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则推送《
死刑、犯罪与正义:杀害江歌的陈世峰是否该杀
》
岁末杂谈(一)
农历十二月为何俗称“腊月”?
农历十二月为何俗称“腊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当代的汉字简化改革将“
臘
”与“
腊
”合二为一,但这两个字在古时候并不等同。“腊”音
xī
(思积切),“臘”音
là
(卢盍切)。“腊肉”指的是风干或晒干的肉;“臘肉”则指的则是腌制或熏制的肉,或者特指臘祭所用的肉。“腊”可引申为干枯、干涸、干涩、干瘪、干瘦之意(比如《论衡·道虚》称“世称尧若腊,舜若腒,心愁忧苦,形体羸臞”);而“臘”则与下文将要提到的祭祀、节庆等密切相关,有时也写作“臈”。《说文解字》所录二字小篆分别如下,左为“腊”,右为“臘”:
“腊月”,其实应当写作“臘月”,本意即“
臘日所在的月份
”。为了避免混淆,下文“臘”字均不简化。
粗略地说,“臘”是古人在冬天祭祀先祖与若干神祇的典礼。《礼记·月令》说:“孟冬之月……臘先祖五祀”。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解释“臘”字的来历:“臘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至晚在周代,臘就已经是国家大典的一部分。晋国行假虞灭虢之计,宫之奇劝阻虞惠公,惠公不听。“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即以“不臘”指代灭国。秦人在文化上异于中原诸侯,直到秦惠文君十二年(公元前
326-325
年初),称“王”前一年多,秦国才第一次举行臘祭;《史记·秦本纪》视为大事,专门书了一笔:“惠文君……十二年,初臘”。
臘祭的规格极高。秦襄王生病时,百姓为之祷告,病愈后“杀牛塞祷。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臘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韩非子·外储》)换句话说,把臘祭的规格随便施用到其它场合,是礼崩乐坏之举。汉武帝行幸河东,“令天下大酺五日,膢五日,祠门、户,比臘”(《汉书·武帝纪》),意思就是特别允许百姓按照臘祭的规格庆祝,连续五天喝酒吃肉。
以臘祭规格之高,其在先秦时期的具体月份、日期,却迄今众说纷纭。按照《礼记·月令》的说法,周代的臘日应该在“
孟冬之月
”(大致相当于如今的农历
十月
)、与节气“立冬”相邻,而非秦汉以后通行的
十二月
臘祭。这便引出两个问题:一,《月令》所言究竟只是战国以后儒生的美好构想,还是对正统历法与仪典的忠实记载?二,假若《月令》所言不虚,那么臘祭究竟是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原因,而从十月转移到十二月的?
这两个问题都还没有公认的答案。关于前者,一个旁证是《晏子春秋·谏下四》:“景公令兵抟治,
当臘冰月之间
而寒,民多冻馁,而功不成。”后世注家多认为“冰月”即十一月;这样一来,“臘冰月之间”便可理解为“十月与十一月之间”,如果齐景公时(或者战国人编撰《晏子春秋》时)臘日确实是在孟冬十月的话。
不管上述说法是否成立,至少到
秦始皇
末年,臘日就已经是定在十二月了。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
216-215
年初)十二月,“更名‘臘’为‘嘉平’”(《史记·秦始皇本纪》);而
1993
年发掘的周家台
30
号秦墓竹简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212
年初)历谱,便记载着该年“
十二月辛酉
,嘉平”。
由于文献不足,我们无从得知此处“十二月辛酉”是特例还是通例,亦即
秦代
臘日的
地支
是否固定、是否总是选在十二月的
某个酉日
;但至少从汉武帝开始,
汉代
的臘祭时间便定在了十二月的
某个戌日
(此后历朝根据五德始终理论确定各自的臘日地支,下篇会有详述)。至于具体选择十二月的哪个戌日,则又有存疑之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
冬至后三戌
,臘祭百神也。”但从银雀山、尹湾汉墓等处出土的材料来看,至少一直到西汉成帝时,“冬至后三戌臘”仍然并非定则,以冬至后第一个戌日或第四个戌日行臘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汉武帝
元光元年
(公元前
134-133
年初)十一月二十八日冬至,十二月
十一日
戊戌臘,为冬至后
第一戌
;汉元帝
永光五年
(公元前
39-38
年初)十二月
十七日
臘,为冬至后
第三戌
;汉成帝
元延元年
(公元前
12-11
年初)十二月
十七日
庚戌臘,为冬至后
第四戌
;
元延二年
(公元前
11-10
年初)十二月
二十三
日臘,为冬至后
第三戌
(见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第
50
页)。
《说文解字》“冬至后三戌”的说法,究竟是为叙事简略而牺牲精确度,还是反映了东汉章帝实施《四分历》后的情况,目前不得而知。仅从元延元年置臘的情况来看,至少在《太初历》实施期间,朝廷不但要确保臘日落在十二月,而且要确保其落在
十二月的中下旬
——否则该年的臘日完全可以定在冬至后第三戌(十二月五日)。
按,最近几年“冬至后三戌”及十二月中下旬戌日的日期如下:
年份
|
冬至
|
冬至后三戌
|
调至十二月中下旬
|
甲午年
2014.1.31 – 2015.2.18
|
十一月初一日丁卯
2014.12.22
|
十二月
初三日
戊戌
2015.1.22
|
十二月
十五日
庚戌
(冬至后
四戌
)
2015.2.3
|
乙未年
2015.2.19 – 2016.2.7
|
十一月十二日壬申
2015.12.22
|
十二月
初八日
戊戌
2016.1.17
|
十二月
二十日
庚戌
(冬至后
四戌
)
2016.1.29
|
丙申年
2016.2.8 – 2017.1.27
|
十一月二十三日丁丑
2016.12.21
|
十二月
二十六日
庚戌
2017.1.23
|
十二月
二十六日
庚戌
2017.1.23
|
丁酉年
2017.1.28 – 2018.2.15
|
十一月初五日癸未
2017.12.22
|
十二月
初二日
庚戌
2018.1.18
|
十二月
十四日
壬戌
(冬至后
四戌
)
2018.1.30
|
戊戌年
2018.2.16 – 2019.2.4
|
十一月十六日戊子
2018.12.22
|
十二月
二十日
壬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