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丝路金融诚邀有识之士加入,岗位详情,请戳文末原文链接“阅读原文”!
Microsoft和Facebook是美国乃至全球都非常成功的科技公司,最近两位公司创始人Bill Gates和Mark Zuckerberg对未来美国的就业发出了同样的担忧。
扎克伯格在哈佛的演讲中说到:“我们这一代人是非常艰难的,未来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卡车等等。我们父母毕业时,他们的目标是找到工作,但是今天,人工智能导致许多工作小时,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渐渐变淡,许多年轻人感到沮丧。”
本月早些时候,比尔盖茨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盖茨在Twitter连发了14条推文,给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一系列建议。主要强调,未来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建议毕业生从事和AI相关的职业。
比尔盖茨表示,如果他现在进入大学,他将主修人工智能,能源或生物科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ergy, or biosciences)。他认为这三个是“大有希望的领域”,年轻人可以在其中获得成功并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尔盖茨同时在Mic上发了一篇写给“想要改变世界”的大学毕业生的博文,对推特上发的内容做了更详细的补充。关于这三个领域他写道:“第一是人工智能,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成效和创造力。第二是能源,因为清洁、负担得起、可靠,对于消除贫困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第三是生物科学,已经日益成熟,有可能帮助人们活得更长、更健康。”
确实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是正确的,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未来10年机器人将取代1500万工作岗位,相当于美国就业市场的10%。正如盖茨所说的,现在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电脑,10年前的社交媒体。
Pew Research做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美国人表示,未来50年里,人工智能“绝对”或者“很可能”会取代大部分人类工作。普华永道的调查也显示,未来15年美国38%的工作处在“高危”区域,极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对人工智能不感冒的人,还有一些工作目前是安全的,比如作曲家、艺术家、婴幼儿保姆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蓝领工作也很难被取代,比如伐木工、水管工、电工,当然机器人专家也不会被机器人取代。
低薪酬的工作是最危险的,时薪20刀的工作有83%的概率被取代,时薪30-40刀的工作被取代的概率仅31%,时薪40刀以上的概率只有4%,所以大学文凭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曾经的因特网浏览器发明人,现在的风投经理Marc Andreessen认为现在市场对人工智能的观点都错了。事实上人类每个时代都有对机器发展的恐惧,每个25到50年就会出现一次。但人类从来没有被打倒。
“如今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和100年前对汽车的恐惧极为相似,结果呢,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而且围绕汽车产生了很多新的职业,比如修路工等等”。
他说,作为一项新兴科技,硅谷几乎人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任何和AI沾边的投资都能吸引风投,这是他一生见过的最大泡沫了,和早期的互联网、手机泡沫一样,这里注定会有很多人失败,但是留下来的人会改变整个行业。
“人工智能将快速爆发,十年后50%的人类工作将被AI取代。”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微博)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抛出自己的判断。自2015年病后回归以来,沉寂已久的他因人工智能的兴起再次变得高调。
谷歌(微博)人工智能AlphaGo去年打败李世石后,李开复又重新活跃起来,开始在各个场合大声呼喊:AI时代真的要来了。作为AI专家,李开复早在1988年就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并曾帮助IBM组织深蓝团队。
“人工智能将带来太多不理解的社会现象,不理解就可能会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谈及自己最近频繁亮相,他表示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未来世界和它带来的机会、挑战,让更多人适应AI时代的到来。
李开复认为,AI将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作,它会在十年之内改变、颠覆、取代50%的人,它会把我们做事的方法统统改变过来,比互联网来的更快、影响力更大。
“华尔街的交易员,这个曾经很光鲜的职业很快消失了;未来的保安也会部分消失,因为摄像头的监控,加上一些机器人巡视,已经不需要保安了;司机可能也会消失,还包括一些非常高端的白领,比如说放射科医生,他们的看片能力不如机器人。”
那么,这些可能被淘汰的人该如何应对?
“一个很好的方向,其实就是一定要选机器不能做的事情。”他认为,对于那些50岁以上的人,可以转型做高端服务工作,而对于年轻人,则必须从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做有深度的事情,尤其是艺术,让机器无法替代;做人机结合的事情,把新技术、AI应用到自己做的事情上。
李开复举例称,一名记者如果花了三天时间采访了十个人,写了非常深度的文章,是不会被取代的,这个机器做不了;但如果只是在网上拼凑整理的工作,马上就要被取代。
“我们来到世界上本来就不是来做无聊的、重复性的事情,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类未来就不要再做这些了。”他认为,AI把无聊的、重复性的工作取代后,未来人类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家人朋友,有更多时间来思考人类为什么存在。一边是人生宗教哲学层面的思考,一边是科技发展层面的思考,在李开复看来,二者虽然对立,但也有共通之处。
过去一年,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人工智能孵化上,创新工场超过一半的投资也押注在人工智能上。“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机器能够和人一样的思考,能够帮助人达到更高的高度,也能够帮我们做更多的事情。”
从行业趋势来看,哪些应用和领域将率先被迎来AI时代?
李开复提出了三个原则:要有海量数据、数据要被标注、要在垂直单一领域。
创新工场多次参与投资的“用钱宝”项目最多被李开复提及,他认为,对于小额分散、高频、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业务,人工智能有着天然优势。首先,机器可以处理海量数据,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其次,机器学习速度极快,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模型可以实现高频次的优化迭代;再次,机器在反欺诈方面优势明显,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面对目前大量互联网数据被BAT等巨头所掌握的现状,李开复认为创业公司仍有大好机会,关键在于找出行业、场景的真正痛点,因为AI辐射全部行业,BAT不可能在所有垂直领域占据优势。
“关于人工智能,我个人认为BAT其实是三大黑洞。牛人进去就掉进黑洞出不来,数据进去掉进黑洞出不来,里面做了什么算法也出不来。”李开复认为BAT虽然拥有大量数据,但共享性目前还不够,而历史上当某些公司共享性不够的时候,就会有人去挑战。
更多精彩资讯 请关注新丝路金融(www.nsrwm.com)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