日本公司Takara与美国著名玩具厂商孩之宝合作, 制作了三集动画片, 一经播出,就成了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动画之一。


1987年, 孩之宝公司高层把《变形金刚》动画半卖半送地给了上海电视台 (最开始本来给的央视,不过被否了)


几个月后,经过上海电视台的译制配音,《变形金刚》终于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面了。


先是在北上广三大卫视播出后,之后又进一步扩大至全国超过200个城市台和省级电视台


据统计,从1988到1995年7年间,变形金刚玩具的销售额就超过10亿人民币。


可见,当时《变形金刚》在中国的火爆是现象级的。



所以今天真人电影的火爆,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不过是现象重演罢了。


因为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男孩而言,《变形金刚》承包了太多的最。


最先看的美国动画,最想要的玩具,最早知道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一句“汽车人变形”,能唤起太多太多的回忆。



随着青涩和躁动褪去,那一代人都已经逐渐蜕变成了大人,


但是小男孩的那些幻想却并没有完全消除,它成了美好童年的一部分。


《爱情公寓》中的陆展博就是一名“钢丝”


风靡中美,影响一代人,《变形金刚》绝对称得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文化项目之一了。


用今天的话说,就叫超级大IP,最主要的运作方式就是改编成大电影,但一直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只至之后遇上了斯皮尔伯格和迈克尔·贝, 两位好莱坞名导联手,一个监制,一个导演,


2007年,第一部《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就此诞生,



火爆的场面,炫酷的动作,让这个系列一发不可收拾,迈克尔·贝接连拍了四部。


截止《最后的骑士》上映之前,全球已经轰下总共46亿美元的骄人票房。


当然不可否认,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一直在背负着争议。


爱它的人,歌颂儿时的梦想成真,汽车人在大银幕上真的活了过来。


恨它的人,觉得毁了自己童年的记忆,只是包裹着火花的一具空壳而已。


不过褒奖也好,批评也罢, 必须承认《变形金刚》展示了顶级的电影工业水准。



换句话说,这种电影与当前的中国电影差距太大,现在我们没法拍得出来,中国 电影工业目前最好的水平是《寻龙诀》。


但也不用妄自菲薄,中国拍不出,欧洲、韩国、日本同样,唯一能拍出来的只有好莱坞。


这集中体现了好莱坞在技术上的绝对领先优势,就拿汽车人变形来说。


动画版中是机器人更多是方块变形,和玩具一样,塑胶质感很重。



而在真人版中,走的是科幻写实的路线,


脸部变形时,有好多齿轮在运转,金属质地很强。


而全身变形时,感觉有上万个部件在运动,极为复杂,给了汽车人真实的生命感。



以假乱真,也正是检验特效水准的最高境界。


而每一部《变形金刚》,也算是一次顶级电影工业水准的展示。


第五部《最后的骑士》也不例外, 这是80%用IMAX3D摄影机实拍的电影。


这代表着什么?做个科普:


其实,今天流行的3D电影大部分都是先期用传统技术拍摄,后期完全转制的。


也有一小些是部分场景IMAX3D实拍,部分按照传统制式拍完,后期部分转制。


前一种其实在影院可以看得出来,一般的画质较暗,劣质的还会伤眼。


后一种还比较良心,至少实拍那段确实比一般的爽。


而《最后的骑士》就是第三种,比一般画幅更大,光线更亮,质感更强…



造价也更贵,单放映成本就要增加2000万美刀的预算。


再加上IMAX3D实拍又一向是烧钱的代名词,几个镜头下去上百万美元就不见了。


最终《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制作成本高达2.6亿美元,位居影史第三,


仅次于《阿凡达》 (2.61亿美元) 和《加勒比海盗3》 (3亿美元)



烧这么多美钞,对于近年来财政状况日趋下降的派拉蒙来说 (之前有传万达、阿里都有意收购) ,难道就仅仅是为了打造一部续集吗?


显然并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最后的骑士》不是继续,而是开端。


《最后的骑士》标志着《变形金刚》电影宇宙的开启。



提到这,很多人不免会联想到近几年来特别流行的电影宇宙:


漫威宇宙、DC宇宙、变种人宇宙、怪物宇宙、怪兽宇宙……最近还出现了勇士宇宙 (勇士漫画) 和招魂宇宙 (恐怖片)


似乎每一家大公司,都在致力于串联旗下的电影品牌。


用几部电影,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这也许是未来系列电影的发展方向之一。


而在变形金刚宇宙的构架中,其实有两大伏笔,一直被埋藏在前四部中:


一个是宇宙线,关于变形金刚的起源、宇宙深处的秘密, 这个在第四部中,就有暗示了。


那个宇宙赏金猎人禁闭被派往地球,活捉擎天柱,也许就是宇宙中某个大人物指使的。



另一个伏笔是地球线,关于人类的发展,关于历史的演变, 出现在前三部中:


第一部,现代科技的来源是对于变形金刚的逆向解析;



第二部,变形金刚领袖将赛博坦星球的至宝藏于埃及;



第三部,人类登上月球发现了变形金刚的踪迹;



这些铺垫好像在说,变形金刚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


这也是真人版与动画版的一大区别,人类的刻画更多了,变形金刚与我们的连接也更强了。


而在《最后的骑士》中,这两条线都得到了更大篇幅的展现。


宇宙线, 五面怪和宇宙大帝出现了,



稍微对变形金刚编年史有所了解的童鞋都知道, 这两个是更高层次的生命。


五面怪曾是变形金刚一族的创造者,赛博坦星球的主人。



正是它们将变形金刚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民用机器人,即后来的汽车人,另一派是军用机器人,也就是后来的霸天虎。


虽为造物者,但它们也并不慈爱,相反很是残暴,奴役变形金刚。


不过这只是最初的版本,在后来官方裁定的版本中,它并未创造变形金刚,而是殖民了赛博坦。


而无论哪种,也都表明,五面怪是种邪恶生物,与汽车人之间必有一战。



至于宇宙大帝,更强, 算得上是变形金刚世界中最强反派。


它是混沌的代表,象征着 毁灭,它的兄弟元始天尊则是秩序的代表。


《最后的骑士》中设计它们,也预示着汽车人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战斗。



地球线,脑洞也更大了。


变形金刚其实一直被历史隐藏了起来,但它们从未离开。


亚瑟王的时代,它们就出现了;


亚瑟王的石中剑


历史的其他角落里,也有它们的身影。


滑铁卢战役、南北战争、一战、二战……



总之,这一部的关注点绝非仅有炸炸炸、砰砰砰、打打打。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美食菜谱大全  ·  家居风水之阳台风水禁忌
8 年前
中科院物理所  ·  今年,你的春节有何不同?
8 年前
禅茶一味  ·  所谓真感情, 不是一辈子不吵架
8 年前
教你学风水转运  ·  噩耗:新iPhone的一系列新配件需单独购买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