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按:
当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到时间不够用时,当我们面对繁多的任务感到手足无措时,说到提高效率的方法,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时间管理」。
然而,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仅仅是进行时间管理就会有效吗?这会不会更容易让我们走入误区?
(*以下文章来自 medium.com,由大象整理翻译,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Matthew Kent)
一提起「效率」,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
「时间管理」
。
听起来很有道理。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而如何管理时间则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关注时间管理,错过了真正的关键点呢?如果时间管理能力差只是出现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呢?
问一问自己:
在一天中,实际上有多少小时是在高效地工作,有多少时间是被浪费的?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每人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都处于低效状态。
我们既不想、也不能随时随地处于高效的状态中。
如果只是进行时间管理就能提高生产力,那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别再刷手机了,开始工作吧。”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个建议可能,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
即使把手机关机、嘴上说着要认真工作时,也只能保持在一段时间内专注,然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除了时间管理,还有情感能量和能量管理
问题在于,要想完成工作,我们需要一种被称为
「情感能量」
的东西,即完成一件事需要付出一定量的精神能量和情感支出。
回想一下你完成上一个重要项目的时候: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感到压力山大但还必须专心致志,以准确地了解需要做的工作以及需要哪些文档。一个项目结束后,整个人都感到筋疲力尽。
我们没有做任何身体上的锻炼,但是做了一些需要一定程度的精神能量才能完成的事情之后,有了“心好累”的感觉,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
一天中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意志力、专注力和注意力的供应都是有限的。
为了完成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我们的能量:
如何通过避免消耗精力来节省能量以及如何通过恢复活力来补充能量。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门关于「学习如何学习」的网课,里面提到大脑有两种主要的操作方式:
猜一猜,这两种模式中的哪一种更适合学习,更适合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呢?
答案是,
在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进行策略性切换实际上是完成重要工作的最佳方法
。
一个原因是我们需要
“尤里卡时刻”
。当你开始专心完成一项任务时,你会失去思考的能力。聚焦模式的重点是聚焦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但是你所需的答案或突破口有时不在其中。
“尤利卡”(Eureka)是古希腊语中“我发现了!我知道了!”的意思。阿基米德在洗澡时获得了浮力定律的灵感,大喊“Eureka!”,从此尤利卡时刻就成为了获得灵感、重大发现的代名词。
如果你转移注意力并且让自己的意识放松,你的潜意识中仍然会保留一部分继续思考你正在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在你的思想不会有任何限制,然后,突然之间,比如在散步或者洗澡的时候,“想到了!”
虽然不是每次离开工作状态时都会有重大突破,但取得突破的最佳方法就是迫使自己停止正在做的事情,放空一下。
切换到发散模式的另个原因是,这样一来你就有时间休息和恢复状态,然后重新开始专注地工作了。
在你的效率开始下降之前,你只能专注于一项任务。需要确保定期给自己的能量电池充充电。
如果你去看了一集电视剧或者去刷了几十分钟微博,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并不能给自己充电。
真正的集中状态要求将你的思维专注于一项任务,而真正的休息则需要完全将思维放空。
电视和社交媒体既不能让你集中精力,也不能放松注意力。他们只是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并将其分散。大脑想参与周围最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给它提供的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无穷无尽的新鲜刺激措施,它将会不停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手机上。
当你将大脑从高度集中状态中解放出来时,它才会发挥最佳作用。毕竟,生产力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在完成你想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响应其他人对你的时间的需求。
如果想要利用放松大脑的这段时间,倒也不必无聊地坐在那里,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多项任务的,比如一些手动的、重复的、高效和例行的的任务,
如:洗碗,散步,浇花,叠衣服……执行这些任务时,大脑会进行“自动驾驶”状态,让其自由地游荡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想法。
就像前文中所讲,处在这种状态里,可以带来新的想法。即使没有,它也可以使你的大脑休息并为再次深入聚焦模式做好准备。
比如
“番茄工作法”
就是让我们在工作周期和较短的休息周期之间进行切换。实际上它是一种能量管理术,当你的注意力开始逐渐失焦时,它会让你停止正在做的事情,重新充电后再开始。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保证在专注时间真正聚焦,在休息时间里真正地休息。
提高效率的下一条重要原则是
确保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
这是出于对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双重考虑。有限的时间需要我们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来留出充裕的时间;有限的的能量需要我们先做重要的事情,以免耗尽能量。“每天早晨留出十分钟来思考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就是一种对时间的投资。
高效意味着做好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今天完成了45件事,但没有一个让你更接近自己目标,那么这一天就是低效的。
确保完成正确的任务的最好方法是每天早上(前一天晚上更好)留出时间来思考当天可以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青蛙原理”。
这个列表里通常有1-3个项目,你每天可以完成3件以上的事情,但高价值的任务会比平均任务花费更多的“情感能量”。
在开始时,你可能很难找出真正应该优先处理的任务。
可以从下面这几个问题来考虑“什么是重要的任务”
:
1. 哪些任务可以帮助你在实现长期目标方面取得最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