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贷行业的加速出清,信而富也开始走向转型之路。
6月17日,信而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的监管变动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市场的不确定性,信而富正在停止P2P业务活动,向新的助贷业务模式转型。公司已与Hongkong Outjoy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信而富下属的新的运营公司。
11月4日,信而富宣布,已经获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书面通知,接受公司于2019年9月13日提交的业务转型计划。据悉,该计划的要点包括“通过新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新的领域开发业务”和“改善与投资人的沟通”。
目前来看,信而富转型助贷前途未卜。
近期,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助贷严监管信号密集释放。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海、北京、浙江、厦门等多地发布关于助贷的风险提示,其中,平台业务资质、风控能力、资金流向等成为监管重点。
11月9日,央行上海分行官网发布《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积极配合惩治“套路贷”,规范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严控信贷资金流向,防范非法个人和机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明确严防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
11月12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对于“助贷”业务,监管部门一直密切关注银行与第三方机构、金融科技平台的资金、技术等各类合作。一方面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会密切关注助贷业务的潜在风险,比如科技安全风险、信誉风险等。肖远企还强调,银行必须将“合规、风控”等核心业务掌握在自己手中。
业内人士表示,多个监管通知可能使商业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更加谨慎,助贷规模短期内或受到一定影响,部分银行甚至可能推迟或者暂停与助贷合作。但合规整改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4月15日,信而富的投资人收到了平台调整兑付规则的短信,信而富将取消“刚兑”,改为分月兑付投资人账款。彼时,信而富创始人王征宇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公司在4月中旬发现运营资金面临很大压力,出借人兑付也存在问题。比如出借人要根据刚性兑付方式进行退出,但公司已经做不到了。
宣布“去刚兑”后,信而富经历了裁员风波、高层流失、业务萎缩、投资人上门维权等一系列事件。
6月21日,信而富推出了“共赢计划”。参加共赢计划的投资人可通过获得认股权证,分享信而富的盈利分配,提高回款的可能性。参加共赢计划的投资人的确权金额即为相关出借人可分得认股权证的份额值,越早加入共赢计划的投资人将会获得越高的认股权证的份额。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债转股计划。
随着催收难度加大,信而富于7月、8月分别引入外部司法催收机构“仲裁通”和“互仲链”,为出借人提供诉讼催收和仲裁催收服务。
10月24日,信而富发布《关于引入司法催收加速逾期债权回款的通知》,其中指出,出借人需要承担催收相关费用,包括平台内部费用和外部司法催收费用。
对此,有出借人表示,“回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完,现在还要收催收费,时间成本也越耗越多。
”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10月31日,信而富平台累计借贷金额为486.03亿元,累计借贷笔数为4232.2万笔,借贷余额为43.3亿元;当前出借人数为12841人,当前借款人数量为109.4万人。