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与您一起艺术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抖音集团回应汪小菲、张兰账号被封 ·  22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加鸡腿!株洲西收费站因这事火爆全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大剧院

京腔京韵京味儿正浓

国家大剧院  · 公众号  ·  · 2019-03-20 16:15

正文

/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

点击上方“ 国家大剧院 ”  一键关注微信公众号



屋檐下一声鸽哨、胡同里一句叫卖,四月里的北京春意盎然。国家大剧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演出,特别邀请北京曲剧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京城观众连续呈现三台京味儿大戏,纯正京腔京韵呈现四九城里风土人情。

北京曲剧《龙须沟》

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

纯正京韵展现新旧时代两重天


4月6至7日,北京曲剧团首次登台国家大剧院,带来北京曲剧版《龙须沟》“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曲剧,原称曲艺剧,是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也是唯一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并发展的地方戏曲剧种。北京曲剧的唱腔委婉动听、旋律优美、吐字清晰,台词在普通话基础上,以独特的北京语言的声、韵、调为准,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表演朴实、演唱清晰、说唱结合、韵律独特,是北京特有的艺术风格。用北京的地方剧种演绎北京的人和事,更是别有情趣。



北京曲剧《龙须沟》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同名代表作,由著名导演顾威携手李永德、胡优等领衔演绎。该剧以纯正京韵讲述解放前后,京城里曾经害人无数的臭水沟“龙须沟”被治理改造,侧面展示新旧时代下从小杂院到大社会所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该剧自1996年首演,已荣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北京市委宣传部“十个一工程”奖、北京市文化局演出百场奖等,是一部歌颂党和人民政府的现实主义力作,深受北京观众认可与喜爱。

北京人艺《小井胡同》

街坊邻里人世情

老字号《天下第一楼》新开张


“小井儿人们的交情,金子都买不来”。4月11至14日,李龙云编剧、杨立新执导话剧《小井胡同》将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温情回归,刘辉等话剧舞台的“实力派”将携手共演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淳朴风趣的京腔京韵带领观众走进地道的老北京民风民情。《小井胡同》由李龙云编剧,全剧以小井胡同为背景,讲述了三十年间“小井儿人们”的生活变迁及苦辣辛酸,也被评论界誉为“解放后的《茶馆》”。该剧不仅在语言上生动鲜活、诙谐幽默,作者更是将对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融入其中。“李龙云把小井胡同的故事讲给了我们,他把小井的老街坊们介绍给了我们……有了他,小井的老街坊们永远地活在了这个世上。”导演杨立新说道。演而优则导的杨立新与该剧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仅曾在老版中扮演小力笨儿,而且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南城人。杨立新坦言,当年老版的演出在体验生活方面并没有太大难题,因为剧中演员既经历过那些年代,又有过老北京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年轻演员来说,体验生活是一件首要的事儿。“真的去走一走,摸一摸那些墙,感受会不一样。台上的人有感受,台下的人才能有心灵上的触动。”时至今日,《小井胡同》的每一轮上演都以动人的舞台呈现,唤起了每个人心底不变的温情。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在25至28日继续带来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该剧由何冀平编剧,夏淳、顾威联袂导演,刘辉、王长立、郭奕君等演员用地道京味演绎老字号“福聚德”兴衰演变。自1988年首演至今,《天下第一楼》已上演超500场久演不衰,被观众称为“新时代的新经典”。演出三十年来,整部剧台词只增加过四个字,顾威导演称:“经典绝不能走样,演过去三十年,还要演下去三十年。”《天下第一楼》讲述一座名为“福聚德”的老字号烤鸭店,伴随一座老店的起伏兴衰,来往之人的命运流转,写尽了饮食文化背后的人情冷暖,参透了世间万象的苦辣酸甜。顾威导演介绍:“《天下第一楼》是一部民族化的作品,是用中国方式讲中国故事,它雅俗共赏,是舞台上的常青树。”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4月京味儿戏剧戏曲推荐


北京曲剧团    曲剧《龙须沟》

4月6至7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小井胡同》

4月11至14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天下第一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