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不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话,但都会很听老师的。
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理由是:我们王老师说、李老师说......
上了小学的孩子也很听老师的话,只有到青春期后孩子们才有了叛逆的意识,甚至通过跟家长老师怼着干,来显示自己的长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强调遵从而不需要个人有自己的主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翻译成白话,大臣要听皇帝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妻子要听丈夫的。即便现在,贯穿大部分人成长的其实也是一种“听话”文化:听话的孩子会受到家长、老师、社会的赞赏和激励,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则被孤立、批评。
从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听话的孩子由于严格遵守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地方的高考,前几名女孩越来越多的原因:相对于男孩而言,女孩更文静和顺从,他们更能不折不扣的执行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和安排。
但这也引起了许多问题:当一个人走向社会上的时候,许多人不敢、不会独立的去做判断,总希望有人告诉他或她该如何去做。
根深蒂固养成的、不需要独立思考只要按指令去做的习惯,培养出了许多“妈宝男”,培养了许多职场上的“操作工”:
当有人明确告诉他该如何做的时候,也许能做的不错。但只要需要他自己产生想法、需要自己判断的工作,则基本上没戏!
但世界已经变了,未来有明确规则的事情大都可以被机器替代掉。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稳定的观点,结果就是:
人们批判封建社会对于妇女的迫害是“三从四德”,小时候从父亲,结婚了从丈夫,丈夫去世了从儿子,从来不需要你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们现在的许多人是小时候从家长,读书了从老师,上班了从领导,到退休都没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革命螺丝钉的精神在工业时代也许可以很好的生存,但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岗位不需要那些会干活的“机器”,而需要能够思考的“人”:能够处理例外情况、能够分析环境和情景主动决策并勇于负责的人。
94届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伍继红曾经刷屏,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当年高考的胜利者却在毕业不到20年内成了一个农民的妻子,六个孩子的妈妈和一个领取低保的农妇。当母校的老师和同学去看望她时,帮助她鼓起了希望和勇气,但她对母校老师和看她的同学说的话是“想进事业单位,当跟班,跟着那些领导,成熟的、有魄力的人……”。
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总是想依赖于外力(单位、领导)而不是自己思考分析主动选择自己的路,并为自己的选择努力奋斗,这才是这个悲剧的根本原因。
造成这种情况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逃避决策。
由于从来都是按照家长、学校、领导、社会的要求去做,从来没有独立的做过决策,并为自己的决策买单,所以这类人从根子上恐惧、逃避自己去判断和决策。因为恐惧和逃避,也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去学习、练习决策和判断的方法了。
换句话说,许多人因为一直养成的依赖他人的习惯,从小就放弃了自己判断决策的权利:当到社会上需要他去判断和决策、需要他去形成自己的主见时,他的这种能力已经完全退化了。
第二:欠缺知识和方法。
这个只能算第二位的问题,判断和决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没有人的决策和判断一开始就是正确的,都是在失败中学会的。相应的方法和知识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去学。
为什么想到这些,是最近遇到了不少类似的事情:
某个聊天不到5分钟的年龄35+以上的人,说田老师你能告诉我,未来我应该做什么吗?我觉得自己不擅长研发,我是不是该去转行做销售?
“我们创业,一个合伙人不全身投入还说风凉话,是不是该将他赶走?”
“移动互联网出来后,我们的主打产品不行了,田老师你觉得该做什么产品?告诉我个方向,我可以付费。”
真得感谢这些人的“信任”,但这样大的问题臣妾真没法给建议。而且,我不了解背景,也没法给建议,否则就成了算卦的大仙了。
这种问题的背后,可能是不会提问,在大部分场景下,这样的问题都没法回答。但更可能的原因就是拒绝和恐惧判断和决策。
如果时间宽裕的时候我会追问一些问题,这些人其实已经有自己的判断,但却不敢说出来,或者踌躇不定,怕“做错了怎么办”,岂不知所有的选择都有成本!
求助的时候,如果你能将自己的判断拿出来,将之所以判断的原因摆明,也许别人能给你一些建议,帮助你规避一些错误和误区。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人能够给你的,都只是建议或者线索,最后的全面思考和斟酌判断,只有你自己决定!
互联网也是,对于复杂的问题,你很难在互联网遇到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你需要的是转化你的问题,然后从上面获取各类线索,最后再拼出你的答案!它能给你的也是线索。
当你成为一个成年人时,已经没有老师和家长会指令你去做什么,你的老板也不会事无巨细的告诉你怎么做,你必须学会主动的去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即便你不习惯、恐惧自己独立判断,也要逼迫自己去练习,因为这是你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则要给于他们机会、鼓励他们独立判断并承担自己判断的结果和责任,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未来他们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你去看那些悲剧人生的背后,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期望依赖于他人或者机构,最后造就了悲剧。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这本书估计很快出版。)
如果感觉有启发,用苹果手机的宝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支持作者:
有用课程,请关注KMCenter
讲座:互联网下的高效学习方法 / 个人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企业KM】如何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规划?/ “互联网搜索信息和知识技巧”
重听仅39/课,199元可以听全年,联系小k个人微信:511956894
欢迎加入【二班】
汇聚追求卓越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们,以《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如何成为专家》为基础提供元知识的【二班】诚邀您的加入。
一年内在线讲座免费听、与田志刚老师直接交流、精英同学思维碰撞。加入请点击这里了解相关介绍,199元/年,意向者可联系小k个人微信:511956894
@关注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公众号:KMCenter
发送“1”可以获取大量高效学习、企业知识管理、个人成长文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