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琢磨先生
生活,就是心怀最大的善意在荆棘中穿行。即使被刺伤,亦不改初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工信部:三家电信运营商已全面接入DeepSe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张兰微博账号直播功能已暂停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概率约为被车撞死的2倍,小行星2024 ... ·  3 天前  
t0mbkeeper  ·  我把 2023 年 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琢磨先生

沉默才是一种悲哀

琢磨先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6-11 20:00

正文

如琢如磨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逃避自由》认为,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负担,当个人摆脱了束缚的同时,带来的是摆脱了束缚后的孤单和焦虑感。于是有两条路摆在了面前,一条路是丰富自我,用自我的使命去对抗孤独。第二条路是胡须寻求新的权威保护,宁愿失去自我,也要回到服从束缚的老路上去。


文 ✎ 刘瑜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
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这是一本关于沉默的书。


“房间里的大象”,在英文里,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用作者泽鲁巴威尔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泽鲁巴威尔试图分析“房间里的大象”现象的起源和后果。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


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 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 “合群”。


所以泽鲁巴威尔分析道: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


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 “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只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


“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好在随着大象越长越大,作者指出,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

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直视我们生活中的沉默。


*此文是刘瑜为译著《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胡缠译)所写的序言。


-独立思考 | 尊重自己-




北宋女子图鉴合辑

【柒】一个规矩人,怎么就被误会的这么深

【陆】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嘚瑟女人

【伍】我用性,来思考自己的一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