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立刚本人
雷立刚,“70后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互联网早期最著名写手之一,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大奖。著作《万物枯荣》广受股民好评。 雷立刚从事职业投资多年,结识大量股市顶级高手。愿把对市场的的理解、复盘与技巧、及众多高手朋友们投资经验,尽力分享于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雷立刚本人

绝不能把投机作为我们改变命运的跳板,我的公众号不再写股市也正基于此!

雷立刚本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19 1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雷立刚没有任何QQ群、微信群,没有新浪微博,没开任何网络公开课或网络讲座,没有任何网络直播间。

如有人假冒雷立刚(或自称“雷神”并故意混肴暗示其为雷立刚),或号称是雷立刚的朋友,以诱惑你进群或加你微信,或者以雷立刚名义让你加入任何收费项目,都属于欺诈行为,提醒所有网友遇到上述现象,可随时在本公众号留言或者消息里向本人求证

更建议 立即直接拖黑该人,因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何必假冒他人?既然他假冒我,必有所图,因此建议读者朋友立即拉黑他。


-------------------------

(彝族毕摩法事)


最近的行情,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都已经谈了自己的观点,重复一下,那就是,必须从各式各样的题材股里出来,无论是历年市场所习惯的高送转题材,还是其他题材,都必须逐步远离,拥抱那些目前尚涨幅较小的蓝筹指标股以及科技蓝筹股。

对此,可以参看我前些天所发布的一些文章,如:


感激一位读者的留言,让我更相信科技蓝筹和保险股前景灿烂

本公众号最后一次直接分析股票:我筛选的较为安全的潜力股票池

以上观点和认知,不再赘述。


根本原因,是股市的资金体系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沪股通和深股通不断涌入的外资和大公募基金成为目前市场的主导力量,最新的数据是外资已经高达1万亿市值,而GJD持股有4万多亿,这些资金合计高达5万亿多,以后可能达到6万亿以上。这些资金的选股偏好,决定了我们小投资者在未来股市的选股策略。那就是:弃题材,拥抱低位蓝筹。


我一直有个辩证的观点——

不要把蓝筹、白马视为铁板一块,不要把上百只白马股视为一支,许多人的思维过于概念化,一说起蓝筹,一说起白马,就认为太高了,但其实,有些蓝筹股、白马股确实是高了,但并不等于没有处于低位的蓝筹股、白马股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抱怨蓝筹、白马太高,也不是去哀叹自己没有早早骑上白马。与其临池慕鱼,不如退而结网,用心去寻找和挖掘目前依然处于低位的蓝筹和白马。


从以上观点,也可以引申出一个观点,那就是,绝不能把投机作为我们改变命运的跳板了。

不要去做任何高风险投机的事,不要去做任何有高杠杆的品种,老老实实寻找几只低位的白马股守住(你要实在找不到低位的白马股,我给你说一支:中国石油),然后把你的精力放到平凡的生活中去 ,放到现实世界里去,不要老是想通过投机,改变我们自身的命运。


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劝勉,更是我自己的告诫。

最近,我也在想,难道我的一生,要投入到无休止的投机中去吗?

我真的不愿意啊。

许多年来,不断有人惊艳于我盖世的文学才华,可是,对股市的痴迷,使我一直只花费了极少的精力去从事文学。

如果说,一个人的全部时间精力是100的话,那么,我投入到股市的时间精力,是80,投入到文学的时间精力,是20。

现在,我决心调换过来,把我80%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文学中去。只把20%的时间精力,放在股市上。


这对我来说,是我人生的一次战略转型。

有许多人不明白我的公众号为何不再多写股市了。根本原因在于,我的人生目标改变了!

我不想当一个普通的财经人,而想当一个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的文学人;我不想当财经作家,而想力争成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文学家。我有这个实力和基础,为何不试一下呢?梦想还是要有的,不全力去试,怎么知道一定不行呢?


我意识到这么多年,自己作为一个投机客,是多么荒废生命。我要改革自己的人生,我要重置自己的未来。我认真规划了自己下一个10 年的计划,突然发现——时不我待,在不知天之将黑的日子里,在不知老之将至的时光中,我已经在自己也不曾察觉的时候,渐渐老去。

如果说,一个文学家,最有创作力的时间段,是30-50岁,那么,上苍留给我在文学上建造丰碑的时间,不多了。

我不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要证明自己的文学价值!于是,当我重新定位自己的整个人生之际,连人生目标也改变了,区区一个自媒体,何足道哉?!


回想起来,我开设这个公众号之初,是曾雄心勃勃想要把这个公众号,做成第一梯队的财经号之一。我也一度接近这个目标。可是,我在不久前,我意识到股市变了,不再是投机的圣地,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股市上,极其可能背道而驰。如果方向没对,越努力,失去越多。


我蓦然明白,倒不如以投资的心态,淡然地买入一些低位蓝筹股和科技蓝筹股,平时根本不必每天去看,更不必每天去关注,而把主要精力,放到股市之外的天地中去。具体到我,就是放到文学上去。

(彝族毕摩法事)



其实,在我长久的构思中,有两部小说,可以让我不朽于世。

一部,是以四川广汉的小汉镇为背景,写一部从清朝末年到如今这一百多年历史变迁的史诗级小说。

大约是10年前,我偶然看到一则消息,说清末的保路运动,就是广汉士绅率先开始的。保路运动,是中国人追求民主、民生、民权的最早萌芽行动之一,体现了中国人的民主意识、民权意识的觉醒。

后来,我又偶然得知,广汉的小汉镇,是1978年改革之后,第一个撤销“人民公社”的牌子,挂上“乡”的牌子的地方。

那么,小汉这个地方,实在太有历史意义了。

此外,广汉还是四川盛产袍哥的地方。而在现代,金融枭雄刘汉,和他那黑社会(与袍哥有某种相似性?)弟弟,也正是广汉人。

因此,多年来,我一直想虚构出一个位于广汉市小汉镇的大家族,从袍哥时代,跟随着这百年历史,兴衰演化,进而折射整个中国国民在过去一百多年间演化的小说。

这个构思已经很久,也为此专门去广汉小汉镇做过调研。


但是,之前总有各种事情牵绊我(最主要是股市牵绊),因此,迟迟没有下笔。如今,我打算逐步开始创作它。


(保路运动合影)


另一部作品,是我看了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之后所萌生的。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这部小说中,他依托一个谋杀案的形式,写了土耳其“细密画”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衰。

因为偶然的机缘,我了解到彝族的巫师的传统,毕摩和苏尼,他们那遗失的世界。我觉得就如“细密画”一样,它们也正在这个时代中逐步消失。并通过对于彝族毕摩与苏尼们的故事重现,折射一个神奇的民族从奴隶社会跃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百年变迁。


以上两部小说,对于我,都很有挑战性。

《小汉》是因为故事构架太过庞大(估计有《白鹿原》那样的体量),所以,我迟迟无法开工。

《彝巫》是因为我作为一个标准的汉人,对于彝族文化,有太多不了解的地方。因此也迟迟无法递进。

其实我不怕把这两个小说的主题说出来,因为,除了我,没人写得了。许多人即使看中这个题材,也驾驭不了。在中国,能把上述两个题材写成杰作的,只有我雷立刚。因此,我一点不担心泄露这两个题材后,被别的作家抢先去写。


(彝族毕摩法事)


以前,由于股市分流了我绝大部分情感、时间、精力。这两部可以让我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名字的小说,我一直只是构思,而无行动。


但我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再不写,这两个瑰丽的构思,也许就将随着我的创作力逐步衰老退化,而无法呈现。将如同沙画一样,只存在于我大脑的图景里,并随着我未来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而烟消云散。

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这两个瑰丽的构思,在我有生之年,写出来,留给这个世界。瑰丽的构思、精妙的故事、伟大的小说,它们不仅属于作者的大脑,更应该是这个世界的人类精神财富。


时不我待,我必须努力了。

未来一段时间,我可能首先从《彝巫》开始写起,因为这部小说的篇幅比较小,也就《尘埃落定》篇幅。我争取用半年时间完成。之后,打算用两年时间,完成《小汉》。

为此,我可能过段时间,回深入大凉山小凉山彝族地区,做一次社会调查。

公众号肯定不再每天更新了,可能会每周更新一次公众号,会把《彝巫》创作中的一些随感,在公众号发布。我曾经想过,每天在这个公众号里发布一章《彝巫》,但是,这个号绝大多数人都是炒股爱好者,受众并非文学爱好者,而我也来不及另外去做一个文学公众号了,因此,想先默默地写,写完后投稿给《当代》,发表后出书,之后再说。

最后,也祝愿我公众号的每一位读者,也从投机的桎梏中脱离出来,人生,真的不应流失于充满风险而且意义并不厚重的投机世界里。我喜欢文学,并希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因此,我奔向文学。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必然各不一样,但我相信每个人也必有内心所好,在投机之外,你也必有其他目标,那么,就和我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到投机之外你其他的目标上吧,这样的人生,可能收获更多。

朋友们,我的这一看法,不知对你们是否有意义。但愿能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