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的政治性,意味着高准点率下,民航局放松加班限制,供给脉冲抑制票价弹性。供给侧改革逻辑在强化,市场分歧给长期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的买入机会。
正文目录
一、近期航空市场回顾
1
、市场分歧在加大
2
、美国航空长牛也曾剧烈波动
二、高频数据的背离?
1
、三种口径解读春运数据
(
1
)民航局
(
2
)民航资源网
(
3
)航指数
2
、解读供给:准点率
+
加班
3
、解读需求:天气
+
会议
三、供改逻辑的强化!
1
、三重约束持续强化
(
1
)硬件约束:空域资源
(
2
)软件约束:安全
+
准点率
2
、
18
夏秋航季供给更严
(
1
)航班增速:
18
夏秋
+5.7%
(
2
)执行率:提升空间不大
四:供给侧改革持续兑现,首推东航
1
、供改是最好的牛市
2
、首推东航,次选南航
/
国航
3
、风险提示
一、近期航空市场回顾
1、市场分歧在加大
17H1,航空股投资逻辑的主线是经济回暖带来的需求超预期。17年9月,民航115号文发布后,航空板块迎来一轮供给侧改革机会,从市场表现看南航H≈国航H≈东航H>国航A>南航A>东航A>吉祥>春秋。三大航H股明显跑赢A股,是否意味着A股投资者可能低估了供给侧改革的正面影响?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航空股在2月初和2月底创造两次高点后显著回撤。上周,民航局正式公布18夏秋航班计划为15278班(招商交运测算增速4.5%);但同时春运40天的客座率和票价“走弱”,市场似乎观察到两个“对立”的信息,部分投资者对供给侧改革产生质疑。
我们认为:空域资源、安全和准点率三大约束都在强化,18夏秋航班计划明显兑现供给增速下降。春运的政治性,意味着高准点率下,民航局对于加班有更高容忍度,供给脉冲抑制票价弹性。高频数据阶段性“走弱”仅仅是给长期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的买入机会。
2、美国航空长牛也曾剧烈波动
基本面改善+美国股市整体长牛,美国航空股经历了一场9年长牛。2009.03-2018.3,除捷蓝航空外,5家主要航空公司涨幅都超过10倍,显著跑赢纳斯达克指数(+484%)、标普500(+308%)和道琼斯指数(+282%)。
虽然美国航空业出现9年长牛(09.03-18.03),但短期波动仍然不可避免。在09Q2-18Q1的36个季度里,道琼斯航空有12个季度是下跌的,其中11Q3跌幅达到26%。
二、高频数据的背离?
1、三种口径解读春运数据
(1)民航局
根据民航局数据,2018年春运(2.1-3.12),民航执行航班607317余班(+9.5%),运输旅客6541.3万人次(+11.7%),客座率79.8%。春节假期(2.15-2.21),民航提供座位数1516万个(+18.2%),运送旅客1140万人次(+16.1%)。18年春运期间,国内航线全舱位均价为914元(-1.63%),其中经济舱位均价869元(-1.18%)。
(2)民航资源网
根据民航资源网的数据,18年春运整体国内RASK(座公里收益)同比+2.14%,折扣率同比+2.19%,客座率同比-0.21%。相比于2017年,2018年春运启动时间较晚,春节前学生放假高峰与春运高峰错期,对客流产生了分流,导致春节前客座和折扣均低于历史同期水平,进而导致整体座收水平同比下滑。春节后返程客流与学生开学客流相叠加,出行需求旺盛,并且节后公商务活动逐步频繁与春运尾部客流平稳交接,导致春节后客座率和折扣长时间优于历史同期水平,座收同比增幅明显。
春运期间,各类别机场间航线的座收水平依次排序分别是:一线机场=一线机场、一线机场=二线机场、一线机场=三线机场、二线机场=三线机场、二线机场=二线机场、三线机场=三线机场。其中除三线机场=三线机场座收水平同比下滑,其余类别机场间航线均实现同、环比正向增长,一线机场=二线机场座收水平同比增幅最大。
(3)航指数
根据航指数周度数据,我们测算18年春运ASK同比+16%,RPK同比+13%,客座率下滑2pct,票价微增。根据我们调研的数据,三大航春运客座率和票价保持稳定,优于全行业。从最新周度数据看,三月民航需求持续改善。
2
、解读供给:准点率
+
加班
1
)执飞率提升空间不大
17
年春运,八大航司在八大机场执飞普遍在
97%
左右,因此行业执飞率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尤其是在春运和暑运旺季。
和市场主流观点不同,我们认为执飞率提升对于
18
年春运供给的影响很小。
2)准点率连续5个月维持在80%以上
2017年10月以来,民航航班正常率连续5个月维持在80%以上;18年春运航班正常率达80.06%(+5.92pct),春节假期航班正常率甚至达到90.95%(+6.1pct)。
3)加班包机高速增长
民航局对于18年春运的官方表述是“18年春运是十九大之后首个春运,政治要求高、旅客运输量大、任务重叠多、保障压力大”。这意味着在准点率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民航局对于包机加班有更高的容忍度。1
8年春运,民航局批复国内加班26394班,国际加班、包机2716班,日均加班728班,占17/18定期14460班定期航班的5%。
根据非常准的数据,春假假期(2.15-2.21),全国机场实际执飞航班96632架次,出港准点率达85.62%;其中国内-国内78873架次(+11.64%),出港准点率87.23%(+8.18pct);国内-国际17759架次(+9.11%);出港准点率78.43%(+4.50pct)。
假设17/18春节假期航班执行率为95%/97%,我们测算18年春节假期包机加班1.29万班(+18.1%),占总航班量的13.4%。因此,加班的高速增长产生供给脉冲,符合我们之前的判断。
4)17年运力引进高基数,准点率提升加快资产周转
根据民航局披露的数据,17年底民航运输飞机总数3296架次(+11.7%),超过十三五11.2%的规划增速,且集中于下半年交付(1-4季度分别净增56/59/112/119架)。我们测算:17年底民航客机总数3170架(+11.2%),静态座位数53万个(+12.5%)。
准点率的提升,减少了旅客飞行时间,提高了资产周转速度(类似高铁提速),实际传导路径是:准点率提升=>航班飞行时间下降=>资产周转加快=>加班=>扩大运力供给。
3、解读需求:天气+会议
航空国内需求包括公商务和探亲旅游,其中公商务需求由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驱动,因私出行主要取决于对收入的预期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根据民航局口径,18年春运期间, 国内航线全舱位均价为914元(-1.63%),其中经济舱位均价869元(-1.18%)。考虑到两舱座位数远小于经济舱,我们估计两舱票价下降明显,可能表明公商务需求面临压力。
1)因私出行:天气寒冷
潜在需求旺盛
:1-2月,全国社销总额达到6.1万亿元(+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2%,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化妆品、家电、服装等可选消费分别增长12.5%、9.2%和7.7%,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3.6、1.9和1.6个百分点。
天气寒冷影响旅客出行意愿
:2018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5.3℃,较常年同期偏低0.3℃;2018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2.0℃,较常年同期偏低0.3℃。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区域影响较大,寒冷的天气直接影响了旅客因私出行意愿。
2)公商务需求:政府换届
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3,较1月大降1个百分点,为六年来最大降幅;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6,较1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上升至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并连续九个月扩张。虽然市场对于宏观经济存在分歧,但我们认为2018年为政府换届之年,会期较长,推迟了公商务活动。
三、供改逻辑的强化!
1、三重约束持续强化
(1)硬件约束:空域资源
空域是航空器飞行的载体,民航航班飞行安全、正常更是依赖于可用空域的条件。2006年以来,我国航班起降架次年均增长10%,但民航可用空域资源供给增加的幅度相对较低。2004-2017年间,航路航线总里程年均增长仅为3.6%,远低于航班起降架次增速。我们认为:“加强实战化训练”意味着军航体制短期难以改变,军民融合虽能一定程度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但空域资源瓶颈日益严重。
(2)软件约束:安全+准点率
安全始终是交通运输业的头等大事,民航安全则尤其重要。虽然2010年8月25日(伊春空难)至今,民航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90个小时,但运输航空事故症候大幅增长。事故症候即不构成事故但影响或可能影响安全的事件(未遂事故,如16年虹桥机场跑道入侵事件)。以2016年为例,全年共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征候519起,其中严重事故征候18起,安全压力持续加大。
根据民航局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和冯局长两会期间的表态:2020年,全行业航班正常率要达到80%以上,机场的始发航班正常率要达到85%以上。虽然全行业准点率已经连续5个月(17.10-18.2)维持在80%以上,但冬春航季准点率通常高于夏秋航季,2020年航班正常率80%的目标仍然面临挑战。
2、18夏秋航季供给更严
(1)航班增速:18夏秋+4.5%
2018年夏秋航季,民航局继续严格控制“枢纽机场”和“繁忙航路点”航班时刻总量。
1)枢纽机场:以17年夏秋航季季初和季末航班时刻总量的平均数为基准,主协调机场和辅协调机场增量控制在3%以内,胡焕庸线东南侧机场时刻总量增量控制在5%以内,胡焕庸线西北侧机场时刻总量增量控制在8%以内,非协调机场最大增量不超过30%。2018年夏秋航季6-9月,航班时刻配置总量严格控制在换季初的时刻总量范围之内,不得新增。
2)繁忙航路点:涉及局方规定繁忙航路点,以17年夏秋航季季初和季末航班时刻总量的平均数为基准,实施总量控制。2018年夏秋航季6-9月,每日7-23时实施总量控制;其它月份的7-11时、19-23点时实施总量控制。
根据中国民航网报道,18年夏秋航季(3月25日-10月最后一周周六)航班计划日均约15278班。招商交运测算航班量15446班,同比增长5.7%,增速较17冬春的7.8%和17夏秋的7.5%明显下降。
17冬春航季作为115号文执行的第一个航季,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实际执行并不严格。根据我们的测算,全行业时刻总量同比增长7.8%,其中协调机场同比增长3.8%,一线机场同比增长2.2%。18夏秋航季,全行业时刻总量同比增长5.5%,其中一线机场同比增长0.6%,协调机场同比增长1.9%,增速明显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