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最大变局已经到来。楼市投机者接下来将会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昨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
会议要求,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和以往“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表述不同,高层对房地产的态度明显有了新变化:
不许房价涨,哪怕慢慢涨也不行
。这一态度坚决的提法不仅表明将继续探索建立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也可以看作是对近期一些“‘放水’后房价又将迎来大涨”言论和预期的正面回应。
如果回顾中央各部委和央媒近期一系列表态,会发现变化并非突如其来。
昨日,新华社发表
《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四》
文章,文中提到,
“上半年全国热点地区的土地市场整体有所降温。相比于前些年,地价高企的火爆局面有所平息。但当前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高企,一些热点城市高价地仍未绝迹。控地价是控房价的基础,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直接关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成效。”
这是继7月26日起,新华社刊发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评述》
系列文章的第四篇,这一时间节点应当是刻意选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发展作总结,也为下半年指出方向
。
同时,也将调控房价的基础——
控地价和控预期提上明面。
《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述评之四》在提到深圳、南京、成都、太原土地成交楼面价下降幅度“尤为明显”的同时,也指出“高价地现象依然在一些热点城市中存在”,并称
“今年4月,成都的远郊区成为一些知名房企争抢的焦点,不仅地块频频拍出高价,更诞生了溢价率超过100%的成交地块。今年5月,地处杭州武林商圈一宗地块拍出107亿元的天价,楼面价溢价率同样超过了100%。”
结合中央政治局“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和新华社“做好地价房价联动调控的大文章”的提法,各地、尤其三四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个别区域土地市场迎来新一轮降温几乎可以断定。
具体到成都,新华社指出成都远郊区域地块今年4月频频拍出高价,
表明高层已注意到成都土地市场新的变化并引起了重视。
和趋于理性的主城区土地市场不同,今年上半年,远郊的确是成都土地市场贡献大户,供应面积占成都整体的50.3%,成交占比55.6%。
根据中成房业《2017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报》,去年成都远郊整年供应土地4594亩,成交3494亩。锐理数据《2018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半年报》则显示,2018仅仅1-6月,远郊土地供销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来到5091亩,最后成交则为5238亩。
价格方面,“远郊近郊化”除了显示在二者成交价差已缩小至590元/平方米左右,还表现在今年远郊地块起拍价的大幅上涨——几乎已经达到了去年远郊土地成交楼面价的水平。
根据中成房业统计,去年,远郊区域成交土地可售部分(除自持+移交租赁住房外)折算后成交楼面价为2599元/平方米,而今年上半年,锐理数据统计远郊区域土地起拍楼面价为2236元/平方米。
与远郊区域土地成交量和出让金额一同走高的,还有这些地方攀升的成交楼面价,相关统计显示,
远郊区域的成交楼面价同比去年上涨幅度达到了65%。
新华社肯定成都等地土地成交价下降幅度“尤为明显”,体现在2018年上半年,成都中心城区成交楼面价819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8%,整体溢价率27.02%,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
不得不说,高层对各地楼市的情况可以用“洞若观火”来形容,掌握的情况之准确令人信服。
如果说成都中心城区的虚火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抑制,下一步,远郊楼市的调控也许会成为接下来的工作重心。
客观而言,成都远郊楼市的亢奋某种程度上是房企不得不为的一个出口,但愈加理性的市场对这样的“亢奋”做出了严厉的回应,在一些远郊楼盘身上,摇号人数仅几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去年以高地价进入青白江的开发企业,近期项目开盘报名人数大都少于推盘数量。而受困于高昂的拿地价格和限价政策,还有相当数量的高价地甚至至今无法推出房源。
昨日中央政治局的表态,或将更为这些高价地蒙上一层寒霜。
中央对于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决心已无比坚决,在“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这一表态下,真正的自住型购房者将迎来最好的买方市场,而楼市投机者,将迎来最难捱的岁月。
推
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