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低至200元!价格大幅下调 ·  10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10 小时前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  1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即日起至5月底,严查!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下雪啦!今起河南多地将迎雨雪→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养女儿两条路:“雌竞思维”养出吸渣体质,“雄竞思维”养出人生赢家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5-02-07 09:33

正文

过年走亲访友,跟不少长辈聊到了孩子教育。
我们这一辈,女孩颇多,年龄差也还蛮大的,大的已经40有余为人父母,小的只有20出头大学刚毕业。
父母几十年的养育模式,都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
今天特别想从一个「女性视角」,跟大家聊聊「养育女孩」的差别。
一说到养女孩,很多人第一反应——要 富养
花钱送孩子去学舞蹈、钢琴、绘画,努力的捧着护着,极尽地提供宠爱。
写公号以来,也有不少很多姐妹问过我: 条件没有那么富裕,家底没有那么雄厚,没办法富养女儿怎么办?
今天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 养女孩的关键,绝对不在于金钱,不在于财力。
通过观察“上一届的养育成果”,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你知道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在养育女儿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那就是——
一个是培养雄竞思维,
一个是培养雌竞思维。

思维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01.

雄竞思维:自我成长不设限

很多普通家庭,甚至是学校、社会,对女孩存在着太多的偏见。

我上学的时候,就总有人会说:
  • 女孩子数理化不好,很正常,女孩不适合做理科技术类的工作;
  • 女孩子将来上个师范,将来当个老师多稳定啊。
还有很多家长总是用”女性“标准去要求:女孩要文静,要行为得体,要懂事谦让,要善解人意。
如果是一个男孩子有拼劲、有闯劲、有野心,人们通常会称赞,觉得那是一个男孩该有的模样。
但性别一对换,就觉得女孩太强势、有野心了不好。还是踏实、安稳一些的好。
这些性别偏见,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住了女孩们的成长。
在这种无处不在的暗示下,很多女孩还没尝试,就告诉自己不行,作为女孩我不能做这个,不适合干这个。
然后,在很多重大人生抉择上,她们会选择更适合女性,更兼顾家庭的发展路径。
也会因此,错过很多机会和成长。

成功人士养育女儿,从一开就是培养女儿进入 雄竞市场,他们从不怕女儿强。
不会过分用性别设限,去引导孩子的学业、事业。
反而 更注重培养女儿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提升学历、学习技能,鼓励野心和批判性思维,重视领导力。
这点我过年期间就深有体会。
我有两位家底都非常殷实的长辈。
一个养育女儿的路线就非常的传统,觉得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稳定。让孩子上的专科 师范 ,出来当了一个小学老师,找了个稳定的人结婚。
另一个就是完全不同的路线,艺术专业、去英国留学、美国读研,现在回国,百度、字节抢着要。
过年串门,感觉到俩家的氛围明显不同。
一家在讨论:婆婆多么邋遢、事多儿,大姑子如何如何强势不好相与,妯娌间谁的彩礼拿了更多,婆婆帮衬对方更多!
另一家则在讨论:哪个大厂的发展前景更好,未来创业现在怎样积累经验和人脉,怎么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扩大择偶池。
看完就非常唏嘘,真正的富养,从来就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你给孩子植入什么样的思维。
雌竞思维真的很容易把女孩拽进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眼前只有这一亩三分地。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 没有太大的性别感。
无论养女儿还是养儿子,都只是养育一个小孩
不会过分强调,你是女孩就当如何如何,
不会把男权社会的那些产物灌输给孩子。
女孩可以爱美,也可以喜欢机器人、超人。
女孩可以稳定,也可以去追求自己的野心。
女孩可以知书达理,也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寒假给CC选的见世面书单
不管男孩、女孩,性别都不应该成为对自信和力量的剥夺
现在想来,CC姥爷对我和CC小姨也是如此。
从没把我们当女孩子那么娇惯过,我们很小就参与父母的对话, 听父母说生意经、参与 时事谈论。
身边的男孩子们用的、玩的,我们也都在用、在玩,甚至还做了很多男孩子都没有做到的事。
这一切都不曾因为性别被约束。
经年累月积累出的底气,让我在日后的生活里不管遇见什么阻力, 第一个想法绝对不会是:我是女的,我不行。
而是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

所以,我也不愿给CC设限,我只希望以后的她,能力配得上野心,拥有自由选择过什么样人生的能力。

02.

雄竞思维:婚姻不是依附和从属

过年,七大姑八大姨凑在一起总会唠一些家长里短。

正好有一个表姑,她家女儿年前刚结婚,这个表姑逢人就说,
  • “哎呀,后悔了,闺女结婚的时候彩礼要少了,谁谁家给了28.8W,我才要16.8w
当时,CC姥姥还开玩笑地说,要多要少也就是走个形式,最后不都是给闺女带回去,作为小两口的启动资金。
但这个表姑听完一脸得意:“ 我才没给他们家带回去呢?奥,他结婚白要了我一个闺女啊,我这都跟他家要的少了。
听完这话,我想起之前看过一句很犀利的话: 有的家庭不是在养女儿,而是在为别人养儿媳。
他们觉得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嫁给别人,以将来如何能找一个好的老公、如何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这类“纯女性”的标准去养育孩子。
把相夫教子、柴米油盐刻在基因里。
这样的思维模式,女孩就永远都是「等待被挑选」的逻辑。
这反而更容易吸引弱者和渣男,因为只有弱者才倾向于选择安全好控制的对象。
我也见过很多富人家的女儿,别人稍微对她好一点,就感动得非他不嫁。
  • 比如半夜跨半个城给你买宵夜啊;
  • 比如姨妈时为你化红糖水啊;
  • 比如天天嘘寒问暖早、午、晚安一次不落啊。
就觉得遇到了一个无比珍视自己的人,哪怕对方没工作,哪怕对方学都没上完,甚至不惜与父母决裂也要跟他在一起。
如今我也结了婚,也养了女儿,才发现, 在恋爱中,低成本的表达最不值得信赖。
男人稍微花点心思就可以做到,即便我骨子里并不是这样的人,我追你时稍微伪装一下就可以做到。
但有远见的父母养女儿,从来不是 「被挑选逻辑」。
无论是爱好培养,选专业,还是工作,他们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为了婚姻考虑,而是能不能为【自己】服务。
他们希望女儿先成为一个战士,然后再寻找一个势均力敌的盟友,而不是所谓的什么好归宿。
巴菲特也跟女儿说:
你的人生配偶,应该是你生命战场上的盟友。
而不是一个只会给你端茶送水,半夜买夜宵的男人。
你要学会分辨除了这些低成本表达的基础条件,他还能给我什么?他还有什么优点?
“真正的稀缺资源”,他拥有多少?
三观,
上进心,
经济能力,
情绪的稳定,
对事业与生活的理解方式,
家庭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
为什么这些东西才是稀缺资 源呢?
因为要拥有这些品质,要培养和铸造这些优点,背后是家庭教养、读书、求学、历练和自我完善,这需要高成本的付出,才能达到。
按这种思维方式养大的女孩,所拥有的就是「筛选逻辑」。
不管是选工作,还是另一半,她们优先考虑的都是, TA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跟我是否匹配的上。
养育方式的不同,就决定了你的女儿 是等待被挑选被照顾的弱者思维,还是主动选择、主动出击的强者思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河南新闻广播  ·  低至200元!价格大幅下调
10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10 小时前
河南发布  ·  阳光正在赶来!河南即将开启升温模式
1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即日起至5月底,严查!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下雪啦!今起河南多地将迎雨雪→
2 天前
潮人小罗  ·  电话恶搞之挂件代理不给钱!
8 年前
读者  ·  文 | 人生如一碗白饭
7 年前
盖世汽车每日速递  ·  卖掉所有股份,丰田特斯拉或将开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